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分封制不仅分封诸侯,还支持世卿世禄,但如果实施郡县制度,郡县官吏便是不世袭,只食俸禄。 臣子想要用世卿世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君王不会乐意。 ——你们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就是在损害朕的利益吗? 像李斯这种完全跟着皇帝走,背叛阶级,只求个人晋升的人,还是少数。 但此时此刻,以丞相王绾为首,支持分封制的官员得知郡县制度竟然于千百年后都一直在沿用,脸颊不仅烧热起来。 事实证明!秦法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秦二世胡亥这个脑子有坑的玩意儿! 李斯还不放过他们,整个人意气风发—— “当时你们是怎么说来着?” “分封更加方便?” 百官默默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 李斯:“不学古人,不能长久?” 说了这句话的博士淳于越抬起袖子捂住脸。 李斯:“还抱怨跟着陛下,不能封侯。封侯也不能封土。” 王翦瞪大眼睛:“我那是——” 李斯:“你就跟我说,你想不想像以前的王侯那样,有封土、有赋税、有军队?” 王翦:“……” 那确实,谁不想呢? 李斯大声说话,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谁听。 “但是斯就不一样!斯虽未被封侯,可就算哪一日陛下封侯于斯,斯也心甘情愿实施郡县制——斯只一心忠于陛下!” 第72章 项羽:“只是一个十四年就崩塌的朝代而已!…… 李斯属实是有些无耻在身上的。 但李斯这个人也是真的好用。 始皇帝略一沉吟,把眼瞥向李斯,道:“起罢。” 李斯的嗓音有些抖:“谢——” “谢陛下开恩!” 活了!他终于能活了!!! 一拜,迅速起身,恭敬地站到一旁。 起身之际,他抬头看天。 今天阳光真好啊,回去之后,就和小孙子一起去山里猎兔子吧。 另一边。 赵高险些维持不住平静等待审判的姿态,几乎要膝行过去恳求始皇帝原谅。 人的怒火是不会突然减少的,李斯逃出去了,那些怒火岂不是要只冲着他一个人来? 什么?胡亥?胡亥所受的怒火是独一份——人现在还在那边被他的兄弟和赶过来的姊妹抽打呢。 “陛……陛下……” 赵高嘴唇颤抖,抬眼去看,逆着天光,看不清陛下脸上表情:“臣……” 他想要求饶。 然而始皇帝仅是轻轻敲击案几,便有宫人上前把赵高的嘴堵起来。从头到尾,都没给过他一个眼神。 【六国各有文化,秦国自然希望秦人征服六国之人时,秦文化亦能征服六国文化。而这郡县制度便是粉碎他们精神的一种制度。】 【中央统郡,郡统县,县之下还有乡、里、亭,民行什伍之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检举,相互揭发。一家犯罪,邻居连坐。】 【以此来将六国之民牢牢束缚控制在秦土上,只要控制的时间够长,就能让他们顺从秦的文化。】 【除此之外,郡县还能让朝廷以最高的效率实施自己的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资源。而不是以前那般,由封国、地方自治。】 【从此,郡县重大事务皆上交君主决断,开辟了皇帝(专)(制)集权之路。】 在秦之前的朝代—— 商王一边满脸认真地听着,一边被天幕带起情绪,忍不住发出赞叹之语:“郡县制度啊,重大事务全由君主决定,真好。” 我也想要。 这才是一个君王的毕生追求! …… 周天子更是没办法平静。 “废除封国!行郡县制度!” 是天子统万民,而非是天子统封国,封国统国民! 激动过后,也只能打来井水,强行冷静发热的头脑。 制度好吗?挺好!他们能用吗?不能! 周敢废封国,那些封国就敢进攻他这个天子! 咬手巾。 嗷呜呜呜呜—— 不能用的制度为什么要放到我面前,想吃又吃不到,太难受了。 不行,我要再看看,看看这个秦始皇能用如此制度做出什么来! 【而始皇帝以郡县制度为基石,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车轨——】 【同时,画面之中,摆出了秦权秦量的模样和六国权量模样。】 【百年前,商鞅统一秦国内部的“权衡”与“度量”,此举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百年后始皇帝将其制定的度量衡制,推行到天下。】 【在此之前,各国度量衡完全不统一。】 【比如,秦国的量器是升、斗、斛;赵国的量器是溢、升、斗;魏国的量器是半斗、斗、钟;齐国的量器是升、豆、区、釜、钟。各诸侯国还有“公量”和“家量”的不同。】 【而就算是相同的名称,量值也不一样。】 【同样是“斗”,秦国一斗是2010毫升(画面中,天幕摆出了同等容量的杯子来表现出来2010毫升的大小),赵国一斗是2114毫升,相差不大,但魏国就夸张了,一斗竟然有7140毫升。】 【这样的度量衡倘若不统一,国内经济必然混乱。任何人要出行外郡,都得记住七种“权衡”与“度量”,极为不便。】 非秦朝的平民百姓仅仅是看着天幕中那七种“权衡”与“度量”,就已经感受到那份麻烦,双眼好似转成蚊香。 还好、还好这个甚么……始皇帝,把这些都统一了。 至于秦朝的黔首,除了秦人外,对此都不太乐意——他们眼中没什么功绩不功绩的,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秦人打过来后,强迫他们去记另外一套度量衡。十分麻烦,记不住还要被惩罚。 他们看着天幕,看着天幕中的秦始皇命人立碑,将此功绩刻在琅邪山上。绿植重重叠叠,天际风云变幻,仿佛经历沧海桑田,数千年过去,石碑上旧痕又添新迹,新迹又成旧痕,朝代变换,这石碑象征的始皇帝功绩,永恒不变——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 有百姓看不懂文言文,有书生在旁边轻声译意:“统一器物度量,统一书写文字。日月照耀之处,车船所到之地,无不遵奉王命,人人得志满意。” 能立出这样的石碑,当年那位始皇帝,所历岁月该是多么峥嵘啊。 【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皇帝下诏,依秦制规定全国度量衡标准。】 【度制以寸、尺、丈、引为单位。】 【量制以合、升、斗、桶为单位。】 【皆以十进为定量。也就是十寸为一尺,十尺为一丈,十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