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3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47(1 / 1)

此时李洵脸上的怒火尚未散去,伍汲吓了一跳,跟着郡王这么多年,他还从未见过郡王如此生气。 倒也不是没遇见过让他动怒的事,而是从未这般明显的杀气腾腾。 “郡王。” 不敢多问,他老老实实地行了个礼,站在那里听候吩咐。 李洵见他大气都不敢喘的样子,稍微收敛了下情绪,平声道: “坐吧。本王叫你来,就是想问一问,你对沙国的情况了解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伍汲很是紧张: “沙国……郡王,沙国地域辽阔又言语不通,目前尚未得到太多情报。” 他在情报工作上,向来是能给郡王交出满意答卷的。 但他们占领北戎的时间还很短,今年春天才把所有兵力部署到北戎边境,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扫清了北戎在清河边的主力部队,占领秦川平原,还顺便扫荡了西戎的半壁江山。 他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人手去对沙国这个新晋的邻国进行探索。 这个答案,让李洵被怒火燃烧的理智慢慢冷却降温。 沉默了一会儿,他问: “你能确定沙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 后世的确是这样,但李洵却不确定,在这个历史与后世并不相同的时空里,此时的沙国是什么情况。 “是,听一个行商说,这个国家很大,天气很冷,他尚未走到都城,就因为冻死了太多人不得不中途折返了。” 李洵再次沉默。 伍汲的每一个答案都在告诉他,他对沙国的情报准备工作几乎为零,对沙国唯一的了解,来源于听说。 可这能怪伍汲吗? 只能怪他今年扩张的速度太快,哪一次扩张不需要情报营与宣传营全力配合运作,他们根本不可能抽出时间与人手去渗透沙国。 别说渗透,连语言都不通。 大启的邻国一直是戎族,就算有学习外语的,那也都是学的戎族语,军中的情报营也是从这个方向准备的。 以前他们根本不需要和遥远的沙国打交道,甚至很多人连沙国都不知道,自然也不可能学会沙国的语言。 打仗从来都是情报先行,如今情报基础几乎为零,难道他要带着自己的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冲进一个一无所知的国度吗? 不,并不是一无所知。 前世他虽然没特意去了解过沙国如今所在位置的那个国家,却也知道很多东西。 比如气候,这个国家绝大多数地域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天短暂炎热,冬天漫长酷寒。那种冷,是滴水成冰的冷,以如今的保暖设备,不是当地人很难适应这种可怕的气温。 他麾下经过抗寒训练的士兵们,顶多适应了北戎草原上的冷,换成极寒的沙国却不行。 但若不在冬天作战,沙国境内河流湖泊很多,他根本没有水军,夏季渡河也是个极大的考验。 他没有水军,不意味着当地的沙国没有水军。 除此之外,如今的沙国已经相对于此时的交通工具来说同样地域辽阔。 辽阔的国土意味着绵长的战线,当初世界大战中火力所向披靡的强国都直接被后勤拖死,更何况如今的他。 别的不说,几千里运粮草武器,需要耗费的粮食可能比运过去的粮食要多好几倍。 而单兵作战能力,就人种来说,沙国那边的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单兵作战能力都是最强的。 而他的郡国,单兵作战能力肯定是比不上沙国人种的,如今总共就十八万的兵力,其中还包括三万是才收服的长宁守军,只能作为厢军修桥铺路。 可他东边必须守住才得来的秦川平原,西边要防备西戎卷土重来,中间还有杨朔的十几万大军随时可能伺机而动。 但凡他敢在此时对沙国开战,西戎与朝廷就敢让他瞬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他们和他都清楚,哪怕他的火力很强,也经不起几条战线同时开战的消耗。 除此之外,还有这辽阔疆域需要的治安,巡防兵力。 如今疆域铺得这么开,他的兵力已经严重不够用了。 再次征兵也不可能。 因为粮食不够。 前几天秋收的数据统计出来后,林德康就给他送了折子提醒了这个问题。 今年这大半年下来,他手下需要养活的人口直接翻了三倍。 年初只有肃城等地的一百三十多万,后来陆续增加了北戎草原的一百万,秦川平原与鼎德等地的一百万出头,长宁蕃平等地的大几十万,再加上零散吸纳的朝廷方面的移民,目前总人口已经接近四百万。 但粮食只有肃城,河原,河陵等三郡两城是全年种植的,这部分粮食只能供养军队和原有人口,顶多外溢一些给北戎草原和秦川平原做补充。 北戎草原如今还来不及开垦太多耕种土地,只能以畜牧业为主,采集为辅。 秦川平原的大多数百姓,分到地的时候都只能秋耕,要等到明年三四月份才能收获。 再生稻与原本的储粮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少部分地区夏季末尾种植的甜菜也能补充一些粮食缺口,但总体都还需要肃城方面援助才能安全过冬。 长宁和蕃平这些人,别说今年能收获多少粮食,绝大多数连秋耕的农时都没赶上,得明年才能春耕,到秋天才能自己产粮食。 这大几十万人,顶多林乐庆那边的十万人能通过收割西戎的粮食也自给自足过冬。 剩余三四十万人,都需要从其他地方东拉西扯才能把过冬的粮食缺口填平。 这样的情况,想增兵,想深入沙国远距离开战,都是在痴人说梦。 头脑冷静下来,都不需要别人劝说,李洵就已经放弃了此时对沙国宣战的想法。 “伍汲,方才本王接到北疆军情急报,沙国有一伙色目人劫掠了厄尔浑部落,本王要亲自去北疆看看。” 伍汲有些吃惊,更多的是生气: “先前北戎汗统治草原的时候,沙国与他们相安无事,还时常通商,如今换了我们,就来劫掠,当我们是软柿子好捏吗!” 想了片刻,他又有些担心: “郡王您是要对沙国出兵吗?” 不用细算,他也知道如今不是四处树敌的好时候。 李洵摇头: “至少半年之内,本王是不会主动对他们动兵的。” “但开不开战,未必是我们说了算。” 若这次沙国的劫掠,只是像曾经的北戎对中原一样,打一阵秋风就离开,他可以暂且忍下这仇恨。 可若对方的意图不止如此,那他就算不想开战也必须要防御对方的进攻。 接下来的北疆,可能什么也不会发生,也可能形势瞬息万变。 这样的大事,他不可能交给如今负责总揽北疆防御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