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27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9(1 / 1)

刘渊道: “此次缴获战利品时,我军发现了陛下与北戎哈丹台吉签订的停战国书,其中条款委实叫人不耻……” 他把那些条款说了一遍,然后道,“臣一时义愤,未经请示,便让人将这条款公布出去了。如此越俎代庖,擅作主张,还请郡王责罚!” 一旁的刘瑾闻言,很是羞愧,这明明是他做的事情,怎能让父亲来抗下罪责。 “郡王,此事与父亲无关,都是臣一力所为!是臣自作主张将国书给了军中将官们看,父亲见事情已成定局,这才迫不得已顺势向全城公布的。若要责罚,请郡王责罚臣!” 李洵看向跪在地上那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将领,他的目光里有忐忑,也有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坦荡,还有一些倔强。 比起刘渊这个已经被磨平了棱角的老将,他的次子显然更有自己的锋芒。 两者并无优劣之分,只看用在什么地方。 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人才总是不嫌多的。 刘瑾的表现让他有些侧目。 “是你做的?那你说说,因何擅作主张?” 不管是神色还是目光,都很难看出喜怒。 这叫刘渊心中越发忐忑,他在大启的两任帝王手下做了几十年的将军,深知这些上位者,最是厌恶下头的人自作主张。 甚至有时候明明敌人都打到了城墙下,也还得等朝廷的示下是否反击,不然就会被弹劾。 正因为如此,他才担心此事犯了慎郡王的忌讳。 但儿子当时已经把事情搅和到了那一步,他不公布便是凭白浪费了好机会,只能硬着头皮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推动。 “郡王,是臣……” 李洵抬了抬手,阻止了他开口: “本王想听少将军说说理由。” 尽管刘瑾心中有些没底,却还是将自己的判断有条不紊地说了一遍。 他觉得,时机很要紧,就应该趁着皇帝还没反应过来,尽可能地将嘉佑帝的卖国协议传播开来,也免得到时候因为公布得太晚而被诟病是伪造污蔑。 “而且,臣以为,君臣父子的名分在那里,此时不该由郡王经手,以免郡王受人诟病。综合各种情势,臣以为此时只能擅专。” 李洵听完他的理由,眼中流露出几分满意的神色来。 “做得很好!” 他直言不讳地夸赞道,叫刘渊父子都愣住了。 这可是指责诟病君父之事,郡王竟然如此毫不掩饰地夸奖刘瑾做得好? 却听慎郡王继续道: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身为一军将领,怎可没有自行拿主意的勇气?政务,舆论,有时候也犹如战场,你们既主管一方,自然无需事事都向本王请示。本王将军队和地方政务交给你们,便是赋予了你们这样的权力,也相信你们的能力。” “只要你们的选择出于是忠君之心,又不妨害百姓士兵,哪怕与本王意见相左,本王也不会怪罪于你们。” 刘瑾大喜,当下就磕了个头,响亮地道: “郡王英明!” 他就说郡王不会怪罪他,父亲那严阵以待的架势,带得他也凭白担心了许久。 而刘渊则是大受震撼,没想到郡王身为一代强主,竟然能给予臣下如此多的信任和自由。 他……真的是与李家前头两代君主截然不同的人物。 他能在迟暮之年还能遇到这样的主公,当真是死而无憾。 见刘瑾喜形于色的样子,李洵眼中也流露出几分笑意来,他继续补充道: “不过,像此次这种情况,本王是否被人诟病,却并非你们在决策时需要顾虑的。” “君权之争,本就论不上父子兄弟的虚假情分。本王既选了这条与君父相争的路,便不怕天下人与后世的非议。敢做,便敢当。” 这是李洵第一次明确在他人面前表现出欲与君父相争的意思。 当然,以往在肃城的那些手下们,想让他反叛,自立为帝的心思是昭然若揭,也犯不上让他对此表态。 刘渊闻言,有些意外。 慎郡王不断扩张势力,本就有与朝廷抗衡的意思,他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叫他意外的是慎郡王坦荡的态度。 随即又觉得,这才是真正胸中有大丘壑者。不畏人言,不畏身后名,只求无愧于百姓与天下。古今往来的千古明君,也少有人如此超脱。 郡王的胸襟,果真非常人能及。 第148章 一番话, 让新归附的刘渊父子对李洵的行事作风都有了全新的了解。 想起自己曾经的计划,刘瑾请示道: “郡王,既然您不反对臣的做法, 那秦川平原的百姓们,如今是不是可以派兵护送回乡了?” 没想到李洵却是摆了摆手, 道: “再等几日。” 刘瑾大为不解: “为何?此事难道不应该越快越好吗?” 李洵见他急切的样子,深知这位刘家的少将军,对嘉佑帝是积怨已久, 只恨不得立刻让其声名狼藉。 但李洵并不受这样的情绪左右。 哪怕是他自身, 虽然也会因为原主的情绪,对嘉佑帝的种种无情不公生出怨怼愤恨之心,却还是理智占了上风。 “你低估了本王那位父皇的无耻, 也高估了百姓们的胆量。单把停战国书上的条款宣扬出去, 只怕也无法达到你预想中的结果。” 名声, 在一般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帝王是否地位稳固的决定因素。百姓也不会因为一个帝王名声不好,就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行反叛之举。 哪怕皇帝卖国, 只要火不是立刻就要烧到自己身上, 也是不会有太多人为之拼命的。 哪怕因此家破人亡,可这把火已经烧过了。 乱世中活下来的许多人,已经被苦难磋磨得麻木,没留下多少感情。能让大多数人拼命的, 只有自己的切身利益。 听到李洵言之凿凿的判定,刘瑾很失望: “怎么会……这么好的把柄, 竟是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吗?” 刘渊仔细分析着谈判一事的前后发展, 有些不确定地道: “您的意思是说, 即使此事闹大了, 陛下也会将签订国书之事推到旁人身上, 以保自身名节?” 这事放在正常人身上,他不是想不到这样的发展,他不敢相信的是,一国之君,会如此没担当。 毕竟刘渊并不知道嘉佑帝曾经做过的那些事,在他心中,嘉佑帝即使有心胸狭窄又昏庸无能,却仍旧是至高无上的帝王,帝王的威严与尊贵是有的。 九五之尊,岂能如无耻小人般鬼祟猥琐,一点人君的风度都没有。 李洵道: “拭目以待吧,京城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