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浩浩荡荡出了晋国公府。 一路无语。 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的路,马车终于停了下来,外面一阵细碎而纷沓的脚步声,像是很多人迎了上来,候在车外,而后,有人恭敬地道:“二爷,都按您的吩咐备好了。” 秦玄策忽然凑过来,在阿檀的眼睛上亲了一下。 阿檀下意识地闭上了眼睛,把脸扭开:“您又要作弄我吗?” 秦玄策拿出一方帕子,把阿檀的眼睛蒙了起来,他的声音里带了一点笑意:“对了,你不听话,我要罚你了,把眼睛闭起来,不许看。” 阿檀无奈,由着他去了。 因为眼睛被蒙住了,什么都看不见,秦玄策把她抱下了车。 周围大约有许多人在看着,这样被抱着很不成体统,阿檀嘟囔了一句,有些生气、又有些害羞,紧张地把脸埋到秦玄策的怀中。 秦玄策又愉悦起来,很轻地笑了一声。 此时不知身在何处,只觉得,大约是处园子,阿檀闻到了一种不知名的花香气,带着秋夜的凉意,沁人心脾。 秦玄策的脚步踏过草木或者是花枝,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随着这脚步,周遭次第亮了起来,仿佛灯火逐他而行,在夜里簇拥出光亮来。 良久后,秦玄策停住脚步,放下阿檀,解开了眼睛上的帕子:“好了,睁眼。” 眼前豁然光明一片。 奴仆正在点燃身畔的灯。 六角琉璃珐琅宫灯或挑在高枝灯架上、或挂在树梢头、又或是悬在小榭回廊檐角处,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一眼望去,不知凡几,宛若此夜星辰坠落,尽皆汇集于此,天上明月,此间流光,华彩万端,灯火连天地,举步便可登上广寒宫殿。 在这灯火星辰中,是一片菊花海。 素律三秋,菊花独为此间君子,冷香晚艳,堪与月华比拟,无数盛开的菊花铺陈在灯火星辉中,一眼望不到尽头,西风拂过,花瓣微颤,轻如娟、细如纱、嫩如酥,姿态连娟,娉婷袅袅。 有红粉渐染、有金黄璀璨、有青绿相间、又有水墨透紫,各色缤纷,似打翻了满地胭脂水粉。 月下挑灯赏菊,看这人间殊色万千。 阿檀的眼睛张得圆圆的、嘴巴也张得圆圆的,看得有些呆了。 秦玄策从背后伸过手来,把阿檀搂在怀里,把下巴搁在她的脑袋上,还蹭了两下,低低地笑道:“如何,好看吗?” 阿檀这才回过神来,她本来就是个贪玩的姑娘,骤然见到这般繁花胜景,心中欢喜,一时也忘了和秦玄策怄气,惊叹道:“长安城中何时有这般景色,原先竟一点都没听说过。” “你自然是不知。”秦玄策慢条斯理地道,“这是我家的一处别院,没什么景致,就是地方大了一点而已,我命人从各处搜罗了菊花移植于此,昨天才布置好,早前是没有的。” 他的声音低低的,只有她一个人能听见:“喏,这是用来哄你开心的,就当作我向你陪罪,好了,别生气了,嗯?” 阿檀的心“噗嗤噗嗤”的狂跳不已,她一时说不出话来,只觉得脸上发热,软软地“哼”了一声,用手捂住了脸。 秦玄策又咬她耳朵,含含糊糊地抱怨:“女人真是麻烦,尤其是你,心眼小、脾气大、成天给我使脸色,还要我费这许多力气来哄,真真矫情。” 阿檀一听这话,又“刷”地把手放下来,转过头,粉腮鼓鼓的,娇嗔道:“你是在哄我开心、还是气我呢?” 秦玄策大笑起来,他俊美刚硬,如同山崖绝壁上挺拔的青松,风华凌云,高傲不可企及,但是,当他笑起来的时候,又如同飞翔的鹰敛起翅膀,从云端降落在她的身边。 他牵着她的手,倏然在花丛中奔跑了起来。 阿檀惊叫起来,又气又笑,被他带着,身不由己地追逐着。 花枝摇曳,拂过脚踝和裙裾,仿佛是柔软而多情的牵绊,他的手又宽又厚,结实而温暖,紧紧地拉着她。 阿檀觉得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蹦达出来了,秦玄策跑得太快了,她跟不上他的步子,踉跄着跌向前去。 秦玄策笑着接住了她,顺势一起倒在地上,打了几个滚,碰倒了地上的一盏琉璃灯,灯熄了。 藏在花丛中,只这一小块地方稍微有点暗了下来,他趁机偷偷地凑过来,吻了她一下。 只有一下而已,小心而温存。 “还生气吗?”他轻声问着。逆着月光,他面部的轮廓英挺而鲜明,宛如利刃雕琢而成,他的目光温和又明亮,就如同垂落的星辰。 阿檀摸了摸他的眼睛,害羞地笑着,微微地摇了摇头。 秦玄策终于满意了,把阿檀拉了起来,拍掉她身上的花瓣的草屑,又替她理了理裙裾。他总算没有忘记今晚的正事,指了指前面:“来,赏菊,既来了,不可不看。” 晚风习习,花香满园逶迤,月色如水灯如昼。这本是晋国公府的避暑园林,其间本就花木扶疏、亭台精致、水岸绵延,花匠们奉了大将军的命令,以重金购来数千株珍稀菊花,布置在园子里,浓浅得宜,疏落有间,又在湖边临水支起许多镂空画屏,花枝缠绕其上,倾泻于地,中间透出灯火,似波浪起伏,繁花成海。 相携走了片刻,秦玄策见身畔一株菊花开得正好,似粉云团晕,便顺手折了下来,插在阿檀的发髻上:“来,给你戴花儿。” 阿檀又想起了上巳节那日,他将芍药插了她满头的情形,不由警惕地退后了一步:“人家好端端地长在枝头呢,你折它作甚。” “哦,原来你不爱这枝。”秦玄策若无其事地道,他略一抬手。 长青马上挑灯上前:“二爷有何吩咐?” “这一大堆的,哪株最名贵?” 长青叫了花匠来问。 不过片刻,花匠们抱着三盆花,恭敬地捧了上来:“启禀大将军,若以名贵来论,莫过这三种,绿牡丹、垂珠红梅、墨染。” 绿牡丹花色碧绿如玉,形似牡丹,雍容华贵;垂珠红梅花瓣重叠细长,尾梢卷起,恰似垂帘珍珠;而墨染则如反卷荷花,姿态妖娆,花瓣细薄如纸,墨底透出朱红色,似水墨与朱砂晕染,十分别致。 花匠又道:“小的们寻遍长安、新丰、渭南诸边州府,绿牡丹与垂珠红梅不过得了两三株,而这墨染更是难得,只此一株,此花灯下看是一色,月下看是一色,光越盛,则色越艳,至于白日里,又是一色,似朝霞泼墨,层云尽染。” 长青挤眉弄眼,拍了一句马屁:“可不是,也只有这墨染,不似等闲颜色,才配得上我们家阿檀姑娘。” “不错。”秦玄策颔首,折了一朵墨染,插到阿檀的发髻上。 阿檀怪不好意思的,悄悄拿手指头戳他:“都说了,那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