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师们对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一针一线缝制的东西实在快不来,慢工才能出细活。 行吧,苏诗怡总共定制了十一件。旗袍对量体裁衣的精确度要求极高,因为它太贴身了。大师们有自己的脾气,她自己报的数据只能作为绘制样式时的参考,他们非得亲自给她量,才能开始动工。 十一件里面,有七件都是传统平裁,更能体现旗袍本身的韵味感。相对比市面上更常见的改良款,这些略上年纪的大师们还是更愿意回味穿传统旗袍的风华绝代。 光看案例图样,苏诗怡也挺喜欢传统款的。流行服饰她的衣帽间里太多了,她很期待梦回民国的年代特色。 和那边商量完旗袍的事,苏诗怡又倒回去看美美的汉服样式。私人订制除了价格高以外没别的毛病,他们甚至把鞋子都给她安排上了,还给出了首饰的搭配建议。 很好,这些图样都很漂亮,她全都要拥有! 此时的苏诗怡还没意识到,她刚在破产三坑里快乐地打完滚,又来到了簪坑——而且她的爱好,比普通人贵太多了。 她的首饰间里有数不清的、真正价值连城的珍藏,但能用来搭配汉服的不多。苏诗怡搜了一圈,不禁有些失望。 因为古风装饰带有浓厚的华夏印记,基本只有国内珠宝品牌在做,国际品牌也有,但很少。而国内大家比较熟悉的黄金品牌,又都倾向于婚礼款,大部分是中式婚礼时新娘用的。 她又不是穿婚服来搭首饰,还是想要更日常风一些的。 很快,苏诗怡在小红薯上找到了一些推荐。汉服圈里富婆真的很多,性价比店铺遍地开花,高端店铺的成品也不会让人失望。 她点进某知名古风首饰店,这还是桃宝榜单宫廷首饰店铺,让苏诗怡的期待值拉高不少。里面的商品也没让她失望,看得出雕刻技术是有点水平的。 均价几千一件的首饰其实价格不低了,也算是有收藏价值,不过苏诗怡还是有点犹豫。 不是太贵,是太便宜啦,这个价位想要纯金是不可能的,详细页面介绍里果然写得清清楚楚,都是银镀金,有些更便宜的款式还是铜镀金。 行吧,还是得她自己来。 没关系,这套流程苏诗怡完全熟悉。让于昭昭找这方面稍微有点为难人了,于是她把这个任务交给万能的凯文。 发簪、发钗、步摇、花钿、华胜、抹额、耳珰、玉玦、项圈、璎珞、手镯……设计师们为她准备的参考样式足够丰富,苏诗怡也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直接找手工制作者下了订单。 黄金当然是必不可缺的主体,珍珠还是用南洋澳白,配件和花瓣叶子都选用各色翡翠玉石,至于其他东西她也不懂,就让制作者自己看着办吧。 嗯……还是老规矩,材料这边都由她来出。黄金和珍珠还好说,她对玉石的质量要求太高了,确实价格太贵也难找,别人不可能帮她垫付。 这些首饰的工期只会比服装更长,其中还包括切割镶嵌工艺,为了最佳的成品效果,确实是一秒钟都快不了。即使是不想要苏诗怡等待的凯文,也没办法加快其中的进度。 但秘书永远是万能的秘书,他很快就想到了其他办法—— “已经开始为您筛选并收购古董首饰,顾家在全球各地的代理人也会留意各大拍卖会的动向。如果有合适可佩带的首饰流出,会在第一时间为您拍下。” 至于预算什么,是不用提的。只是超过一定数额,要问问苏诗怡是否喜欢而已,如果她喜欢,就只管拿下,她在伦敦苏富比的事迹已经充分证明过这一点。 也许同样喜欢竞买现代珠宝的人应该感到庆幸,这位大魔王的兴趣转移到华夏传统首饰了…… 苏诗怡还能说什么,她只能哭笑不得地表扬凯文,做得真不错。 幸好,衣服这东西比较娇气,能被称之为古董的基本都不能再穿了。戴一戴首饰还行,要是让她穿真正的“古代服饰”,苏诗怡还是接受无能。 她一看时间,和顾朗爸爸说好的三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苏诗怡简单算了算,目前花出去的钱还没到十亿,但如果加上凯文准备用来收购古董首饰的,那指定要超标。 很好,预定花出去的钱也是钱,她可以和爸爸交差了。圆满完成任务,好耶! 虽然这个任务没有惩罚,但苏诗怡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她会认真执行爸爸的每一个要求。 她发了消息过去,过了三分多钟还没收到回复,这让习惯爸爸一分钟内必回复的她不太习惯。 就算是顾朗没有看手机,但约翰秘书会提醒的,难道是在忙什么事情,被耽搁了? 她在犹豫是否要打个电话过去问问时,突然想起顾朗身在美国,而她在东海,那就是隔着十几个小时的时差? 可恶,那边已经是深夜乃至凌晨了!所以顾朗爸爸根本没有打算“三小时后验收成果”,以他的养生习性,肯定是说完这句话就去睡觉,但她还是傻乎乎地将三个小时当成界限…… 苏诗怡的脑子里几乎联想到顾朗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她有时候会感动于爸爸看她的眼神总是充满关爱,然而被顾朗纠正过—— 是一种带有同情傻子(?)的怜爱。 苏诗怡生气了,气到脸颊鼓鼓,双手叉腰,她必须要叛逆一回。 她心想,十亿还是太少了点,她还要继续挥霍他的钱! 于是,还在帝都的韦秋导演接到了大金主……划掉划掉,是投资人苏总的电话。 苏总富婆人设不倒,张口就问他:“你那边的钱还够花吗?我听说拍电影的预算是从开机起越加越多,要不然我再追加五千万?” 韦秋:…… 还要追加啊,苏总,咱们这什么情况您也该心里有数啊。好不容易有个当红爱豆的人气在这撑着,虽然粉丝不能决定票房,但至少能让他们亏得没那么惨。 您再加五千万,是生怕这部电影赚到钱吗? 要是换个导演,如果投资人主动询问,多少也得再争取点。但韦秋不同,他家几代书香门第,他本人的道德操守更是极高,而且苏诗怡还是在他一筹莫展时,唯一愿意伸出援手来投资这部由他女儿创作的原著改编,圈里几乎没人看好的电影的人。 苏诗怡对他们一家帮助很大,说是他女儿的救命恩人都不为过。她的慷慨解囊,给韦冬冬树立起了极大的信心,让她明白,其实她的作品也是有人欣赏和喜欢的。 于情于理,韦秋都不可能坑她。于是他婉拒:“苏总,咱这电影没有太复杂的场景,也不需要什么特效,五千万真的够了。” 主要是在演员片酬上省了大头,预算一下就变得特别充裕。夏高飞的团队很有诚意,开出了韦导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