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明洋的脑袋低得比平日里矮了一分。 他知道自己这一步棋走得急了。但是,他不后悔。 大皇子则后背都湿了,默默缩了缩身子,希望他的父皇可千万别注意到他,把此事联想到他的身上。 好一会儿后,还是刘旭站出来打破了太和殿上的沉寂气氛。 他出列启奏道,“启禀陛下,恩科春闱一事,各地主考官名单内阁已拟定,还望陛下过目裁夺。” 历帝看过后,直接批复,“准了,一切都依内阁安排即可。” 随后,朝会如常进行,官员们和历帝都默契不再关注此前的事,双方针对宣国各地的各种事务进行议事。 散朝后,历帝在乾明殿召见刘旭。等刘旭离开后,他又召见了韦之贯。这之后,他还召见了六部尚书。 秦朝宁是傍晚时分被内侍传召到乾明殿的。 路上,带路的内侍有意给他透露消息,他才得知历帝已经召见了那么多人。 想不明白,见一步走一步。秦朝宁深呼吸一口气。 等到了乾明殿,他就知道历帝为何传召他了。 至于其他官员被传召是所为何事,他依旧不得而知,这会儿也不想探究。 历帝见秦朝宁听完自己的话后,此时此刻的反应不够积极上心,心情不由得有一丝不快。 “爱卿,你读的杂书多,可知这五石散的毒瘾,是否有法子能解?”他按耐住体内的暴躁,尽量语气平和地问道。 秦朝宁不是太医,他知道自己召来秦朝宁也不过是病急乱投医。 可是,秦朝宁自打入朝为官,遇事皆能顺势解决,其中还不乏奇思妙想。这些都是过去几年里,大家有目共睹的。 历帝现在想看看,秦朝宁这样的运道能不能帮到他解决身上的丹毒和五石散后遗症。 秦朝宁面对历帝有些狂热的目光,莫名出了一身汗。 这一刻,他的神经紧绷,下意识地求生欲爆棚,半垂下了脑袋,老老实实应道,“启禀陛下,微臣未曾接触过相关杂记。” 他的话音一落,历帝就一脸错愕地跌落回了龙椅,唇瓣微张,久久没有发声。 瞬间,乾明殿上落针可闻,殿内伺候的内侍连呼吸都费力敛了起来。 没有人敢发出点儿声音。 历帝沉默了片刻,神色变幻了几轮,心里犹如压了一块千斤重的巨石。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了秦朝宁数次,都未在秦朝宁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只得抬手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待秦朝宁退出了乾明殿,走远了,他才惊觉自己手心也满是汗水。 冷风吹过,让他打了个激灵,思绪乱糟糟地,连忙离开皇宫。 五石散的戒断,很难……哪怕历帝意志坚定,能够熬过去反反复复发作的折磨,也会不死也掉一层皮,元气大伤。 更何况,历帝体内还有各种杂七杂八丹药里面的重金属残留。 太医院那边都没办法治好的话,他哪里敢提什么法子。 要是历帝出了什么差池,那就不仅仅牵涉到他自己的人头,而是牵连九族。 他一离开了右掖门,就立即让车夫直接把他送去韦府。 韦府上,韦之贯见秦朝宁这个时辰过来,有所感地从饭桌上离开,当下就领着秦朝宁去了书房。 韦夫人见状,便让书童小五去庖厨拿两份饭菜送去书房,同时叮嘱他放下就离开。 随后,她又让管家管好府里的下人们,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书房那边。 韦之贯和秦朝宁简单吃过饭菜,才开始聊起正事。 秦朝宁先把自己今日去乾明殿的事告诉了韦之贯。 然后,他才明言,历帝的身子怕是受了大损伤,接下来朝堂动荡在所难免了。 他最怕的事是,历帝一旦撑不过一年半载,有可能连天下百姓都要受到牵连。 倘若后宫的皇子们知道了历帝的身子骨的实情,皇位之争便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韦之贯听罢后,沉沉地长叹一声。 他今日被传召过去乾明殿时,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历帝传召他,是催促他早日对曹明洋等人动手。历帝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等不及了。 两人寥寥几句,便都把能够让对方知道的消息交换完了。 梳理完现状后,他们皆心下沉了沉。 后宫那边,历帝又歇在了坤德殿。 他任由皇后伺候他,给他擦拭手和脸,享受着眼前片刻的安宁。 他看着皇后眼角的细纹,过去那些岁月的记忆浮上心头。 历帝忽地握住了皇后的手,愧疚地对她说道,“蓉儿,这些年委屈你了。” “你把祯儿、钰儿教导得很好。”他这段留在坤德殿的日子里,难得地感受到了寻常父子间的温情。 闻言,皇后的动作一顿。 她恭顺地浅笑了一刹那,温柔地继续擦着历帝的指尖,“陛下日理万机,后宫这些事,本宫的分内事而已,哪里称得上委屈。” 迟来的深情,对她来说好像已经可有可无了。 但是,历帝是她和儿子们的依仗,她不能让他察觉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 “祯儿、钰儿一直以来都乖巧懂事,也不需要我多费心。”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才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历帝不置可否,面上笑了笑。 他和她当枕边人多年,把她细小的情绪变化都看在眼里,顿时觉得内心产生了几分苦涩。 第二天起,历帝就不再歇在坤德殿,而是转去了储秀宫。 储秀宫那边新进些秀女,他选了个本分听话的,给对方抬了品阶,夜夜留宿在那边。 对此,皇后没生出什么失望之情。 她每日准时熬好了汤药让宫女送过去,确保储秀宫那边什么都不缺,能够伺候好历帝就行。 不久后,天牢里的邱阳云重新被历帝秘密地再次用了起来,专门给他炼制五石散的丹药。 这件事,只有他和太医院院使,以及几个暗卫知道。 第192章 春闱 恢复了服用丹药的历帝, 短短一旬就肉眼可见地恢复了以前的状态。从面上看,他整个人精神抖擞、血肉丰满、面容富有生机。 朝堂内外,结合太医院流传出来的找到了古方调理历帝身子的消息, 不少人是信了历帝的身子骨正在好转的。 哪怕不是立马痊愈,但是不是病入膏肓, 就已经够稳定文武百官的心。 陛下安康,还是壮年, 立太子的事就更加不急于一时了。 朝堂上那些涌动的暗流便悄无声息地沉静了下去。所有人都收起了伸出去匍匐试探的触角。 正历十九年二月中下旬左右,京城再次大街小巷都是随处可见赶考的学子们。 商户们又迎来一波挣得盆满钵满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