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58(1 / 1)

也能误判,这世间哪有真正能次次算对天机之人? 明知如此,他还愿意和陛下赌上这一局,是因为当真有个意外,他便学了当年的老四,来个死遁,脱离了皇子的身份,尚且还有小九在,他站在小九的身后,行事起来反而不会束手束脚。 有些事情身为信王他不能为,但若是无名无分之人,他就可以无所顾忌。 自然身为信王也有好处,各有利弊,无论如何对他的损失并不大。 祐宁帝眯了眯眼,方才他也召见了太史监的人,含糊其辞的模样,一看就是不认为近日登州会有雨,他倒是好奇,是什么给了自己这个儿子如此之大的信心和底气。 目光凌厉地看了萧长卿片刻,祐宁帝一声不吭抓起玉玺,诏书早就在萧长卿进来之情就已经拟订,砰地一声盖了上去。 “刘三指,去宣旨。”祐宁帝吩咐,“送信王回去,朕就看看,登州干旱,是否因为宫中阴气郁积!” 原以为要明日才能听到好消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听到了陛下的圣旨。除了昭告天下安抚登州百姓和江南那群愣头小子之外的圣旨,还有一份给沈羲和的谕令,毕竟大赦后宫,不可能不经过她这个掌宫权的太子妃。 只不过祐宁帝还留了一手,事关国师,让内侍省和宗正寺一起协助她,内侍省由刘三指掌控,宗正寺卿是陛下未出五服的兄弟,是萧氏祖宗的人,自然都是偏向陛下。 沈羲和对此已经很满意,这些人跟不跟着无所谓。 她得到谕令,就由刘三指与宗正寺卿的陪同下连夜赶回宫里。 事急从权,“体弱多病”的萧华雍自然不好跟着她一道奔波,大赦后宫的事情,沈羲和早就开始筹谋,六局二十四司,在沈羲和这个后宫的新主人一回来,自然第一时间来拜见。 而尚仪局尚仪兰氏看到果然顺利拿到后宫大权,且真的办到让陛下大赦后宫的沈羲和,连忙将自己整理好的名单册子,递到了沈羲和的手上。 她要出宫,就得沈羲和放行,即便不出宫,以沈羲和这样的心智手腕,她也应当投靠。 兰氏是个玲珑心肝的人,把一定要剔除的人单独整理出来,很多人条件都符合放出宫门,有些却不符合,但兰氏已经或是拿捏了把柄或是知晓了弱点,都给沈羲和整理好了。 沈羲和身边有珍珠和碧玉,两个人花了半日的时间,就把要放出宫门的宫女名单拟定好,沈羲和直接发给内侍省和宗正寺审核。 刘三指看到好几个自己的心腹眼皮就开始跳,他早该想到太子妃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却没有想到她早早就摸清了路数,只怕太子妃拿捏后宫之心早已有之。 每一个宫女为何放出宫,从适龄到品行不端等理由条理清晰,无人能反驳。 这些人他们想留都不敢留,沈羲和为何要借助大赦后宫来肃清后宫,就是因为这些人被放出去是为了造福百姓,哪怕她们本人都不敢也不能哭天抢地要留下,否则就是违抗圣旨。 名册送出去,沈羲和就在盼着登州下雨,隔日便是约定之日,萧长卿和祐宁帝约定三日内,那就是最迟后日,但沈羲和还是希望今日就能如期落雨。 从清晨到黄昏,仍旧没有消息,一直到子时过了,登州也没有消息传来,沈羲和心口一沉,她不愿歇下,苍茫的夜色中,海东青撕碎了浓墨般的夜空,飞掠而来,给沈羲和带来了好消息,在子时之前登州大雨倾盆而下。 大雨会影响传信,萧华雍了解沈羲和,就让海东青第一时间传过来,沈羲和应该明日就能接到登州的消息。 信纸内还有一个青丝,青丝寄情思,这是萧华雍给她来信的习惯。 第629章 贵妃复位 这场雨下得令不少人揪起了心,祐宁帝对于手中的奏报心情复杂,他更想知晓萧长卿背后是何人在指点,竟然比太史监预算得更精准。 萧长卿敢以命相赌,若没有人给他底气,祐宁帝是不信的。这样一个能够算透天机的人,容不得祐宁帝不忌惮,故而他一早便亲自去探望了萧长卿。 “登州降雨,借了百姓燃眉之急,五郎功不可没。”祐宁帝坐在床榻前,萧长卿膝盖受伤,卧床不起。 “是陛下福泽庇佑,儿不过是病急投医,翻阅了些典籍罢了,不敢居功。”萧长卿格外谦逊。 祐宁帝不会信所谓的后宫阴气积压,导致登州大旱,那么就必然会认为他有高人指点,这也是为何萧华雍不允许沈羲和冒头的重要原因,把他算计进来,就达到了一个平衡,他背后有个算尽天机的人,沈羲和背后有西北兵马。 现在陛下忌惮的就不再只是沈羲和一个人,若是两者出现在了沈羲和一个人身上,陛下只怕顾不得什么颜面不颜面,哪怕是背上骂名也容不得沈羲和。 “太宗陛下在世时,虽有先例,古往今来也仅此一例,大旱却不在少数。”祐宁帝慢条斯理开口,“你倒是好胆色,毫无根据,也敢以命相赌。” “陛下,既有先例,怎回事毫无根据?”萧长卿低头温顺回话,“儿也是想着登州灾情,操之过急,此事儿总要有人提及,大赦后宫非比寻常,若儿不以命担保,人人争先效仿,何以收场?” 祐宁帝倏地抬眼,眸光凌厉地盯着萧长卿:“可有想过,若未雨你又如何收场?” 长睫微垂,遮掩住眼底所有情绪,萧长卿露出了略有些苍白的唇:“儿只知若登州再无雨,百姓受苦,陛下难做,朝臣推诿,长此以往,必将是国之大乱。 儿身为皇子,领俸禄,享食邑,于上应为陛下分忧,于下当为百姓请命。 旱灾半载,举国上下,自陛下及百姓,穷尽其法也不能化解,儿不知此法是否可行,愿以绵薄之躯,全天下大义。” 萧长卿慷慨陈词,一片拳拳爱民忠君之心,仿若没有听懂祐宁帝的试探和来意。 自此,祐宁帝也知道眼前这个儿子是不会将他想知道的吐露一字半句。 祐宁帝也没有露出半分不悦之色,反而欣慰又赞叹地伸手拍了拍萧长卿的肩膀:“有子如此,父之幸;有臣如此,国之幸。 登州之事,你功不可没,你已是亲王,朕赏无可赏。昭仪跟着朕数十载,虽有大过,也已受了惩戒,念在其子有功,朕便复她贵妃之位,解了其禁足,依旧位主含章殿。” 萧长卿闻言牙槽要紧,面上却十分喜悦,挣扎着要起身谢恩:“儿代阿娘叩谢陛下。” 把荣贵妃放出来,牵制沈羲和同时又绊住萧长卿,还能让所有人都看到陛下对萧长卿的赏赐,只是这赏赐,让萧长卿不想要也得要! 沈羲和才刚拿到内侍省与宗正寺批复的放人册子,所有她要放出宫的人,内侍省与宗正寺都没有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