毕竟设身处地想一想,当时李隆基都多大年纪了?而杨贵妃又多大年纪了?你会心甘情愿爱上一个都能做你爹的老头吗?再者说,杨贵妃和寿王李琩成亲后的日子,又不是过得不幸福不美满。】 【结果李隆基先是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然后又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将其接入宫中,后正式册封为贵妃。】 【呵,男人,果然在面对女色上,真的是惯会耍弄心眼子,这招掩耳盗铃用得好啊。】 【只可惜自古以来无权做主的女人了。】 李隆基…… 李隆基已经不知道该作何表情,只觉得脸皮异常发热发胀,几乎无言以对,也更是无颜以对堂下诸人。 其他时空众人更是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尤其是唐朝时空听着的人。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怎么说呢……虽然类似事情不是没有,但听着天幕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就是觉得……丢人至极啊。 【提到杨贵妃杨玉环,就不得不提她的族兄杨国忠。】 【安史之乱,也少不了杨国忠的影子。】 很好,又新添了一人…… 【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一步步的积累矛盾,直至骤然爆发的?】 【我们从李隆基的这几个操作中,不难看出他后面已经被享乐奢靡之风侵染腐蚀,脑袋已经不好使了,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再加上一些大臣投其所好,说什么就信什么,于是奢靡挥霍的时候,竟然就从不过问经费来源。】 【还有在李隆基对政事倦怠后,就将政事交给宰相处理,可张九龄是个直臣,李林甫却不是。】 【张九龄认为看见不对的地方就要谏,皇帝不听更要谏,但李隆基已经就想着放松身心,以犒劳自己十年如一日的辛勤付出了,能愿意和喜欢听张九龄的劝告和建议?】 【反倒是李林甫也投其所好,私下里警告那些言官,说如今明主在位,天下大治,负面的话,诸位应当少说,以彰明主之伟大,否则出什么事的话,后悔都来不及,于是言官们再也没有人敢直言进谏了。】 【而之后张九龄等能臣更直接被先后罢官,于是这朝堂之上,便开始由李林甫一人专政独权。】 汉朝未央宫。 刘彻啧了一声:“宰相专权,挑还不挑个好的,怎么想的?” 秦王宫。 嬴政又想起了已经处死的赵高,不禁冷哼一声,这李林甫显然与赵高一丘之貉也。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和众大臣听到这里,更是脸色难看,话到嘴边,简直不吐不快!! “既然先前虚心纳谏,为何不贯彻到底?!” “前面所为如何就先不说了,国之政事,如何就敢直接放手!” “那张九龄显然才是贤臣之范啊!” 李世民更是直接气到拍椅子:“糊涂!糊涂!!” 为君者,竟到后期只图享乐?! 莫不是脑子真的坏了! 这李林甫竟让言官不再谏言,那以后这朝堂之上,岂非他一人说了算了? 还有李林甫此等作为,恐怕不单单只是投其所好那么简单…… 【李林甫其人,“口有蜜,腹有剑”,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李隆基所重视的,他都会千方百计的将其除掉。】 【不仅忌妒并且阴谋陷害有学问之人,还收买李隆基左右之人,致使李隆基的一举一动都在其掌握之中。】 【而这样一来,李林甫就可以随时采取各种措施,去迎合李隆基的需要。】 【加上李隆基开始不理政事,李林甫阳奉阴违的手段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李隆基也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由此,他曾在天宝六载,把天下所有的贡物都赏赐给了李林甫,真的是既眼瞎又眼瘸,活该被人蒙骗,从一个耳聪目明的君王,沦为了一个只知享乐奢靡的蠢货愚人!!】 【然而李林甫的为所欲为行事还不止如此——他担心武将立功之后会跻身相位,从而威胁到自己的权势地位,所以为了杜绝边将入相之路,就向李隆基建议,说胡人忠勇无异心,淳朴单纯,让李隆基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 【可是李隆基给了胡人兵权,却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 “此子是不是疯了!” 李世民此时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不能再难看—— 兵权旁落,岂不是犹如待宰的…… 李世民深吸口气,到底还是没能将余下的字眼说出口。 宋朝赵匡胤时期。 一直听到这里,赵匡胤仍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尽管他早已知晓唐朝如何颠覆,也一直引以为戒,可再听到李隆基此等操作,也还是禁不住心生感慨啊。 不过大宋定然是不会再出现此种状况,他会将一切都杜绝于摇篮之中! 想到此,赵匡胤不禁嗤笑一声,像安禄山那等拥兵自重的情况,绝不会出现在他大宋朝! 可是随即,赵匡胤又脸色一僵—— 天幕之前说过宋朝尤甚……这到底又是个什么情况啊…… 【李隆基自以为是的摆弄着权衡之术,实际不过是将情况推向更糟糕的地步——】 【也因此,身为胡人的安禄山等人得以取得愈加强盛的权力与实力,军队骁勇劲捷,到最后,安禄山甚至直接独掌大兵镇,兼有十八万千九百多人的兵力!至此完全具有了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这可是李隆基一步步的,将安禄山等人的胃口给填满,甚至喂大的,就这样,安禄山等人还能憋着不反?】 【——于是拥兵自重如安禄山等人迅速崛起,最终成为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李隆基颤抖着嘴唇,脸色青了又白,白了又红,红了又青,真可谓是好不精彩,难堪至极。 唐朝武则天时期。 十岁的李隆基也是脸色难看,但此时他只是皇嗣,一切甚至都还未开始,所以更多的是感到不可思议,以及难以置信——他不敢相信,更是难以想象……天幕所说之人真的是未来的他?! 他可真是耻于与其同为一人!! 【藩镇崛起,节度使雄踞一方,尾大不掉,势力大到一度无法指挥调度的情况。】 【李林甫为相十九年,是李隆基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后期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使得朝纲紊乱,又建议重用胡将,使得安禄山等人势力坐大,大唐政治每况愈下,可谓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 【而在李林甫之后为相的,便是杨玉环的族兄杨国忠。】 【杨国忠此人,更是不堪。】 【他早年嗜酒赌博,品行就不端,其后任相期间,两次派兵攻打南诏,两次遮掩败绩,并且伪造捷报上书朝廷,损兵折将无数,最终南诏不仅背叛了唐朝,还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