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 分卷阅读2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08(1 / 1)

好了方向,忍住了自己心里那种奇怪的憋屈感,把姜蓁的来信又捡起来,仔细的研究了一遍。 姜国有官报和学报的存在,各县的官员和文士也都养成了看报的习惯,只要看了报纸,他们就能快速的了解姜国当前的政策。 姜蓁既然在官报上说了8月会有一场考试,那么全国的文人和学子都会知道这件事情。 郑国可没有这样的优势,面对姜蓁的提醒,郑王也把宣传的事情放在了心上,没有任何犹豫,勒令各县县令,召集乡老通知此事。 至于姜蓁的说的,预防考题泄露、学生作弊,郑王也跟着照做,从都邑挑选老师和护卫,去各县监考。 姜蓁还说了,宁缺毋滥,全国几百万人,挑选三百个学生,再简单不过,县内考试不合格的,就别把人带到都邑了,参加最后一场考试的学生,一定要是精英中的精英。 所以郑王也对监考的老师和护卫们吩咐道:“尽量严格一些,我宁愿只要一块美玉,也不愿意要三百颗石头。你们明白我的意思吗?” “臣等明白。”众人答应得干脆利落。 郑王忙活了许久,才把监考的这批人送走。 这个时候,郑王才忍不住偷偷和近侍埋怨,“没想到,不过就是个考试,居然这么麻烦。” 不单单是考试这一件事情惹人烦,郑国还在修路,国内还有一大批官员在闹事……郑王如今是肉眼可见的消瘦了。 “也就忙这段时间,很快就能见到结果了。”近侍安慰道:“听说这荔枝罐头滋补,王上再开一罐补一补?” “最后一罐晚昨被王后拿去了。”郑王一脸无奈。 荔枝罐头不仅在姜国畅销,在郑国也是一样,甚至因为路途遥远,价格还贵得离谱。 这不是蓝河县出产的东西,郑王甚至都没办法骂姜蓁抢钱。 只是这个荔枝罐头,也让郑王颇为感慨,“姜国以前虽富,但只靠盐铁,每年还要从宋国买粮,算不得太大的威胁。可如今姜国不靠盐铁就能富起来,实在是令人担忧。” “王上莫急,我郑国很快也会如姜国一样的。” “希望如此吧。” 郑国就算学,也学不了那么快,诸如医官、农官之类的,郑王还没腾出手来培养,但郑王却让各县改进了种植方法,使用粪肥和新农具,修建养殖场…… 对郑王的命令,有的县官执行得很好,有的县官却连动都不动一下,有恃无恐。 正是因为郑国官员的难以管理,郑王把希望放在了这次的科举考试上面。 郑王满怀期待,在都邑等着那群老师带着学生来都邑,参加最后一场考试。 在他的期待中,这次来都邑的,怎么也得有个几百上千人。 但各县考完,老师们一共就领了一百多个学子回来。 郑王忍气问道:“怎么才这么点人?” “各县识字的人少……” “没错,王上,读书识字的人,哪甘心待在乡下,都会往都邑跑。大批的学子还等着都邑的第一场考试呢。” 都邑也算一城,户籍在这里的,自然会选择在都邑考试。 郑王一想,这个道理也没错,没有任何拖延,立刻就安排了起来。 但出乎郑王预料的,连都邑参考的学子也寥寥无几,还多是法家人士。 “又是他们使坏!气煞我也!”郑王在宫里气得摔了桌子。 ‘郑王无能,不堪辅佐’这几个字,对郑王的杀伤力,超乎想象的大,郑国的九成文人都不愿意来捧场。 远在姜国的姜蓁,接到郑国的情报,眼神也变得同情了起来。 【这场面,我真是替郑王尴尬。】 【大费周章的折腾了那么久,结果却被人借机打脸,好惨。】 【本来我对姜国的科举信心满满的,看了郑国,我忽然心态就不稳了。】 【你要这么想,咱们再差还能比郑国差?】 第127章 算你倒霉 郑王这波操作, 不止被姜蓁看了笑话,另外三国的君王,看热闹的同时, 也心有余悸。 尤其是宋国和齐国, 这两个也把科举提上日程的国家, 一看郑国这熊样,都默默的取消了科举选才的主意。 “国内如今也挺好的,不缺能人,没必要再从民间挑人。” “姜王强行推广简化字, 又兴办图书馆和学堂, 读书识字的人比往年翻了好几倍。我国不比姜国, 认字难, 求学难, 民间哪有遗留的人才等我们去发掘。” “举行考试倒是不难, 难的是选出那优秀的三百人。若是大费周章的在全国寻摸, 然后就挑出三百歪瓜裂枣,那岂不是跟郑王一样丢人。” 郑王提前举行科举考试, 原本是想抢姜蓁的风头, 没想到风头没抢成, 反倒是丢了个大脸。 郑国的前任右相, 此时已经在姜国都邑隐居,听说了郑国的消息,忍不住又叹道:“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生搬硬套姜国的法子,只会害了郑国。” 有郑国做前车之鉴, 其余三国反倒是认清了自己, 把科举选材的事, 直接搁置,然后就都把目光移向了姜国。 郑王科举失败,成了天下人的笑话,姜国八月的那场考试,可会重蹈郑国的覆辙? “他们都没动静了?”姜蓁问起此事的时候,表情失望。 “卫宋齐三国内却是没动静,但却派了人来姜国都邑搅混水。”秋月非常敏锐的说道:“最近大学里莫名出现了一些生人的面孔,论台那边的风向也不对。” 郑国的科举虽然失败,但郑国失败的原因,也让其他人心思浮动,琢磨着那一套能不能用在姜国身上。 他们也很想看姜国的笑话呢。 “论台那边如今都是怎么说的?”姜蓁问道。 “有人在论台那边怂恿,说王上喜用出生普通的庶民,打压君侯和贵族士大夫,那就该让王上看看,没有他们这群士大夫帮忙治国,姜国可还运转得起来?”秋月说着,脸上就露出了冷笑。 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是大家世代遵守的规则。 越过士大夫阶层直接向民间捞人,这是在蚕食姜国贵族的根基。 姜蓁之前选拔医官的时候,挑选的人中有奴隶和庶民,但医官的官职不大,且姜蓁培养医者,贵族也能享受到好处,所以大家都没有强烈的反对。 可如今看姜蓁这个架势,却让大家危机感满满。大学前阵子刚赶出了一批高官之子,这次选拔出来的学子却直接送进大学培养,之后姜蓁肯定会委以重任。 姜蓁的目的,很多人都看出来了,但是姜国的官员不敢和姜蓁作对,都不敢声张,只敢私下里嘀咕。 他们心里本就有怨气,再被他国的人一挑拨,论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