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7(1 / 1)

了麦饭,现在好不容易能吃上馒头,她可不想越混越回去。 她没当过兵,可乡里每年都有人会去服役,军营里什么情况,她也很了解。 在姜蓁没接手蓝河县之前,蓝河县的兵卒也是顿顿麦饭豆饭,而且还吃不饱,她是有多想不开,才去跟着屠野混。 可惜的打量了几眼黑壮,屠野赞赏的对姜蓁说道:“你这护卫倒是忠心。” 黑壮立刻憨笑,“我们蓝河县的人,对公主都忠心。” “我知道,去年公主在你们蓝河修大坝了嘛。”屠野好奇的和姜蓁打问道:“你修那个大坝,花了多少钱?” 姜蓁回道:“蓝河县十年的税收。” “看来郑国的那群人猜对了。” “屠将军看了郑国送来的竹简?”姜蓁好奇的问道。 屠野点头,“你父王安排人抄录之后送过来的。你要看的话,可以直接去书房看。” 【这绝对是正经的好兄弟,这待遇连公主府都没有,阿蓁想看都得回宫里去。】 【几大车竹简,还要安排人抄录,那也太麻烦了。等咱们把纸弄出来,才不要废这个力呢。】 郑国文人最多,也有修史的习惯,各国哪年哪月哪日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们都会记录下来,第二年整理收录,然后再把整理好的记录,送给各国王室作为礼物。 姜蓁去年所有的事迹,也都被记录了下来,大坝、水渠、石磨、馒头……她在郑国的记录中,是个仁爱聪慧的好形象。 这群郑国人书读得多,却敬畏鬼神,记录历史的时候,格外公正,连自己国家的君王,他们都能正直的记录对方所做的错事,对别国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姜蓁看了那些夸赞,觉得他们评价的态度非常公正,夸到了点子上。 唯一有点不好的地方,就是这些史书用的是郑国历,和姜国的历法对不上,时间上面,还得在脑子里转换一下日期。 去年,姜蓁的名望和口碑,是靠口口相传得来的。今年之后,别人就能从以前的历史里,找到她做出来的事迹,真正的天下扬名。 想到这个,姜蓁就忍不住乐,突然就转头对屠野问道:“屠将军在竹简上看到我的记录了吗?” 屠野的嘴角抽了抽,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回事,一点都不谦虚的吗? 而且姜王也不知道谦虚。送给他的几车竹简里,关于姜蓁的,直接摆在了最上头,他想看不到都不行。 但他的目的是替姜王教导姜蓁,当然不能长姜蓁的威风,所以他一脸淡定的说道:“关于你的记录?没看到。” 姜蓁微笑:“好巧,我也没看到关于屠将军的。” 【笑死,这个贱阿蓁今天必须得犯。】 【屠野指定看了,还搁这儿嘴硬了。】 屠野深吸一口气,终于明白姜王为什么说自家孩子不好管教了,咬着牙说道:“你去看今上元年的记录,那年我大败宋军,夺回了先王丢失的三城……” “哦。”姜蓁一脸冷淡:“这个我看过的。” 屠野深深感受到一种拳头落空的微妙感。 越聪明的孩子越难教,不像他家那几个傻儿子,全是老实人,他说什么是什么,谁都不敢跟他抬杠。 “你刚刚那个表情,那个语气,和你父王年轻的时候可真像,看着我手就痒痒。” 【这个态度可以统称为:聪明人对莽夫的嘲讽。】 【所以年轻时候姜王挨揍,不是没有原因的。】 姜蓁赶紧把脸上的表情收了收,回了一个友好的微笑。 当然,屠野就是嘴上说得厉害,不可能真的对姜蓁动手。 人家亲爹把孩子交给你,嘴上说着‘尽管动手,别客气’,可你也不能真动手。 尤其姜王还和普通父亲不一样,他还是君王。 屠野瞄了一眼姜蓁,觉得她那股聪明劲,不比姜王差,怪不得会受到宠爱。 他一个武将,没必要和一个聪明人拼心眼。 屠野掂量过姜蓁的水平之后,也不想故意再折腾些什么,非常实在的把家传兵书都教给了姜蓁。 “这堆竹简,记录的都是我祖父、我父亲经历过的战役,后头有我的分析。你要是有看不懂的,让屠大猛来给你仔细讲……” 姜蓁点头表示明白,老老实实的开启了屠府求学生涯。 就像姜王说的,她可以不领兵打仗,但必须得懂。哪怕她有未来的超前知识,也得慢适应现在这个时代,否则黑科技拿出来用,也可能会水土不服,反害其身。 来屠野这儿来上个进修班,对她自己也有好处。 可是哪怕屠野没有特意为难姜蓁,姜蓁的生活质量也直线下降。 虽然不用再吃麦饭,但府里吃饭定时定点,过时不候,炉灶里直接熄火,要不是她出门的时候带了厨子,否则她指定会瘦。 姜蓁是没瘦,但蓝河卫都瘦了。 想要维持高战斗力,没有高热量是不行的。所以姜蓁只能自掏钱包,给蓝河卫买粮食买肉补贴。 她带来的护卫,吃住都挂靠在将军府里,她刚一动,屠大猛就知道了,非常关心的向姜蓁问道:“可是府里的饮食有什么不妥之处。” 屠大猛问得倒是挺真诚的,没他爹那么阴阳怪气,所以姜蓁老实的说道:“亲卫的日常训练量大,如果不吃好,身体会受到亏损。我带来的人多,又还有战马,一直吃将军府的,我也不好意思,我想把他们的饭食单独拎出来,我自己负责。” “我大概听说过蓝河卫的待遇。可桑泽郡和都邑不一样,磨好的米面,比都邑贵两倍,比蓝河县贵十倍。”屠大猛说道:“尤其是这几个月,府衙里的奴隶,都被安排去制作箭支,打磨武器,米面的价格比往常还贵。” “郡内不是有河吗?怎么不弄个水磨。”姜蓁早就想问了。 “是有河,但我问过工匠了。郡内的水势平缓,没有激流,做不了蓝河县的水磨。”屠大猛对此也很可惜。 【就不该对这个时代的工匠报太多期待。】 【磨坊那边随便大家参观,谁知道他们连皮毛都没学到。】 【有一说一,利用卧式的驱动水轮,驱动下磨盘转动的水磨,对刚学会使用石磨的人,还是有点难的。】 【学渣都是这样,不懂原理,直接照抄,抄还能抄错,不能指望他们会自己升级技术。】 蓝河县的工匠们,在姜蓁的提点下,水平倒是很不错,可姜蓁带着护卫来蓝河县,是有正经事的,不可能带工匠。 就想姜蓁想帮忙,也只能从蓝河县调人。桑泽郡的工匠,姜蓁对他们没信心,而且他们也没太多时间,他们都在忙着修整器械。 如果遇到打仗,这些工匠都是被征召的对象。 宋卫两国交战,姜国的边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