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被太子诛灭,他连发火都找不到最直接的对象。 江充三族全部拿来赔罪,苏文也被在桥上施以焚烧之刑罚,他还建了一座思子宫,常常在此思念亡故的太子。 在这之后,汉武帝轮台罪己,引发他开始进行大规模反思的,正有戾太子亡故的原因在其中。 诚然,江充集团的利益熏心与奸佞邪恶是首当其冲的直接原因。 但对根究底,上位者的纵容才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地方。汉武帝在巫蛊之祸这一案中,绝对算不上一个隐形人。他既是受害者,也是命运巨轮的推动者之一。 他先是迷信鬼神之说,制造出一个可以钻的空子。接着,他任用巧言令色的佞臣,给予后者莫大的权力。最后,他也没能管好自己周围人的可信程度,竟派了这么个不靠谱的侍从去了解情况。 这三步曲,缺一不可,没有汉武帝这次彻底昏了头的“助推”,也不会有悲剧的产生。 到头来,迷信鬼神要不得,终究害人害己,为奸人利用。所以说,这一宗罪安给汉武帝,倒确实不为过——连他自己都后悔万分,听从大臣的意见,停止了对方士鬼神的盲目听信。】 公孙卿听到最后一句,真希望自己吹的那些仙术是真的,能把他变成一棵树,往院子里这么一栽,就没有人注意得到他啦! 汉武帝的眼神下一秒就转了过来。 ——天幕说得对,迷信这帮方士,害人害己,终不可取! “今日听得天幕一席高论,方知朕之过何在。” 这话一出来,群臣纷纷跪了一片,诚惶诚恐。 “为大汉国祚绵,朕曾盲目期冀于方士仙术,实为过也。自此以后,朝中不得再有任何方术之士入仕。现一切鼓弄神鬼之说者,剥夺爵位,废为庶人,不得再入长安一步。” 这条命令,直接把所有方士相关的人员一网打尽,一条不得再入长安,更是表达了他的决心。 公孙卿等方士脸色煞白——不过其实汉武帝已经是给他们留了情面了,这还没直接全部杀光呢,可该偷着乐吧。 “此外,天幕中提到的江充、苏文等姓名,东方朔处已悉数笔录,摘予丞相,在赵国与长安悬赏捉拿,提供线索者,重重有赏。” “是,陛下。”两人抬头领命,是东方朔与丞相大人。 【汉武帝的七宗罪就讲到这里,基本上也涵盖了他的一生。不过强汉之所以能成为强汉,也不是只出了汉武帝这一个人才。 文景二帝自然不用说,他们给刘彻这个霸王儿孙打下了很好的根基。汉武帝之后,也出了两位颇具个人水平的皇帝。 这么算起来,汉朝连续出了六位优秀的君主,和前朝比起来,简直是赢在方方面面。 之后这两位,给西汉带来了昭宣中兴的盛世局面。 虽然戾太子刘据没能活到继承王位的那一天,但是他的孙子,却继承他的遗志活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与汉文帝启明的一代仁君——汉宣帝。 这也是史上第一位在监狱中成长起来,从监狱坐上皇位的皇帝。】 小小的刘据不由得松了手——才九岁的他,怎么都要听自己孙子的故事了。 汉武帝警铃大作,他比小孩子想得更远: 天幕提到了六位优秀君主……那之后呢?虽然说的确比前朝好上不知道多少倍,但是第七位开始,不会又是什么不肖子孙吧! -------------------- 第29章 “大汉福泽深厚,后世的两位君主果真也颇有才华。” “只是可惜太子殿下……焉知太子能否成就一番比汉宣帝更宏伟的事业?” “嘘——陛下都已经把那帮装神弄鬼的方士清理干净了,太子殿下既为正统,那自然要继承大汉,再成就一番。” “倒也是,只是不知陛下与汉宣帝中间的这一位,是哪一位皇孙。瞧着天幕的口气,应当不是太子殿下的后人?” “我倒是更想听天幕对这位汉宣帝详细描摹一番。监狱中出来的,当真是闻所未闻。” “且仔细听着吧,别瞎捉摸了。” 后排的几个臣子悄声议论着,汉武帝并未察觉,不过他也在好奇同样的问题。 这两个儿孙,是什么样的人呢? 【昭宣中兴,从这四个字中便能看出,这个时期主要由汉昭帝和汉宣帝组成。 汉昭帝是汉武帝在戾太子亡故后,亲自挑选的继承人——年仅七岁的幼主,刘弗陵。 临终托孤,也是汉武帝一次大胆而自信的选择,从中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用人的眼光毫不怀疑。他 为刘弗陵选定了三位代理朝政的大臣。 第一位是霍光,他是霍去病的弟弟,也是一位有才能的臣子,在汉武帝在位期间恭敬谦卑,深得汉武帝的信任。 另外两位是金日磾和上官桀,这三位臣子共同辅佐幼主,统理朝政。 像这样的托孤其实相当危险,一个做不好就可能让整个国家落入奸臣的手中,甚至是直接江山易主,改朝换代。 事实上虽然没有发生江山易主的情况,但是国家的实质最高领导人也已经不再是汉家的天子。 汉武帝计划中三人互相牵制,可以维持时局的稳定。而他去世后也的确如此,霍光和金日磾互相多有谦让,朝堂上一派欣欣向荣。 但是他没有想到,他能算得了人心,却算不了人命。金日磾辅佐幼主一年多,就因病去世,使得原本稳固而互相谦让的三角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上官桀不服,起初他是比霍光官职更高的存在,那霍光凭什么成为那个主揽大权的人?在汉昭帝十三岁那年,他和桑弘羊等人策划了一起政变,向汉昭帝谎称霍光叛变。 好在咱们小刘虽小,但是聪明还是一等一的聪明,察觉到其中的不对劲,并成功镇压了这一次兵变。 自此,霍光成了活到最后的一人,也成为了汉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 可惜汉昭帝只活了二十年,就黯然退场,而且没有留下子嗣,继承人的挑选,就成了诸臣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原本诸位大臣的意见是依照制度,先选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广陵王。霍光看不上广陵王这个当年就不被汉武帝的儿子,选择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登基了才发现这是个荒淫无度的昏庸皇帝。 于是霍光直接把他给废了,然后在一众可选的继承人中,挑出了我们的汉宣帝,刘病已。 这里我们也能看出霍光的大权在握。他甚至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君主的废立——能做到这个地步,他本人的取而代之是完全有可行性的。 此时大汉的存亡就完全依赖于霍光的个人素质与对汉室的忠诚度。 汉武帝赌赢了,霍光一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