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 她自以为有几分聪明,其实在这些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眼里,她不过是一只抬脚就能踩死的蝼蚁! 这些权势滔天的人随意摆弄着旁人,以人为棋,以命作子,不容他们有挣脱的余地,哪怕明知是死路一条,却不得不迎头而上,献上性命! “余氏,你与李氏说了什么?李氏擅闯东宫,意欲行刺太子妃?”祐宁帝见到余桑宁,沉着脸问。 “陛下,妾是由三皇子妃请去三皇子府。”余桑宁不见慌乱,十分镇定从容。 其实不是,是她私下借用余项留下的人先传信给李燕燕,说她知晓萧长瑱之死的真相,逼得李燕燕主动派人将她请到三皇子府。 这几个人是余府的底牌,当日余项能够秘密将死讯传来不被人察觉,余桑宁相信陛下派人去查也查不到,她是被请到三皇子府,而非主动上门便能坐实,这关乎到她的性命! “李氏为何请你入府?”祐宁帝派了人去核实,继续审问。 余桑宁飞快看了沈羲和一眼,低头道:“回禀陛下,三皇子妃寻妾,只说让妾做个见证人,若她死于东宫,让妾如实告知陛下,八殿下刺君之日,她早早便收到有人递来消息,告知她八殿下意图谋反。” 沈羲和低头,整理着搭在手臂上的披帛,好似对余桑宁的话充耳不闻。 余桑宁也没有再多言,她把被李燕燕利用的角色扮演得无辜至极。 可这些就够了,有人挑拨李燕燕怀疑是东宫制造出来的谋刺君王之局,害死了萧长瑱。 李燕燕手上有一个纸条,这纸条无论是纸张还是笔迹都查不下去,她贸然那着去寻陛下告状,陛下信与不信,都不可能借此深查,没有立得住脚的证据。 可她若是死在了东宫,再暴露出这个纸条,意义就不一样了,涉及到皇子妃的一条命,陛下有足够兴师动众深查的理由。 别人不知道萧长彦是否谋刺君王,陛下自己能不知道?若非想要查个彻底,陛下怎会以一切为太子葬礼让行的态度,到现在都只是关押萧长彦,还没有定罪发落? 因为萧华雍“死了”,所以陛下没有怀疑这是东宫搞得鬼。可若有李燕燕寻仇而来,又被沈羲和灭口在后,再牵扯出这一张提前通知李燕燕的纸条,陛下还能不怀疑东宫? 那么怀疑东宫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自然是开棺验尸,看一看里面究竟是不是萧华雍! 是则另有隐情,不是一切酒都是东宫主谋! 沈羲和能让祐宁帝开棺么?当然不能,萧华雍在封棺之后,人就不在了,今日葬入皇陵的其实是萧觉嵩。 当年萧华雍应允要令萧觉嵩落叶归根,葬入皇陵,但没有答应是以萧觉嵩本人的名义葬入皇陵。 第802章 把事情闹大 棺椁是封棺之后,借用宫中密道,直接换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棺椁,里面是早就让迁出来的萧觉嵩尸体。 一旦开棺,东宫的一切就会暴露,这是要置整个东宫于死地! “你说的是这张信纸?”沈羲和大大方方将李燕燕带来的信纸拿了出来,递给了刘三指,对陛下道,“适才李氏闯入东宫,确然嚷嚷着是北辰害得三殿下丧命,儿以为是疯言疯语,李氏饮毒自尽后,袖中掉落此物,儿不敢擅作主张,又觉兹事体大,便想晚些时候密呈陛下。” 祐宁帝捏着这张纸,面色复杂:“李氏缘何如此?” “陛下,妾以为八殿下刺君之事另有蹊跷。”淑妃第一个跳出来,她现在不是假装与沈羲和决裂,自打萧长鸿之事没有如她之意后,她是真的与沈羲和决裂,“三皇子妃定是心有定论,又觉人微言轻,才会以命相博。” “淑妃之意,是李氏所疑为真,是太子殿下早知八殿下刺君,早早知会李氏?李氏贪功救驾,唆使三殿下救驾不成还送了命,因而记恨于我,报复我不成,便以命作赌,赌陛下给她一个与三殿下一个公道?”沈羲和淡淡看着淑妃,顺着她的意思说道。 “我可未曾如此言语。”淑妃反驳,“我只是觉着,若非逼不得已,谁会以死相拼?” “说得好!”沈羲和扬声接下淑妃的话,眼底似有薄霜,令人看不清喜怒却觉寒凉刺骨,“若非逼不得已,谁会以死相拼,淑妃是否忘了,今日是何日?” 今日? 是太子殿下下葬之日! 淑妃既然觉得李燕燕是有定论才会豁出性命要个公道! 那么太子殿下是该多傻,才会明知萧长彦谋反,不早做准备,还当场为救陛下身亡? 淑妃自打嘴巴,面色一滞,气急之下道:“太子殿下命不久矣,谁知是不是……” “啪!” 淑妃话未完,沈羲和扬手一耳光甩在她脸上。 大殿为之一静,淑妃捂着脸不敢置信。 下人们都缩紧脖子。 “陛下,死者为大,淑妃如此造谣,重伤太子殿下,辱极死者,恳请陛下严惩!”说着,沈羲和笔直跪地不起,大有祐宁帝处置不满意,她便长跪不起! 淑妃也一下子反应过来,沈羲和这是不肯善罢甘休了,再一想方才自己那些话,不由懊恼,自己怎会如此冲动,肆无忌惮将这些话脱口而出? 淑妃心里打鼓,只能死咬到底,也扑通一声跪下:“陛下,妾无意猜忌污蔑太子殿下,只是心直口快,顺着三皇子妃所为一想罢了。太子殿下体弱多病众所周知,那些传言沸沸扬扬,妾也有所耳闻。且太子殿下临死之前,又求陛下庇护尚未降生的骨肉,也不是无所求……” 后面的话,淑妃声音极小。 她倒是没有怀疑萧华雍假死,只是怀疑萧华雍是命不久矣,想让自己死得有价值。。 若非救驾而亡,陛下怎会给沈羲和腹中那块肉赐下那样的名字? 有了萧华雍的救驾而亡,陛下只怕再不会另立东宫,毕竟给皇孙赐了那样一个名,又再立储君,这不是把皇孙往火架子上烤? 除非沈羲和生下的不是皇孙。否则人人都会为陛下所为齿寒。 在淑妃看来,萧华雍是死了,但东宫得到的好处却是无穷无尽!要是换作她本也多活不了几日,她也会如此而为! 祐宁帝却比淑妃要想得更多,当日他为沈氏设局,按照这个信纸就是早已泄露,是否是沈氏早知,故而将计就计? 这里面有一点说不通,那就是萧华雍死了,他这个儿子到底是真的敦厚情深,还是心机深沉,祐宁帝都不会觉得有人能为了一个女人,做到如此地步,哪怕萧华雍当真命不久矣! 至少易地而处,祐宁帝无法为了一个女人连命都不要。 所以这事到底是否与东宫有关,祐宁帝一时间难以定论。 如果有,萧华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