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做到这一点,他效忠于谁都没关系。” 朝廷能替代刘渊的人很少,只有让刘渊稳稳坐在鼎德守将的位置上,并且适当给予帮助,才能守住北疆,保住更多的百姓。 林德康心中一震。 一直以来,他都只当殿下是为了收服刘渊才屡次援助鼎德,却没想他仅仅只是为了大局,为了百姓。 相比之下,他自作聪明的揣度,倒是狭隘极了。 如此胸怀,才堪为天下明主。 只是不知道,天下人何时才能明白大皇子为他们所做的一切。 锦衣夜行,明珠蒙尘,实在叫人难受啊,可看李洵的模样,却是分明不在意。这等气度,连他也自愧不如。 * 近日的后宫之中,人心浮动。 后宫众人都知道,礼部早就在准备册封皇贵妃的仪式,织造局也在准备礼服。可谁也不知道,这仪式到底是为谁准备的。 按照惯例,应该是先下旨册封再择吉时举办仪式,可整个后宫之中,却没有任何人得到了册封的旨意。 众人便只当这是陛下准备给某个人的惊喜。 全后宫都在盯着这个位置的归属。 如今皇后自戕,皇贵妃便是整个后宫最尊贵的人物,如何能不引人注目。 原本的热门人选有两个,一个是自进宫就盛宠,晋升速度跟坐了飞箭一样的容妃。她临近产期,说不定等诞下了皇子公主,就会因为生产有功,被越级晋升。 另一个则是目前宫中身份最尊贵的贵妃杨氏。其父镇守西疆,其子三皇子颇受陛下看重,且她已册封贵妃有些年头,若要晋升,似乎名正言顺。 毕竟如今的宫中没了皇后,本就是她与柔妃等资历老的妃嫔,共同打理宫务的。 容妃腆着大肚子,坐在宫中风景最好的重锦阁中,一众低位妃嫔正围着她奉承,说什么皇贵妃之位非她莫属,叫年少的容妃心中很是得意。 毕竟,自从入宫以来,她就得到了嘉佑帝前所未有的盛宠,哪怕最近月份大了,嘉佑帝来得少了,却也时常有赏赐,她父亲急流勇退,不会产生外戚威胁,她也觉得自己是希望最大的。 而六公主此时也正带着一些京中闺秀在宫中游玩,如今深秋,正是重锦阁赏菊的最后时机。 近两年战事胶着,嘉佑帝这一国之君心情不佳,宫中已经有两年未曾举办过赏菊的宴会了。 闺秀们便请求六公主带她们去重锦阁玩耍,谁知道一路走来,才发现那地方已经被容妃等人占了。走到楼下,正好听到众人在说皇贵妃之位非容妃莫属的话。 “既然容妃娘娘在此,不如今天我们就去别处玩吧。” 有闺秀识趣地道。 虽然容妃在未入宫前,也和她们是差不多的身份,可如今地位到底是不同了,尊卑有别。 六公主却看不惯容妃那小人得志的猖狂模样,道: “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谁规定重锦阁只能有一人赏花的?” 说着,就昂首挺胸气势十足地走进了赏花的景致最好的重锦亭中。 “哟,我就说谁占了重锦亭呢,原来是容妃娘娘!” “娘娘想必已经赏花赏得差不多了,就让让我们可好?”她像个小辈一样娇俏地道,话语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强势。 容妃一见她就眉头一皱。 这六公主,一直与她不对盘。她风头最盛的时候,六公主也不像其他皇子皇女一样尊重她,反而一副高高在上,像是看蝼蚁一样地看她,叫她心中很是不快。 如今更是嚣张,竟然敢让她给她一个小辈腾地方。 “那可是不巧了,我们也刚来。” 容妃毫不退让地道。 六公主道: “哦,那看来只能大家挤一挤了!来人,把咱们的东西拿上来!” 可亭子的石桌上全都摆满了容妃那边的点心茶水,哪有可以摆别的东西的地方。六公主那边各种点心器具锅子,那也是一大堆。 跟在身后的侍人很为难: “公主,没地方放了。” 容妃岿然不动地坐着,目露冷笑。 六公主看了一眼,直接把那铺在石桌上的桌布一掀,笑着道: “稍微挤一挤不就有了吗?” 容妃那边的器物哗啦一声全掉地上,摔得粉碎,六公主捂嘴一副受到惊吓的模样: “哎呀,一不小心挤过头了,把容妃娘娘的东西挤到地上去了呢!” 容妃是真没想到,六公主竟然敢直接掀东西,被东西砸在地上的动静吓了一大跳,听她这话,更是气得不行。 “你……你放肆!” 六公主弯唇露出挑衅的笑意,嘴上却是跟撒娇一般道: “我不是故意的,容妃娘娘您是长辈,大人大量可别生我的气啊!” 容妃更气了,眼睛一转,就捂着肚子叫起来: “哎呀,我的肚子好痛……快去请太医来……” 周围的嫔妃,闺秀和其他宫人立刻都着了慌,只有六公主淡定地看她惺惺作态,眼中流露出讽刺的神色。 还真以为她自己肚子里怀着宝贝疙瘩呢,不过是一个靶子而已,时至今日还认不清自己的地位。 想还像以前一样,借着肚子里的孩子向父皇告状,让父皇训斥她,做白日梦! 原本她还为大皇子李洵那边的崛起有些心慌,但鼎德与天沙城接连取得两场大捷,让她的心再次放回了肚子里。 她觉得可能是书中没有细写这过程,所以导致她身处其中看起来有些惊险,如今很明显,朝廷在北戎战场上已经开始扭转颓势,要快打赢了。 而父皇开始不再顾忌,准备正大光明立她的母妃为皇贵妃,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既然如此,她怎么可能再容忍容妃这跳梁小丑。 母妃的册封仪式在即,她也可以提早为钟粹宫立威了,容妃既然撞上来了,不就正好可以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她相信父皇绝不会为了一个容妃,在这种时候打钟粹宫的脸。 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没错,嘉佑帝根本没把容妃的告状当回事。 今日他接到了来自肃城的消息: 李洵没有张贴关于鼎德与天沙大捷的吿谕文书。 “哈哈哈哈!”他当即畅快地大笑了几声。 终于轮到他让李洵憋屈了。 李洵不敢张贴吿谕,可不就是担心朝廷的捷报会影响他在肃城等地的威信么。 掩耳盗铃,消息迟早会传过去。他只挡得了一时,却挡不了一世。 待他铲平北戎,再无掣肘之时,李洵只会更加慌乱。 有好消息的时候,他总是爱到柔妃宫中,与她分享的。 时至今日,他终于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柔妃宫里了,为让柔妃更加高兴一些,他还让七皇子进宫,晚上在宫里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