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多年来一直备受打压,听闻郡王任人唯贤,手下只要有能力便能出头,小的便想投效明主。” “小的张英辉,先前效命于禁军虎贲军,二十营指挥使。因不忿于朝廷与戎族和谈,丧权辱国,是以投奔郡王。” “小的以为,既然投身入伍,自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跟着朝廷实在窝囊!小的别无所求,惟愿追随郡王这样的明主,建立千古未有之功业!” 张英辉很年轻,只得二十来岁,没什么背景却能升到营指挥使,可见本人确实很有能力。 这样的人,心中有大志向也很正常。 “小的包松,逃难到京城后好不容易才娶妻生下一子,长到七岁,却因为生得貌美被陈太师之子强掳到府中,凌虐而死,妻子也疯癫投井自尽,小的……想报仇!” 这包松在武将中生得剑眉星目,倒确实像是有个貌美的儿子的。 三人要么壮志未酬,要么便是苦大仇深,都有非要离开禁军不可的理由。 这些与李洵在京中的情报人员打听的都是一致的,可见三人确实都说了实话。 “郡王,我等是真心投效您的,往后也必当忠心效命,绝无二心,还望郡王不弃,收下我们!” “郡王,将士们都是些可怜人,也都是真心仰慕于您的,还望郡王给我们一个机会。” 三人诚恳地恳求道,眼中闪烁着殷切的渴盼。 李洵闻言,状似思考了片刻,道: “若你们真想归顺,也不是不可。但本王会将你们打散放到其他军队里,从小兵做起,宛如新兵一般接受训练。军饷方面,也只能保留你们在禁军之中的标准,三月后再根据训练成绩或战功考核定等。你们可愿接受?” 三人先是神色一喜。听到后头的话,却难免很受打击。 可转念想想,虽然牺牲了他们的利益,却能让底下士兵被慎郡王接受。 而且,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慎郡王麾下不像是京城那么多弯弯绕绕,只要有能力,能立功,就能晋升。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回到原来的官位。 “小的们愿意接受!” 李洵满意地颔首,道: “很好。王鹤,张英辉,包松,本王记住你们了。” 听到这话,三人心中顿时一喜。 郡王神色和缓,暗含赞赏,还能精准叫出他们的名字,便是他们在郡王面前挂上号的意思了。 如此,哪里真的会让他们从小兵做起。 看来他们刚才不讲条件全盘接受,才是真的做对了。 “三日后你们便随河陵守军一同来肃城,改换服饰更易编号吧。” 三人恭敬领命,回去将慎郡王的答复告知翘首以盼的士兵们。 士兵们听说后顿时兴奋地欢呼起来。 虽说这次不能和其他士兵一起提升军饷待遇,但他们是新来的,不能和郡王麾下的老兵平起平坐是很正常的。 而且,哪怕是保持禁军营的待遇标准,也比曾经好很多啊,慎郡王这里可是足额发放军饷的,吃的穿的都比在禁军里好太多,这如何能让人不欣喜。 更何况,他们三个月后就会重新考核定等,只要接下来的三个月他们好好训练和表现,便一定能得到比如今更好的待遇。 想到这,每个士兵心中都斗志昂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 三日后 今天的肃城格外热闹,城中数以万计的百姓,都在往北门跑。 这些人里,有一部分是外地来赶考的读书人,也有一部分是做生意的商人,还有一部分是本地百姓。 究其原因,便是打下北戎草原的英雄们回来了,慎郡王今日要在北郊举办犒赏仪式。 外地的读书人们对于慎郡王麾下的犒赏只限于听闻,却从未见过,听说慎郡王向来不介意百姓旁观犒赏仪式,便想去开开眼界。 本地人却是因为听说了另一个消息,据说有一万多禁军前来投奔郡王,犒赏仪式后,这些禁军便要前来接受郡王检阅,改装易服,正式加入郡王麾下。 那可是禁军,天子直属,竟然也投奔了郡王,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事情啊。 这样历史性的一刻,他们很想亲眼见证。 商人们么,虽说也看热闹,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北郊人多,来做生意的。 为了这场犒赏仪式,肃城厢军和慎郡王护卫营早早就在北郊布置好了会场。 整个会场分为东西南北四部分,百姓和读书人们从北门出来,接受检查,确认身上没有武器便可入场,进入东西两部分有山丘的观众区。 而河陵守军与北戎战场换防回来的士兵,先列队入场接受检阅,然后集结方阵,展开犒赏仪式。 最后,犒赏完毕的守军分退到东西两侧,让禁军士兵入场接受检阅。 李洵身穿戎装,登上高台,一挥手,现场顿时战鼓擂动,旌旗飘扬,热血肃杀之气充满了整个会场。 鼓声停,现场数万人鸦雀无声。 李洵微微点头示意,亲兵走到台前,拿起锥形桶状的简易版扩音器,声音洪亮地向全场宣布: “郡王有令,犒赏仪式正式开始!” “下面有请在北戎草原立下首功的第三军第七营入场,接受郡王检阅!” 下面立刻有骑兵骑马飞奔到后头传话: “有请北戎草原立下首功的第三军第七营入场,接受郡王检阅!” 没多久,众人只见一个多达千人的整齐方队,雄赳赳气昂昂地骑马入场。 马匹高大健壮,马上的战士们身穿皮甲,矫健又威风,距离台下三十步远,整齐划一地下马行礼,声音洪亮地山呼: “参见郡王!” 李洵抬手: “众将士辛苦了,免礼平身。” 众人整齐起身,变阵一分为二,各自上马,迅速在东西两边站定,腾出最中间的位置。 紧接着,下一个营队前来参拜,整齐地退到两边。直到两万多人的军队全部入场。 哪怕看了很多次,观众席上的百姓们,还是不由自主被这威武雄壮的方阵所吸引。 心中不由自主想,这等气势慑人的雄师单是看一眼,也能窥出有多强大,难怪慎郡王能统一草原。 肃城本地人与有荣焉,这些都是他们的子弟兵! 外地人却是越发对慎郡王治下充满向往。 有这般强大的雄师镇守,哪怕地处边疆,也无需担心任何蛮夷侵袭。大启四方到处战火连连,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家乡会不会哪一天就陷于戎族铁蹄之下。 唯有慎郡王治下,才能真的安享太平。 别说是百姓,就连最后面的禁军,也被慎郡王麾下整齐划一,又宛如出鞘利剑般所向披靡的气势所折服。 心道难怪郡王看不上他们,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