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只要他和沙国的军队能对慎郡王的军队形成重创,就能叫慎郡王折损在沙国。 慎郡王一死,整个郡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可这战争才一开始,慎郡王就大胆地分出了四万大军,蛮横地派兵封锁了西戎与沙国的边境,让西戎无法再对沙国提供火力支持,两方军队更无法合围。 更糟糕的是,对大启的火力支持,也同样需要途经沙国。 无法突破沙国边境的防线,他对大启的火力支持,也同样无法实现。 三国之间明明是通力合作,却因为被慎郡王切断了这一关键性的边境线而只能各自为政。 事到如今,他只能指望送到沙国那边的第一批震天雷能发挥作用。 正这么想着,那前来汇报消息的将官手里的坏消息还没说完。 “台吉,还有一事,送到沙国的震天雷被当地人全部烧毁,未能送到瓦里德堡。” 这对那彦图无异于一记重锤。 “乌力罕这个混蛋!”他气得破口大骂。 乌力罕那混蛋,每次合作前各方面都保证得信誓旦旦,看起来足智多谋万事皆在掌控中,每一次却都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第一批震天雷数量不少,用了多少材料,耗费了西戎汗国多少心血啊,还没用到慎郡王身上,居然在沙国境内被烧了! 没了这一批震天雷,单凭沙国军队的血肉之躯,如何对慎郡王的军队形成重创! 半晌后,他只能咬着牙下令,往边界线上增兵五万,继续强力突破慎郡王的封锁线。 毕竟这一仗已经开始了,盟友掉链子,他便只能自己去把这窟窿堵上。 只是,他完全没想到,哪怕他勉力支撑,后来的几个月,也依旧没能传来让人振奋的捷报。 他增兵,慎郡王那边也往两国边界增兵了,这道封锁线依旧无法突破。 沙国这个看似强大的盟友,也依旧让人失望。 他们发了重兵攻打北戎草原,明明可以借助绵长的边境线拖垮慎郡王的军队,却因为军中太多乌合之众,屡屡中对方的计,即使正面遭遇,也被打得抱头鼠窜。 瓦里德堡这边战线上,哪怕河流已经解冻,也依旧没能阻止慎郡王大军北上的步伐。 明明双方是不同的人种,慎郡王那边属于入侵者,当地的农奴却跟疯了一般地选择支援慎郡王。 慎郡王大军没有渡河的工具,他们就主动把自己的船贡献出来,还向慎郡王通风报信城里布置了什么埋伏,甚至阵前倒戈打起了自己人,直接打开城堡迎接慎郡王大军进城。 慎郡王大军走到哪里,那里的农奴就夹道欢迎,还主动加入慎郡王的军队帮他守城。 这他妈简直邪门极了! 被乌力罕寄以厚望的瓦里德堡,在慎郡王的猛烈炮火攻击下,仅仅只坚持了五天。 至于城中的埋伏,慎郡王大军在占据城门高点后,用那远距炮一轰炸,直接就土崩瓦解。 沙国的军队从未见识过这样邪门又可怕的武器,那极远的射程导致,他们根本没看到敌人,就已经被敌人的炮火炸上了天。 遭遇几轮轰炸后,那些沙国士兵直接心理防线崩溃四处逃窜,随后的巷战,慎郡王大军在当地农奴的帮助下,很快就将瓦里德堡的剩余军队清理得一干二净。 瓦里德堡残余军队逃走前想烧掉粮草,也被里应外合的农奴们及时阻止。 进入沙国境内两个月,慎郡王大军已经往西北挺进了八百里,一路所向披靡。 深陷敌人包围圈,不存在的,当地无数强壮的农奴与奴隶,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 明明慎郡王大军只在沙国打出了一条北上的线,那一个个归顺的城堡,却由点向面强势往周边扩张。 他们先攻下城堡,再用所谓的解救农奴轻徭薄赋来引诱当地的民众。只需要极少的兵力,便能牢牢地占据打下的地盘。 甚至,那些地盘上的农奴积极参军,还反过来扩充了慎郡王麾下的兵力。 漫长的补给线也再不是问题。 南边的各种军需物资都可以通过这条被他们占据的北上路线,顺顺当当地送到慎郡王的前线。运输最繁重的粮草,也大部分都能通过占领城堡的战利品补充。 这让那彦图心中的不安与日俱增。 他先前之所以被乌力罕说服,便是因为深信沙国能凭借众多的兵力,人口与漫长的战线拖死慎郡王。 可如今,这算盘明显是落空了。 即使与沙国全方面开战,也未能牵制慎郡王一半的兵力。 还富余那么多兵力,完全足够慎郡王对大启布防了。 就大启那种软脚虾,还能指望他们攻陷慎郡王的防守吗? * 事实确实如那彦图所料。 得知沙国与西戎对慎郡王同时出兵,慎郡王即将陷入几线作战的困境,嘉佑帝心中大石落地,没忍住连道了三声: “苍天保佑!” 可不就是苍天保佑么。 在高旗失守,十几万守军被慎郡王收编的消息传遍京城,满京的功勋权贵与地方豪强势力代表者都惶惶不安,开始左右摇摆的时候,沙国与西戎对慎郡王出兵了。 嘉佑帝当即就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公布了此事,郑家这个坚定的帝党立刻就跳出来弹劾慎郡王攻占高旗,擅自出兵秦川平原的罪行,要求嘉佑帝出兵讨伐叛逆。 嘉佑帝假惺惺地问众臣意见。 就连魏平光这个向来不愿与慎郡王为敌的保守派,也赞成此时出兵,其余摇摆不定的功勋权贵与地方豪强势力代表更是立场坚定地表示,愿意全力以赴协助陛下征讨叛贼。 这些人都是些见风使舵的。 若见慎郡王势不可挡,他们便会选择割肉臣服。 可一旦慎郡王那边处于颓势,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化作猛兽,将这个损害他们利益的威胁撕得粉碎。 嘉佑帝没有再给他们反悔的机会。 直接让他们出钱出力,并且下达圣旨封赏了二十多个爵位奖励他们的付出。 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是因为支援讨伐叛贼慎郡王的功绩。 这大批量的圣旨一下,把这些功勋权贵与地方豪强势力都给砸蒙了。 讨伐叛逆还没出兵,就开始封赏功臣,怎么看都时机不对。 陛下这分明是要把他们牢牢绑在自己的战船上,无论将来发生什么变故,都不允许他们再下船。 嘉佑帝手握重兵,哪怕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也没有人敢拒接这圣旨。 况且,以如今的形势,慎郡王本就难以支撑,他们也没什么好摇摆的。 于是,朝廷上下齐心协力地支持着嘉佑帝出兵攻打肃城。 朝廷一声令下,被嘉佑帝置于江北的三十万大军,乘着江船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