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娘点头记下,只想着,这位莫夫人一看就是个有主见有决断的,她在她面前多做小伏低一些,就什么都有了。
不管余家如何忙乱添补,等小莲儿百日的时候,余庆娘已经跟在莫青鸾身边在公主府参加小莲儿的百日宴了。
百日宴这天,宣正帝赐下圣旨,封其为一等公世子,等成年后再拟封号,赐名莫源芃。
芃,茂盛的样子,这个名字,反映了宣正帝对这个孩子的期许。
莫磐的注意力在儿子的名字上,心想,不愧是皇帝,取个名字就是好,他想了百八十个大名,够没这个好,叫着好听,寓意也好。
然,旁人的注意力都在那个一等公世子上。
这可真是当朝一大奇事!
向来听说老子是一等国公,儿子才能国公世子的,还没听说老子只是个翰林院七品官,儿子却能得封国公世子的?
这成年以后,怕不直接就是一等国公了?
哦,忘了,这个孩子的娘是郡主来着,他的曾外祖母是皇帝的胞妹,啧啧,要不说投胎是门技术活呢?瞧这人家的胎投的,不是皇孙胜似皇孙呢!
也不知道宣正帝是如何说服朝臣给莫源芃封一等公世子的,总之,莫源芃的百日宴,热闹非凡ban就是了。
今年的木兰秋狩取消了,因为宣正帝放下一个重磅炸弹,他要退位了,继承人那是当朝殷亲王,司明。
一时间,朝堂激荡。
还有最后一只靴子终于落下的踏实感: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一个安稳觉了!
整个朝堂是如何的激荡,莫磐在翰林院里是深切的感觉到了。
皇帝禅位,自秦始皇建立大秦以来头一遭,从礼制到文书,从典故到诏书,都要从翰林院的才子们手里出,然后礼部把关,务必要隆重且庄重,要给后世留下无可挑剔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