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清赵新的表情。 “之前跟执行?官卫星通讯后,她再次要求我们前往十一区搬运那批特殊建筑材料。”赵新解释起来,“既然你出去过一趟,我想?听?听?你的看法。现在外面的情况,你认为我们有条件完成这次运输吗?” 池小闲愣了下,这件事情方樾之前倒是跟他讲过。 他如实道:“外面气温极低,我们的越野车抛锚了两次,最后一次实在发动不起来,丢在了半路上。因为被真菌侵蚀,很多地面发生了沉降,我们去时?的那一趟很幸运没有发生陷车,但回来时?有好?些?人掉进了沉降的空洞里。” “虽然寒冷让丧尸的活动迹象减少了,但也并非完全消失,我们路上还是遇到了一波。而且当?时?暴风雪很大,视野受阻,几乎无法远程射击,只能被动等他们攻击过来时?再开枪。” “如果是搬运一批建材,我觉得会很困难。车,路况,丧尸,严寒,都是极大的挑战。”池小闲总结道。 赵新点点头,皱起眉。 “或许可以把困难跟那位执行?官阐述一下。”池小闲试探道,“她应该不至于无法理解。” 赵新摇摇头:“她是会理解。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远超过了其困难程度。核心?区的避难中心?已经塌陷,难民暂住在军事基地的一处地下防空洞里,防空洞虽然坚固厚重,但也是水泥铸造的,不知?还能坚持多久……重建地下避难所迫在眉睫。” “其他几支部队都守卫在核心?区,只有我们这支队伍是距离十一区最近的,他们都在等着我们行?动。” “倘若多几倍人手,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实现。”方樾思忖了片刻道,“当?初高地的建设,虽然艰巨,付出了重大牺牲,最后也照样如期完成了。” “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牺牲精神?。”赵新苦涩地笑笑,“但当?真的有一天牺牲轮到自己时?,才会感觉不对味。” “这也是人之常情。”方樾微微颔首,“如果执行?官愿意多派几支军队来支援我们,倒是可以试一试。” “在你看来,如果地下区能重建,真的能成为人类的最后避难所吗?”赵新问?道。 “身为人类,我当?然希望它能成功庇护我们。”方樾微微一顿。 “但人类若是想?彻底摆脱真菌,靠避难所是不行?的。真菌不同?于其他敌人,它们几乎无处不在,就连人体内都有非常复杂的菌群聚落。避难所是一种逃避,逃避是一时?的,总有一天我们要跟真菌面对面交战。”方樾冷静地分析道。 “而且建立一个收纳高地所有居民的避难所是非常困难的。首先是建筑根本无法使用传统材料,只能使用纳米材料,而纳米材料的生产成本昂贵,生产周期漫长,现有材料数量也不够。其次,想?要彻底隔绝真菌,必须建立百分百除菌的庞大的空气净化系统,这也是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 深感任务艰巨的赵新摘下手套,习惯性地想?从?烟盒里抽出支烟。 正要点燃,才想?起自己还戴着防护面罩,又放下了手。 就在这时?,头顶落下的一束光刚好?照亮了他手边一根细长的、半透明?的菌丝,距离他的手不超过十厘米。它悬停在半空中,微微摇晃着的菌丝,似乎在定位食物的方向。 赵新腾地抽回手,脸色大变。 “怎么了?”方樾连忙站了起来。 “是菌丝!刚才差点就碰到我的手了。” 赵新拿起打火机,啪的一声打开,直接将那根菌丝烧成了一缕烟。 “这东西真的能从?皮肤钻进去吗?看起来那么细......”他的脸色极差,自言自语道。 “如果是皮肤屏障破碎或者是天生比较脆弱的人,是有可能钻得进去的。”方樾道。 “就找不到一个地方没有这种鬼玩意儿吗?!”赵新面露厌恶之色。 听?到这话,方樾突然抬起头,“并非没有,只是对于人类来说,生存条件也会非常恶劣。” 他思考过这个问?题,直到最近,脑子?里才出现了一个答案。 那个答案来自池小闲的那个关于冰天雪地的梦境的启发,再结合郑东来他们用于让真菌处于休眠状态的环境——低温,低压,缺氧。 “是哪里?”赵新道,“南方高地有这种地方吗?” “没有。”方樾摇摇头,“在境外。” “境外?” “是的,就在南方高地的西南方向,旧世界里中国与尼泊尔的边界——” “珠峰大本营。” 方樾淡淡道,“一块大灾难后没有受到过任何污染的净土,对噬肉真菌来说生存条件足够恶劣,但对人类来说,也同?样恶劣。” 第102章 成瘾 “珠峰大本营……珠穆朗玛峰……” 赵新默念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在旧世?界, 珠穆朗玛峰身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世界之巅,是无数攀登爱好者梦寐以求的天堂和终极理想目标。 在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导游丹增·曲布首次登顶珠峰。此后, 无数挑战者趋之若鹜地冲顶珠峰。许多人都?因为体力衰竭、氧气耗尽、雪崩冰崩等自然灾害而遇难。 每一支攀登小队的前进路途上,都?会遇到无数冰冻着的攀登者尸体。它们就像是一处处标记,时刻提醒着他?们人类的渺小与不自量力。 为了服务攀登,珠峰建了许多营地。登山队们在冲顶之前,也会在数个营地之间多次往返攀爬, 以适应高海拔环境。 珠峰大本营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营地, 它是一个围绕珠峰核心区建立的生活地带, 海拔5200米, 坐落在一个狭长山坳里。每年登山季, 它都?是世?界各地登山爱好者的出发点和后方基地, 不仅提供生活设施, 还包括了一些医疗保障。 方樾给两人详细地介绍起来。 “除了大本营,还有?其?他?很多营地, 比如海拔5800米的过渡营地, 6500米的前进营地,8300米的突击营地,也被称为魔鬼营地。” 他?之所以会知道得如此清楚, 还是因为那节《灾后生态与地理环境重构》的课。 “珠峰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哨,研究冰川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那位老教授的话至今留在方樾心中。 他?指出, 从二十?一世?纪以来,珠峰的冰川就因为气候变暖不断地减薄、退缩, 而且这?种消融还在加速。全球变暖引发大灾害后, 地球上百分之九十?的冰川消失,珠峰作为幸存者, 为人类保留下了关键而重要?的冰川资源。 “那上面现在又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