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大家等得心都碎了,这布匹的价格,依旧涨不回来,这个时候,他们才无奈妥协。 “算了,相信王上,还是卖吧,亏点就亏点吧。越等到后面,亏得越多。” 姜国的贵族和商贾稍好一点,见机不对,也跟着一起抛售,其余四国的贵族脚步稍慢一点,他们家里囤的布就直接卖不出去了。就算他们卖出去也是血亏。 一个个的心态都崩了。 姜蓁这么好心,自然不会任由他们自暴自弃,立马就派了说客,去四国散播流言。 “根据我的分析,诸国如今布价暴跌,其实都是姜国的错。” 说客在酒楼里说出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可不是嘛,就是姜国的错,若不是姜国忽然拿出那么多便宜的布匹,我国布匹的价格怎么会低成这样。” “越想越气,什么八折布、五折布,全都是坑人的东西!亏我还念着他们的好,以为他们有好处没忘了我。” “唉~你们这么想就偏颇了。依我之见呀,这布匹的价格,明年或者后年,很快就能涨回去。”说客一脸笃定。 他这个结论,引起了大家注意。 “何以见得?” “价格都跌成这样了,怎么还会涨回去?” 众人虽然用的都是疑问句,但心里却存有期待。 酒楼里的这群商贾,家里都存了大量的布匹,他们比谁都希望布匹的价格能够涨回原样。 说客喝了一口酒,一脸淡然的问道:“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姜国这几个月的官报?” “自然是看过了。” “大家走南闯北的,时常要去姜国做买卖,怎么能不看姜国的官报?” 姜国头两期的官报和学报还投了一点钱,但到后面就开始盈利了,除了官方的机构能免费收到报纸,其余的人想要看报,都需要花钱买。 报纸上有姜国最新的政策,不止姜国的贵族和商贾会买,他国的商人也会买来看,顺道长长见识。 说客此时就对官报上的文章进行了分析,“自姜王上任以来,姜国有上千名官员被处置,这件事被史官捅出来的时候,闹得还挺大的。” “这事儿确实闹得挺大的,连我都知道,咱们国内的官员好像也受了姜国的连累,那阵子死了好一批呢。” “以前我都羡慕死那些贵族官员了,可上次去姜国,我看到一个县令晒得黢黑,跟个老农似的,姜国的官员,还真不容易。”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说客继续说道:“姜王对姜国官员的威慑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她在最近几期的官报里,催促各县官员,不许囤积布匹,要把布匹卖出去,换成县里需要的东西,或者穿到百姓的身上。姜王的政令谁敢不听?不止各县的官员听,姜国的贵族和商贾也不敢唱反调。” “啊!你的意思是,如今市面上的这些布匹,是姜国所有贵族原本的库存?” “姜国的贵族这么怂,姜王一说,他们就听?” “就姜王那样的做事不留情面的君王,搁你你也怂。她这都处置了多少人了,谁不怕。” “如果这次布匹大降价,是因为姜国库存,那就说得通了。” 很好,都学会抢答了。 说客满意的笑了笑,回道:“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姜国的库存能有多少呢?等这段时间过去,大批量的布匹被消耗,明年布匹的价格,不仅能恢复原价,说不定还能涨一波呢。” “嘶~你说得很有道理啊。” “过去几十上百年,布匹的价格都没变过,哪能一下子就跌成现在这样,我也赌明年布匹的价格会涨回来!” 说客把酒杯放心,慢悠悠的说道:“我建议你们,要是家中还有余钱的,不放借此机会多买一点布,静待明年。姜国贵族怕姜王,咱们可不怕。” 姜国清库存的理论,在姜蓁的散播下,很快就在四国商贾之间流传开来。 说得多了,还真有胆子大的信了这一套,继续收购姜国布匹,准备明年再搏一搏。 【嘿嘿~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第155章 新钱 经济战争, 自古就有,姜蓁以前就听说过‘买鹿制楚’和‘买狐降代’的故事。 管仲让人高价收购楚国的活鹿,让楚国百姓放弃耕种, 为了捕鹿而四处奔走, 他们自己却暗中收购楚国的粮食, 等到楚国无粮的时候,他就终止了活鹿和粮食的交易,致使楚国直接战败。 同样的招数,管仲还对代国用过, 只不过把买鹿换成了买狐皮, 代国的结果, 自然也是战败投降。 各国丞相被这暴跌的布价整得焦头烂额, 但却还是摸不清姜蓁的套路, 因为姜蓁完全就是反着来的, 她没在各国高价买布, 而是低价卖布。 “姜王搞这一出,图什么?难道她又想开战了?”郑王忍不住怀疑。 右相反驳, “不可能, 姜国不论是治水还是修路, 都要耗费大量的民夫, 短时间内,没有开战的可能。” “既然不是开战,那她为何要去折腾布匹, 布价跌成这样,国内贵族和商贾全都哀声哉道。”郑王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管姜王打什么主意, 国内的粮食产量不能受影响。”右相提醒道:“咱们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督促国内官员, 紧盯粮食。” 郑王冷笑一声, “呵呵,就现在这个布匹的价格,怎么可能会有百姓不种地,反倒去织布的?他们又不是傻子。” 诸位大臣沉默了。姜蓁这波反向操作,确实把他们给整迷糊了。 古代的经济战争,其实就是粮食战争,一不小心就是大批的百姓饿死。 现在各国的人口本来就少,姜蓁做事也比较克制,这次布匹降价,针对的只有各国贵族。 不论是卖布,还是忽悠大家继续囤布,姜蓁都是精准狙击。 普通百姓家底薄,根本就囤不了货。家里织出来的布匹,八成都交税了,剩下一两匹布,正好可以给家里做身衣服穿,布匹价格对他们的影响不算太大。 只要土地的庄稼还是好好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就还能正常运行。 “你们这么多人,竟然都猜不透姜王的意图?”郑王看向诸位臣子,表情失望。 诸位大臣依旧沉默,不敢妄加揣测。 过了两秒,有一位曾经在大学里读过书的科举生,不确定的回答道:“姜王的志向,是让姜国百姓能够吃饱穿暖,老有所依,幼有所养。或许她降低布匹的价格,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有衣服穿。” 其实他这么说也没错,这确实也是姜蓁的意图之一。发展科技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 可听到这样的话,郑王先是怔了两秒,然后嗤之以鼻的说道:“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