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54(1 / 1)

效力,萧长鸿……说了,不过是坑害一个儿子,沈羲和要帝位之心昭然若揭。 如今无论是西北还是东北三部,乃至整个皇城,都在她的掌控下,不传位萧钧枢,只是再生一场事端,并不能改变结局。 “皇太孙……” 三個字,帝王咬字极其清晰,似乎说完就燃尽了最后一丝生气,迅速疲惫起来,眼皮也格外沉重,恍然间他似乎听到几声如释重负的长叹之气,这些人只怕也盼着这样的结果。他想要再睁眼看一看,哪怕只是再看一眼,看看是谁这般盼着幼帝临朝,却仍旧没有争过天命,溘然长逝。 祐宁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第一缕天光笼罩皇城,意味着持续了一夜的宫变落下帷幕。 在三公九卿的见证下,陛下亲口传位于皇太孙萧钧枢。 萧氏皇族第一个未满半岁的帝王诞生。 宫中迅速恢复了一片百废待兴的祥和,沈羲和搬出了东宫,将紫宸殿再度改成新帝寝宫,带着萧钧枢住进了这个他降生的地方。 帝王下葬之后,新帝登基,改年号为雍和。 历代帝王年号,都是礼部翻遍《易经》精挑细选,新帝的年号却是由太后一口定论。 雍和,本也是两个极其极力恢弘的字,百官亦不敢反驳。 谁都知道,天下从这一刻起,由太后做主。 新帝登基之后,才补上烈王萧长赢的葬礼,人早已经下葬,只是葬礼不能冲了先帝的葬礼,与新帝的登基,这才延后。 已经成为太后的沈羲和,抱着还不会言语的萧钧枢,亲自到了烈王府。 萧氏皇族具在,荣贵妃母女也在一侧,她们看着低头烧纸腰系白麻的萧长卿格外心虚,更不敢与沈羲和目光对上。 这母女要如何处置,沈羲和交给了萧长卿,萧长卿自陛下驾崩那日醒来之后,便不言不语,容色憔悴,不过几日的功夫,整个人都好似行销立骨。 沈羲和亦不知该如何与他说话,轻叹一声,就带了萧钧枢回宫。 萧长赢头七之后的一个黄昏,天圆来报:“太后,信王殿下在含耀门城楼上,一直未离去,宫中要下匙,宫人不敢上前催促。” 沈羲和放下奏折,看了眼睁着黑亮眼珠的萧钧枢:“请宜王来陪伴陛下。” 宜王是萧长鸿,他才不过八岁,沈羲和仍旧封了他王爵,依旧留在宫中,待到十四岁再搬入王宅,萧钧枢和这个小叔叔格外投缘,两个人好似有说不完的话。 含耀门是宫中第二道宫墙,萧长赢是在这个城头上自刎,夕阳的光洒在城楼的青石地板上,橘红的色泽,似没有褪去的血迹。 一袭白色翻领袍的萧长卿立在弟弟自刎的地方,他身体格外消瘦,被余晖笼罩,有一种天地即将黯淡的无边萧瑟落寞。 沈羲和挥退了所有人,独自走到了他的身侧。 察觉沈羲和的到来,萧长卿躬身行了礼,声音干涩沙哑:“参见太后。” “免礼。”沈羲和抬手,后与他并肩而立,目光越过宫中精美的亭台楼阁,翠林长河,望向很远很远的天际,“五兄,九弟在天有灵,亦不愿见你如此。” 萧长卿的眼睫煽动了两下,缓了一会儿才道:“臣是来与阿弟作别。” 过了今日,他应当振作起来,他知道萧长赢为何自刎,太多的原因糅杂在一起,但最根本的是不想至亲与挚爱有任何一个枉死。 那日他若不这般做,他与沈羲和一定会死一个,按照沈羲和连陛下的绣衣使都策反了一半,大概率死的是他。 失控的他若是伤了沈羲和,打乱了沈羲和全部的计划,造成更多的伤亡,沈羲和不杀他,都不足以平息众怒。 小九用命换了他的命,他得为小九活下去。 让这万里山河,延绵不绝,国祚永存,成为他喜乐见闻的模样。 沈羲和侧首看向消瘦的俊脸被金色光辉勾勒出一种神圣而又儒雅气息的萧长卿,他不再如那日所见般沉郁,至少她在他身上看到了生气。 “贵太妃与平陵公主……你如何打算?”沈羲和问。 该处理的人,她都已经处理了,汝阳长公主一家她没有留一个活口,薛氏也一族被贬为庶民,实在是薛氏族人过于平庸,倒是旁支有些能耐,既然如此不如为旁支让位,到底仍旧是薛氏血脉。 除了太后被奉养在大福殿,每日享受着她亲自为其调出的黄粱香,其余人她都没有心慈手软,余桑宁她也没有杀掉,将她放到了大福殿伺候太后,两人每日枕着黄粱香入梦。 在梦中一个君临天下,一个大富大贵,醒来之后宫殿寂静苍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第847章 不变的是他最初的模样(完结) “臣将小九的灵位供奉在慈恩寺,让贵太妃去慈恩寺陪伴小九,青灯古佛,虔诚赎罪。”关于如何安排这母女二人,萧长卿心中已经有数,“平陵……只需夫家没落便是。” 平陵公主所嫁亦是勋贵之家,不过其家族没几个人才,更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关于他的身世,他也不打算隐瞒,只需要公布出去,日后朝廷有他得势一日,就无人敢帮扶平陵夫家。 “你呢?”沈羲和听完之后问。 萧长卿转头对沈羲和一揖:“臣略有薄才,荐为帝师,往太后恩许。” 沈羲和有些意外,其实对萧长卿她有了更好的安排,京都于他是个伤心地,西北她想要命人去接手,父亲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游山玩水,快意恩仇。 阿兄想念她,想调回京都陪伴她左右,西北需要一个能力卓越,允文允武之人才能稳住,她身为太后下旨,西北将士也好,百姓也罢,都不会过深的抵触。 万万没有想到,萧长卿要留在京都,他想做萧钧枢的老师。 但这個请求,沈羲和拒绝不了,没有人比萧长卿更适合做萧钧枢的先生,他学过真正的帝王之术,曾经为帝王之位拼搏过。 “五兄愿为钧枢之师,我求之不得。”沈羲和一口应允。 隔日,萧长卿归朝,沈羲和命他带领三省六部议政,大多数奏疏由三省六部协同共理,再将紧要超出决策范围的递交到萧长卿与萧长庚手上。 她琢磨着什么人适合去接手西北。 尤汶珺来求见她,沈羲和在紫宸殿内阁召见,尤汶珺一身白衣,发髻上只有两朵银簪花,鬓边白色素绢。 “妾欲归家,请太后应允。”尤汶珺开门见山道。 沈羲和:“归家?” “是,王爷临终前让妾归家。”尤汶珺不想留在这里,更不想住在烈王府。 睹物思人,思的是个心中没有自己的人。 沈羲和沉吟了许久才道:“我允你归家,室韦都督府,本就是你们尤氏世袭,长史与参军你可择其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