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中,苏凉突然开了口,周围所有人的视线都同时集中到了苏凉的方向,只见他道:“既然已经模仿了,那就模仿到底吧。” 听到苏凉的话,所有人都是一愣——刚刚不是还说模仿不太行呢吗? 苏凉没有管众人疑惑的视线,而是道:“若愚目前的表演,其实已经非常熟悉,只是有一种无法融入情感的感觉,既然如此,我会把我对音乐的每一个细节理解都和若愚沟通过。” “他之前的别扭感来自于无法理解的别扭和僵硬、错位,那么在理解了为什么我在某一个部分要传递哪一种情绪之后,我的理解,也同样可以成为他的理解。” 在听到苏凉的解释之后,所有人先是一愣,然后都明白了过来。 姚若愚现在是只有其形没有其神,按照苏凉原本的说法,姚若愚最好是有自己的理解,就是‘通过自己的情感理解去做情绪上的表达’,但是现在在难以做到这点的情况下,苏凉就干脆送佛送到西,把他对于音乐细节的理解都灌输给姚若愚。 这样一来,姚若愚对于每一个动作和情感上的表达都能够有了对应的情绪理解,之前的那种纯粹模仿的僵硬感自然会削减不少。 姚若愚的主管教练还有边上的编舞老师都点了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其实他们之前也做过同样的事情,但是他们都不是苏凉,无法像是苏凉那样细致而完整地讲解这些细节,有的部分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苏凉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这就造就了姚若愚之前在表演之中有部分情感和整体感觉产生违和脱节的部分。 现在有苏凉亲自来讲解这些细节,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 解决了一个姚若愚,后面还有刘洲等其他选手。 这些花滑队的选手都跟着苏凉训练过滑行,这会儿看到苏凉,都嘻嘻哈哈地叫他‘小苏教练’。 哪怕是一开始对于苏凉带他们滑行训练感到抗拒的选手,现在也已经感受到了滑行能力提升所带来的好处,对于苏凉已经都是满满的一片感谢。 这些选手的节目,其实除了姚若愚那一个之外,余下的选手中,已经没有完全采用苏凉模板内容的选手了,不过教练组仍旧是每一个节目都会征询苏凉的意见,丝毫没有轻视苏凉意见的意思。 没别的原因,苏凉对于这些节目的审美,仿佛超出了他们一整个时代。 这些节目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教练组在参考了苏凉的表演内容之后,再做的调整组合部分了,可是在苏凉的观察之下,仍旧得到了不少能够调整改进的部分。 “这个部分的内刃大一字可以考虑调整为变刃大一字,恰好可以匹配跳跃过后那种激荡情感以及音乐上的转换延续。” “这里的鲍步如果有可能,身体向下弯曲的程度是不是再加强一些会更好?灵雅姐的身体柔韧度非常好,鲍步对于她的柔韧性展示是非常好的一个动作,和音乐情感上的抒发也比较契合。” “这部分的直线接续步……” “这里的转三衔接是不是有点问题?” 从苏凉被梁华生‘绑架’到花滑馆开始,接下来一天,已经完成自己恢复性训练内容的苏凉,几乎就在花滑馆这里没有挪过窝了。 花滑馆这里的教练和编舞也抓着苏凉跟他讨论——为什么这里用转三会更合适?同样的动作分数,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更困难的这个而不是选择相对简单的这个? 其实在跟苏凉多聊几次之后,这些教练也明白了,苏凉之前也跟他们说过《萨洛夫幻想曲》和《木偶之歌》的编排方案和思路。 但是今天再这样细节地讨论了一整天下来之后,他们对于苏凉的思路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科学、合理地安排分数和技术难度的排布之后,接下来苏凉的思考方式就是:技术动作服务于情感和美感上的艺术表达。 在今天的沟通过程中,苏凉许多次地提到了‘难性美’。 花样滑冰的表演过程中,这种难性美感正是体现在每一个花滑动作的‘难度+美感’的呈现上,在冰面上滑行、跳跃、旋转的难度以及其中配合音乐、舞蹈动作所传递出来的对艺术和美的呈现,正是花滑的关键。 过于的华国队固有的思路里,还是将花滑的竞技性排在首位,这也是教练们在对选手进行训练时的倾向性根源,也是导致目前华国花滑选手们艺术性普遍不足的根源。 正是因为对于竞技性的过度看重,在训练过程中,对于选手的跳跃、旋转等技术动作,教练组都会抓得比较紧。 只看华国队之前退役的两位前辈都具备四周跳能力,完全达到了当前国际上一线水准的跳跃能力就知道。 也就是花滑队的总教练梁华生始终不停地在强调滑行基础的重要性,否则目前国家队内的训练方向,恐怕也还是强跳跃性质的。 也是各种综合原因的存在,导致了过往华国花滑编排节目时的一些倾向和弱点,有些甚至都不好说是纯粹的弱点,而是干脆就是教练组当初不够重视。 一天的编排讨论下来,苏凉也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了起来,众人正缓了一会儿呢,就见边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蹲了胡侃他们几个人在。 其实胡侃从中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花滑馆这里,他们中午原本先是去的速滑馆,结果速滑馆里没见着苏凉,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苏凉恢复性训练期间,上冰训练的时间也很少,这会儿人在花滑馆呢。 胡侃他们也是知道苏凉被聘为花滑队特殊顾问的,但是听说苏凉从上午就被花滑队的总教练请走‘指导教学’,多少也还是有些惊讶——上午就去了花滑队?那这会儿都下午训练的点了呀! 于是他们迅速地摸到了隔壁的花滑馆,一看——嘿,苏凉还真在花滑馆这里? 不仅是在,而且是被花滑馆这里的教练组给包围了,里一层外一层的,都在听苏凉做讲解呢。 胡侃几人还是第一回见这阵仗,感觉花滑队的那些教练恨不得人手一个小本本,专门盯着苏凉听他讲话,然后手里唰唰唰地记笔记。 还有夸张的,花滑组这里为了记录选手的表演,边上是有两台摄像机的,其中一台干脆被对着苏凉的方向拍了起来,把苏凉介绍的各种内容都全部记录在案了。 进了花滑馆之后,胡侃几人可算是面面相觑——都说苏凉在花滑队这里做指导,之前他们还觉得应该夸张了,现在一看,哪里是夸张啊?之前短道速滑那里的人跟他们说的还保守了不少呢! 于是在教练们疯狂用手里的小本本记笔记的同时,胡侃他们也开始灵感狂涌,也拿着手里的素材记录簿疯狂地记录了起来。 *** 当天下午,冰雪王国花滑版块,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