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擅毒,会竭力救治殿下。”沈羲和不会安慰人,只能诚心诚意道。 萧华雍豁然抬眸,眼底光亮灼目,似烈日凌空:“呦呦要命阿喜为我治毒?” 沈羲和不知他为何这般激动,轻轻颔首。 她的确是因着萧华雍会英年早逝又是正统嫡出才选择了萧华雍,换个人便是能英年早逝,沈羲和也不会抉择,因为只有嫡孙才有资格与庶出的叔伯在礼法上一争高低,才能获得大臣的支持,尤其是世家。 比起一个成年的不好掌控,背后又势力错综复杂的皇子,孤苦无依的又占着嫡出正统的年幼皇孙,他们自然更倾向于后者。 但她现在欠了萧华雍的救命之恩,她要把这份恩情还于他,尽心尽力为他解毒。不能解她也没有违背自己生而为人的原则;能解她亦不后悔。她至少做到了与萧华雍两不相欠,至于日后,便是各凭手段,能相携到老自然是最好。 终是拔刀相向也无妨,谁主天下,便看最后鹿死谁手。 萧华雍却不管沈羲和心中如何做想,他只知晓在这一刻,沈羲和不是图他短命仍旧愿意嫁给他,这个认知就像一把火,在他的心口点燃蔓延,让他整个人都炙热起来。 “呦呦放心,我定会全力解毒。”宽大的广袖之中,萧华雍捏紧拳头,抑制住自己的心湖波澜。 沈羲和对着不知为何就振奋的萧华雍有些莫名,以往她只当萧华雍心思深沉,自他对自己表明心迹之后,萧华雍时常举止宛如稚童。 这让沈羲和有些不适,她心性沉稳,对迟钝欢脱之人都不喜往来,并无轻视之意,只是觉着与这类人往来特别倦。 渐渐她发现,萧华雍好似有稚化的趋势。 沈羲和没有表现出来,但萧华雍异常敏锐,察觉了沈羲和神色不似方才松快,仔细回想了片刻,自己太得意忘形? 轻咳一声,萧华雍又恢复了温文尔雅,高贵雍容的模样:“呦呦方才去了素芳殿?” “嗯。”她光明正大去素芳殿,自然是瞒不住宫里的人,萧华雍知晓也正常。 “是阳陵何处对你不敬?”萧华雍是极其了解沈羲和。 她不喜与世家勋贵女郎往来,更不喜欢与宗室贵女交好,她性子独,喜爱清静。若非有事儿,她是不会主动寻任何一个女郎,哪怕是皇家公主。 沈羲和与几位公主素无相交,突然寻上门定不是答谢,尤其是她刚到没有多久,素芳殿就唤了太医。 想到他对长陵的手段,沈羲和淡声道:“心中有些许疑惑,寻了公主解答。” 不想自己干预的态度明明白白,萧华雍便不追问:“我带呦呦去看看别处。” 沈羲和很满意萧华雍这一点,聪明灵透,一眼能够看透旁人的心思,且信任和尊重。 她相信萧华雍不追根问底,便不会背着她私下去干预她之事。 这是对她隐私的尊重,对她能力的信任。 沈羲和并不喜欢往年在西北,那些为了讨好自己的人,恨不能自己没手没脚没脑子,什么都要他们代劳一般。 沈羲和没有在东宫留多久,皇太子冠礼次日其实还有诸多事情,只不过由于昨儿他旧疾发作,一切从简,再是从简,也有不少礼需要亲自出面。 “郡主,婢子打听清楚了,开年之后吐蕃要如今求亲。”珍珠上了马车低声道。 既然遇上了两位公主情绪不对,珍珠就要探清缘由,以免波及到郡主。 第210章 阳陵公主的保命之举 “和亲?”沈羲和失声轻笑,“这可真是好戏要登场了。” 京都贵女谁愿意嫁到番邦蛮夷去?然则和亲不限于公主,也可能是宗室女或者大臣之女加封为公主派去和亲。 无论如何,可以想见自今儿起京都家有适婚女郎的家里该有多热闹,只怕冰人都要忙昏头。而一些家中儿郎高不成低不就的也能因此身价大涨,更有头疼家中一无是处游手好闲纨绔的爹娘,也可以借此将歪瓜裂枣装裱一番,指不定讨个好女郎。 再差能差过嫁到吐蕃和亲,无人撑腰,吃住不惯,甚至连话都听不懂的地步? 这些与沈羲和无关,便是宗室权门勋贵家中都无适龄女郎,她也不可能成为和亲之人,故而吐蕃明年开春后要来朝贡并且有和亲意向的消息不胫而走后,最悠闲的便是沈羲和。 “郡主,五公主伤寒好了之后,依然没有异动?”莫远每日都会将宫中的消息递给沈羲和,着重是阳陵公主。 “倒是沉得住气。”沈羲和修剪着院子里的花草,这都过去两日了,她竟然好似背后无人指使一般。 不过沈羲和不信那日偶然听到的话毫无根据,她琢磨着要给阳陵公主再加一把火。 而此时的阳陵公主在素芳殿焦急等待着宫女回来,看到贴身宫女,连忙将她带入屋内:“消息可属实?确定开春之后吐蕃会入京朝贡且和亲?” “公主,消息属实,是从明政殿传出来。”宫女回答,“公主你如何是好?奴婢听闻三公主进来和五公主交好,到时候有荣贵妃的帮衬……” “公主,不如去求……” 另一个宫女话还未说完,就被阳陵公主阴沉的目光给堵在喉头,惶恐低下头。 “此事不可再提。”阳陵公主沉声叮嘱,“沈羲和手段阴狠毒辣,她连四姐都下如此毒手,却不直接对我动手,不是她有顾忌亦不是她手伸不够长,而是她留着我做鱼饵,就是想引出……一旦如了她愿,我必死无疑!” 阳陵公主虽则胆小,可她自小就聪颖,只不过不敢表露,一直靠着逢迎长陵公主才能够维持住公主的体面,沈羲和恐吓她,她是真的怕,却也没有被吓傻。 “可昭宁郡主不是善茬,她既怀疑公主,必然不会罢手。”宫女忧心忡忡。 阳陵公主凝眸思忖了片刻,不知道想到什么,眸光一定:“为今之计,只有一条活路!” 她吩咐宫女为她准备妆容,盛装打扮之后,去了明政殿。 祐宁帝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作为帝王他又太多的事情,每日处理朝中大小事宜,若非三省六部得力,他一日奏折都看不完,故而对于公主他极少关心,过问功课也只在皇子身上。 公主自有她们的母妃或是宫中抚养她们的宫妃操心,自有对长陵他会时常召见,令其陪他用膳,便是荣贵妃的平陵公主也没有其他殊荣,大抵是如此,公主都畏惧祐宁帝,从不私下求见。 故而阳陵公主来求见,祐宁帝很是惊讶,正好今儿心情不错,便大手一挥,让刘三指放了人。 “儿给阿爹请安。”阳陵公主克制住自己的不安,得体行礼。 “起吧。”祐宁帝的语气还算温和,“阳陵今儿怎会想着来寻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