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顾氏女去面见陛下,自呈其罪,陛下不但没有追责,反而将顾家的一些家业还给了顾青姝,且封了她做县主,让她回到了顾家。 这个消息一出,京都许多人一头雾水,看不透陛下的用意。 沈羲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难得走神,步疏林说了几句话都没有得到回应,转头就看到沈羲和盯着一处目不转睛。 她伸手在沈羲和的眼前晃了晃,把沈羲和晃回神才道:“我与你说话,你可有听到?” “你说信王救了顾家女郎之事。”沈羲和接上话。 “是啊,信王好大的胆子,他竟然敢替换死囚,我听闻已经有人要借此奏请陛下严查去年顾氏一案,或许顾公也未死。”步疏林神秘兮兮道。 “不会。”沈羲和笃定道。 步疏林一时间没有理解“不会”二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是陛下不会同意这些人的奏请?还是顾公不会没有死。 “都不会。”沈羲和又补充道,“陛下清楚顾……顾公已死。” “顾青姝都出来了,陛下就丁点不怀疑么?”步疏林觉着换了自己都会猜疑。 “陛下……其实比很多人都了解顾公。”沈羲和转头,看向郁郁葱葱的草地,“他们若是可以选择,是不愿为敌的。” 陛下清楚,没有顾兆他做不了皇帝,扳不倒宦官,稳定不了局势。 顾兆也明白,没有陛下,我朝不会中兴,不会再现繁荣。 然而,他们只有在还有外敌的时候,才能联手御敌。 前朝之前,千百年来世家都凌驾于皇帝身上,前朝的科举问世才对世家造成了冲击,再经历本朝才有了世家逐渐衰落,手中权益渐渐流逝。 顾兆想退出这个政治舞台是不可能,他不能让顾氏一族成为罪人,他只能被世家推着一步步和皇权敌对,没有可能带着世家向皇权低头。 身为帝王,佑宁帝更不可能成为傀儡,佑宁帝想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帝王,就必须裁剪世家,顾家和皇家必然一战,这一战之中顾家必败,因为顾兆说过,陛下是有为之君。 他不能背弃生养他的家族,不能让顾氏百年之后背负上骂名,所以他选择了抵抗到底,却又处处对佑宁帝留有余手,他选择了成为失败者。 这就是为何顾青栀一开始就看到了顾家的结局,从未利用信王妃的身份搅动时局。 顾兆和佑宁帝是一场君臣的博弈,是一对生死之交的互相成全。若非如此,仅凭顾青栀死前设下的局,也不可能让佑宁帝大方为顾家平反。 若是顾兆生于寒门,或许他与佑宁帝会是君臣相辅,共治天下。 所以,哪怕萧长卿真的要偷梁换柱救下顾兆,顾兆也不会同意。 他,太累了,想要永远歇息。 这也是为何顾青栀冷眼看世间,她很早就知道疼爱她的阿爹,心里有家国、有君王、有黎民,最后才是他们这些家人,他可以用家族的存亡去全天下,为佑宁帝击碎世家奉献出最有力的一击。 幸好她的阿爹不是这样,沈岳山是个血性男儿,他心有安宁百姓,更看重的却是他的小家,陛下是不可能放他归隐山林,只要他活着振臂一呼,就能扰乱军心。 第367章 人心本复杂 沈岳山也没有顾兆的大义,以死来报君王,哪怕最后依然会被正名。 他深知他得活着,他的一双儿女才能永远光鲜亮丽,那些随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才能永远受人爱戴,挺胸抬头立于天地之间。 “顾公竟然是……”步疏林难以置信,她一直以为顾家的灭亡,只是君臣博弈的胜败。 完全没有想到背后竟然如此复杂! “人心本就复杂。”沈羲和淡淡一笑。 “顾公太……大义。”步疏林竟然找不到形容词来形容顾兆这个人。 如果作为百姓,她肯定是要心怀感激的,毕竟两虎相争,受损的就是无辜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百姓。 但如果是作为世家后裔,她肯定要骂顾兆媚上,骂顾兆叛徒。 “阿林,你可知若是他不走这一步棋,就没有今日薛氏的全身而退,也不会再有崔氏的风光,他如果带着世家全力以赴,必将两败俱伤,到时候……” 到时候死的会是更多人,顾家的人也未必能够保全,而在他们争斗之中,刚刚平定的外族四夷会伺机而动,内忧外患再起,又将是多少家庭支离破碎? 顾兆明白,他心中权欲并不重,因着先帝的荒淫,他幼年时就看到过山河破碎,少年时就满目疮痍,他出生显贵,受百姓拥戴,他只想尽全力为这天下做些什么。 祐宁八年到祐宁十九年,这十一年他压得陛下喘不过气,陛下当年有多恨他,现在估计会更恨他,只不过陛下应该也感念他。 “我爹就说不能读太多书,多了会坏脑子。”步疏林心有余悸,她佩服顾兆这样的人,却不想自己阿爹成为这样的人,她可不想无端被牺牲,“真是可怜了信王妃那样风华绝代的美人,你没有见过不知,她有多耀眼……” 说着轻咳一声,步疏林又道:“不过在我心里,呦呦最耀眼。信王妃像个活死人……呸呸呸,我不该对死者不敬。不过我真觉着她活着就好似目空一切,不是傲,而是……而是人世间宛如没有半分眷恋,如今想来,她那么睿智一个人,只怕早看出顾公的打算,故而才会……” 这般想着,步疏林心里其实还有些愧疚,往年他们这些纨绔背后也没有少议论过京中女郎,在顾青栀没有和谢韫怀退婚之前,他们都蛮同情谢韫怀有这么一个好像活着就是受罪的未婚妻。 后来谢韫怀退婚,顾青栀嫁给萧长卿,他们同情可怜的又是萧长卿,可不就应验了,萧长卿婚后就越来越暴躁与阴沉,倒是丧妻之后又恢复了婚前几分从容不迫。 这会儿才明白她要是生在顾青栀那样的家里,又那么早就明白自己阿爹的筹谋,她只怕要么疯了,要么早死了,哪能像顾青栀一样做到无悲无喜,淡然度日,坐等死期? “你阿爹不是书读的少,是所处位置不同。”沈羲和轻轻摇头,“顾公只是明白皇权的时代来临,世家该退出这个他们玩弄了千百年的政治舞台,他以牺牲最小的代价,让其他人全身而退,这是他身为世家家族不愧对族人与士族的拥戴。 顾公用了十多年来验证陛下是爱民勤政之君,他选择退一步,也是全了君臣之义。” “可结果呢?世家并不感激他,只当他是没用,不能让他们如前朝一般掌君王之权。”步疏林没有那么大义凛然,她不能赞同顾兆的做法,她的格局不允许,“陛下呢?若没有信王妃临死做局,陛下会顺势为顾家平反么? 不会,陛下便是明白了他的牺牲,也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