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的东西,姜王并没有放在眼里。 【咱们大头做事,就是有格局。】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姜王的野心也大着呢,只是自己暂时不能实现,把期待放在阿蓁身上罢了。】 【古代君王挑继承人,本来就不单看血脉,他们还会看自己的意志能否被对方继承。】 姜蓁对禅位的事情想开,态度也变得坦然了起来,对姜王说道:“我这几日已经忙完了,父王也别累着自己,早朝还是我来上吧,奏折也交给我来处理吧。” “行,都交给你。顺便咱们再商量一下,哪一天举办禅位大典合适。”姜王说道:“可以先叫太史和太卜递几个时间上来,咱们从里面挑。” 太史负责观测天时星象和记载王室历史,太卜负责算卦测凶吉,重要的日子,基本都是这两人挑出来的。 父女两人暗中达成了共识,姜王第二天早朝,就把自己想要禅位的事情说了出来。 满朝大臣闻言都是一副我早就料到的表情,先是自我骄傲了两秒,很快大家就按照心里预演的那个剧本,对姜王进行了挽留。 甚至连姜蓁都演了起来。 没办法,这样的事件,史官一定会记载,不把戏演好,以后的历史不好看。 【今天阿蓁下朝,是不是又要开始写日记了?】 【这不是肯定的嘛。期待今晚阿蓁新编的故事。】 第115章 登基大典 姜蓁一下早朝, 就在直播间众人的催促中,拿起笔刀开始刻竹简。 【今天早朝上这出大戏,还挺好看的, 各个情真意切。】 【多感人的场面啊, 阿蓁你是没有心吗?居然这么写。】 姜蓁在竹简上写的是:十日前, 父王就想禅位于我,我不愿,觉得维持现状甚好,可母亲去世之后, 我更担心父王的身体, 昨日我和父王就禅位的事, 已然达成共识。 明明诸位大臣心中也早就有数, 早朝还一起做戏, 真烦! 等以后我做了姜王, 我要把演员全都赶走!!谁敢演我, 我给他搭个台子,让他演一天! 不过我和父王也在众臣面前推辞演戏了, 烦! 【这篇日记的名字就叫:暴娇太女也有自己的烦恼呢。】 【话说, 你们早朝的时候看出阿蓁的小情绪了吗?是我这个云妈妈太不负责任了吗?都没注意到自家崽崽不开心了。】 姜蓁看到这个弹幕, 脸上露出了一个笑容, “今天早朝我心情还不错啊,看这些大臣演戏也挺有趣的。” 【??你现在不止连事件都编,连心情都开始编了吗?】 【重点是编得还挺像那么回事。有点同情后来的考古人员了, 这不得被忽悠瘸了啊。】 姜蓁一边用笔刀刻写日记,一边和大家认真的分析道:“这个时代的史官敬鬼神, 有风骨, 会公正的记录这些历史事件。想看正史, 看史官的记录就行,为何一定要来参考我的日记呢?不带私人情绪,不带各种王室内幕,我的日记还有什么看头。” 史官的记录,因为立场太客观,读起来难免枯燥无聊,而姜蓁的日记,则要生动活泼许多,喜怒哀乐都在里面,看起来无比真实。 只不过很可惜,那些喜怒哀乐,都是姜蓁编出来的。 【阿蓁真是拿出了编小说的态度来编自己的日记,连可读性都考虑进去了。】 【我想起了那几个名人的日记,不会也是编的吧?】 【看阿蓁编日记这狗样子,很难不让人怀疑啊!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姜蓁嘿嘿的偷笑,继续给自己的日记添砖加瓦,愉快的说道:“管它的,能骗一个是一个。” 把今日份的日记写好,姜蓁就赶紧把竹简放到箱子里锁好,这玩意可不能流传出去。 姜蓁写日记的时候,身边不会留人,等她忙活完了,准备处理奏折的时候,卫蝉才默默的出现在她身边。 “太女,姚春大人有事找您商议,正在外间等候。” “让她进来吧。”姜蓁说道。 姚春负责农官的一切事宜,棉花和水稻的种子,也都交给她在处理,这次她来找姜蓁,主要也是为了水稻杂交的事情。 “太女,海浪那边把今年三季水稻的样本,都给我送了过来,但结果和都邑农庄这边一样,并不理想……”姚春说道:“我想请太女在报纸上刊登一下农庄这边的难处,让姜国的有志之士,帮忙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水稻。” 水稻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就能长出稻谷,但这样长出来的稻谷,很可能会继承那些并不优良的性状,稻谷良莠不齐。 今年姚春和海浪把东夷的稻谷和都邑的稻谷进行了杂交,但工作量大,得到的稻种,产量也不如预期。 因为可能微风一吹,水稻就已经自花授粉了,杂交到最后,就杂交了个空。 只有找到雄蕊退化,但雌蕊能正常授粉的水稻,这个杂交才能正常进行下去。 面对姚春的要求,姜蓁十分赞同,说道:“自然界中是肯定存在天然雄性不育的水稻,下期官报,我就进行悬赏,让大家去找。但这样的水稻,需要在水稻杨花的季节才能发现,想要找到,估计得等明年去了。” “若不是我没把太女教我的东西悟透,也不会耽搁这一年的时间。”姚春有些自责的说道。 “连我师门都没有弄出来的东西,我知道那有多难,你好好做事就行,不用想太多。”对姚春这样踏实肯干的官员,姜蓁都是以安抚为主。 种庄稼要顺应天时,几年都出不了什么成果也是正常的。 哪怕有直播间提供资料作弊,姜蓁也从没设想过一步登天。要是姚春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高产的杂交水稻弄出来,那才是奇迹。 在这个时代,就算直播间的人有一肚子高端的经济战争技巧,也玩不过粮食和人口这两个最重要的国家基石。 下一期的官报中,姜王禅位给姜蓁的新闻排在第一,姚春请大家帮忙寻找特殊稻种的新闻,就排在第二,可见粮食对姜国的重要性。 姜王禅位的事,除了要告知姜国的大臣和百姓,还需要昭告诸国,请他们来观礼。 事莫大于正位,礼莫盛于改元,姜王把自己对姜国统治权,移交给姜蓁,放眼天下,那也是一件极为盛大的的事情,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来姜国都邑看这个热闹。 【新日历的一月一日,就是在姜国大祭后的第三十二天,确定没算错吧。要是算错,那可就尴尬了。】 【肯定没错,这个时代观察星象大佬们,提供的资料都还挺准确的。】 【把阿蓁登基的那一天,算作新年的第一天,说起来还挺有纪念意义的。只要这个历法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