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都将没有了。 不过—— “二郎,未来的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才短短二十年时间……” 听闻阿耶主动与他搭话,李世民怔了一瞬,随即回过神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那短短几句话,并不太能让李世民全面且深刻的想象到——究竟如何做到让大唐休养生息并且国泰民安的,但可能等真坐到那个位置上后,望着普天之下劳苦民众,他才能够更真切的意识到肩上的担子能有多重,从而所做之事,所行之策,只是皆为本心罢。 【贞观之治期间,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唐太宗李世民不仅知人善任,广开贤路,虚怀纳谏,更克己复礼,以农为本,加之平定外患,稳定边疆,使得天下大治,社会上难得出现了安定的情况。】 【如三省六部制分权行政,最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曾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而这样的一个决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帝王决策上的不慎重。】 【这也并非寻常帝王能够做到的地步。】 【再有君臣论治,以隋亡为戒,克己复礼,甚至常与大臣探讨王朝兴衰之原因,纠猜疑之失,虚怀纳谏,完善科举选人制度,用人唯贤,不问出身,使得李世民之下,能人辈出,真可谓是人才济济,文武兼备,皆为栋梁之材啊。】 【整饬吏治,完善体制就更不用说了。】 【要知道,在李世民厉行节俭的率先垂范下,贞观时期可是我国历史上基本没有贪污的历史时期!】 【还有于民方面,均田制,租庸调制等各种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扩大稳定了唐朝统治基础。】 【同时李世民还注重法治,甚至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法家之论!】 【也由此,在重视法治的情况下,诸如贞观三年,唐朝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 重视法治,不是严刑吏法! 贞观三年,判死刑的才29人?! 嬴政几乎呼吸一滞,蓦地站了起来。 唐朝之稳定,吏治之清明……竟能做到如此吗…… 那究其根本…… 【无论从哪种举措上来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种种做法和决策,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安定了民众的生活——】 【在李世民掌管下的大唐王朝,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由此减轻了百姓的负累重担,让真正的庶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姓这才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经济文化等的繁荣发展。】 【而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的例子——】 【就比如我们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宫殿中,但他却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嬴政蓦地抿紧嘴唇,心下受到不小震动。 【华夏民族,向来是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 【秦皇汉武,强汉盛唐。】 【偌大的华夏民族,秦皇铸骨,汉武画魂!】 【而强汉盛唐之势,更是将我们整个民族更为厚重的凝聚在一起!】 【所以汉人唐人之称不灭啊。】 【那是纵观古今,都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强国盛国之势!那是民之所向,庶民百姓真正心之所往的安定之所啊!】 百姓!民心! 民之所向,心之所往…… 这就是大唐铸就盛世的根本所在吗? 为国为民,则千古一帝也。 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所有人都不禁再次望向秦王所在的方向。 那时秦王所接管下的唐朝,那众多庶民百姓又该有多爱戴? 【大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多得民心,可以先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即哭昭陵。】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 【哭昭陵,顾名思义就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去哭诉。】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如何因果啊? 【这不止是所谓的唐朝“习俗”,而是将哭昭陵放到了唐朝制度中的规定。】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哭诉。】 【唐朝李洞逸曾言:“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李世民,大唐的白月光,众人心尖的朱砂痣,哪怕在他去世之后,也依旧心怀惦念,难以忘怀,而每遇到不公不平之事等,在臣子与百姓心中,李世民的存在都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如果太宗皇帝还在,那些冤情和委屈,便可逐一抹平,毕竟那是他们无比信任和尊敬的帝王啊。】 【“帝王”一词,放在李世民身上,已经不止是一个形容词了,它更被李世民赋予了难能可贵的意义。】 李世民早已收敛了笑意,神情变得郑重起来。 他握紧双手,感受着众人的目光再次汇聚到自己身上,只觉得肩上之责越发清晰,脚下之路尤等一往无前矣! 天幕曾说,他将开启这扶摇而上的盛世大唐。 扶摇而上……也不知这盛世大唐能发展到如何鼎盛? 【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后,大唐一路扶摇而上,直至开元年间,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开元!!” 李隆基骤然激动起来:“是……朕?” 第22章 哀歌之局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开元年间? 听到这里,李隆基霎时就激动起来。 为帝者,谁不想让一个王朝在自己手中发展到鼎盛,从而名传千古,青史留名,流芳百世? 更何况李隆基一直将唐太宗视作榜样,万分推崇,同时也一直在致力效仿太宗,虚怀纳谏,欲将大唐在他手上推往另一个高度,甚至开创一个能够比肩甚至超过“贞观之治”的盛世出来。 而现在天幕告诉他——在开元年间,唐朝真的进入了全盛时期!他真的做到了?! 这怎么不让李隆基欣喜若狂,心潮澎湃! 底下群臣反应过来,立即也都面露兴奋惊喜,齐齐躬身朝帝王恭贺。 高力士也是欣喜激动,俯身恭敬朝帝王道:“要先恭喜陛下得偿所愿了!” 李隆基禁不住笑起来:“朕之努力没有白费就好。” 看来天幕接下来是要讲他了。 先前太宗之文治武功,听得他心中激荡,并引以为豪,而现在,终于轮到他了吗? 李隆基脸上笑意不减,正是意气风发之际。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说起贞观之治后,大唐还会进入更加繁荣昌盛的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