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找人厌烦,他必须得敲打几句。 王七娘有些害怕,赶紧点头。 她也不是真的想撒泼,而是寡妇门前是非多,她又带着女儿,不泼辣些,根本立不住脚。 见县令同意她带女前往燎原,又赶紧千恩万谢地磕头,然后带着懵懂瘦弱的女儿住进了驿站。 第二天一早,她们便在县衙的组织下,六人一组地带着行李登车了。 他们这一车,有她女儿,由她抱着,坐了七人。都是那些村里来的妇人,个个和王四娘一样以泪洗面。王七娘想着自己的烦心事,也无心理会。 路上走了两天,风餐露宿的,终于在第三天中午到了燎原城。 下了车,她们便看到一块挂着匾额的牌坊,里头是很大一片房子,外头则是密密麻麻的人,还有许多拿着长矛配着军刀,大声呵斥着让人排队的士兵们。 因为有士兵们不断在维持秩序,虽然外面人很多,车马也很多,却并不算杂乱。 看着这些威风凛凛的军爷们和他们腰间的军刀,王七娘前所未有地忐忑起来,哪怕她平日里再泼辣,可面对官府还是心中发虚,现在她越发担心起服装厂若是不让她和女儿进去住,她该怎么办。 像在县衙一样撒泼吗?她真怕那些凶巴巴的军爷会直接抽刀砍了她。而且来之前,县令老爷也警告过她。 怀着忧虑不安的心情,她一步步挪到了登记台前。 那登记的妇人看她带个孩子,又是寡妇,眉头都没皱一下,直接就道: “你这孩子有四五岁了吧,那算是听得进话了,不用单独安排。你自己平日管好,不要让她吵到室友。白日上工前,把她送到托管所去,厂里有专人照顾。另外,她的伙食费要另算,每天两文钱,管三餐,从你的工钱里扣。听明白了吗?” 王七娘难以置信地呆在原地。 完全没想到,自己愁了一路的事,竟然这么简单就解决了。 不用她撒泼打滚,也不用她到处求人,厂里直接就安排得妥妥帖帖了。 不仅允许她带着孩子住,白日里还可以在她上工的时候帮她照看孩子,竟是什么后顾之忧都解决了! 至于孩子的伙食费另算,一个月六十文,就算是在乡下请个人照管孩子也要这么多钱啊,更何况还管孩子的三餐。 以后她每个月保底都有两百文的工钱,加上计件,少说有四百多,吃住还厂里都管了,没有别的花销。六十文算什么啊。她甚至可以把其他钱都存下来,给妞妞做嫁妆。 想到这样光明的前景,她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向那登记的妇人道谢。 那妇人笑着道: “谢我做什么啊!你该感谢咱们郡王给的好政策,若不是郡王体恤你们,哪能有这么周到的安排。” 王七娘愣了愣,没想到这竟是郡王的吩咐。 高高在上的郡王,竟然还会想到她们这些不起眼的妇道人家吗? 可仔细想想,郡王好像确实会想到他们,先前分地的时候,可不就是连女子也同样分五亩地么,这是哪朝哪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为着这,那些生了女儿的人家,都不想着拿去溺死了,不管给多少吃的,好歹是打算把人养大的。成百上千的女婴,因为郡王得以成活。 头一次,王七娘觉得她们这些女子被当成了人。 也唯有郡王,才会把她们当成人。 难怪村里的男人们都在说,如今郡王当政可真好,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她也由衷地这么觉得。 而哭了一路的王四娘,登记后,和许多人一起被安排去洗澡换衣服。 人生头一次,她洗上了热水澡,用上了胰子。洗完澡,篦完头上的虱子,她被分到了一套粗布衣服。 虽然是粗布,却是簇新的,还是两层。在暖烘烘的暖房里烘干了头发,所有人又被分发了餐具,让她们去食堂打饭。 一进食堂,她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味道。 等排到她的时候,打饭的妇人直接给她的木盘子里放了两个粗面馒头,往她碗里盛了一勺酱菜。然后道: “汤在旁边,自己盛。” 王四娘往那旁边的装汤是大木桶里一瞧,里面竟然好多蛋花,上面还飘着一层肥肉碎粒和满满的油花,那香味飘过来,馋得人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她赶紧给自己打了满满一碗汤,还特意舀了些碎肉粒,也没人来呵斥她。 端着自己的盘子来到已经坐了很多人的长条形桌子上坐下,她立刻就狼吞虎咽地吃喝起来。 吃完饭,摸着前所未有胀鼓鼓的肚子,回味着嘴里香喷喷的油水味,她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渐渐地安定下来。 她做梦也没想到,来服装厂的第一天会这么好,不仅没有人打骂她,还有新衣服穿,甚至能吃上一顿饱饭。 而且,刚才吃饭的时候她听旁边坐着的人说,她们每天可以吃三顿饭,每顿都可以吃这么饱。甚至每七天还会给她们吃一顿肉。 她很难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好的事,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都深信不疑的样子。 可无论如何,这服装厂的日子,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可怕,这对她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 燎原,河原,肃城等地,忙于组建新厂的时候,来自肃城和天沙城的消息,同时被送上了嘉佑帝案头。 在加强了对肃城方面的监视后,他的消息灵通多了。 可这次传来的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李洵那逆子,竟然如此好运,在刚占下不久的北戎纳古斯部落里,找到一个上好的赤铁矿,至消息传回来时,已经开始采矿了。 听说肃城等地今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粮食充足。盐,他们从肃城旁边的郡买,那边的郡守摄于李洵的淫威不敢不卖。 唯一能掣肘他的铁,如今他也已经实现自给自足。丽嘉 他竟再也没有任何办法能压制李洵! 这样的认知,让他的太阳穴又开始隐隐作痛。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他努力让自己平复呼吸,打开另一份来自天沙城的军情奏报。 看着上面的内容,嘉佑帝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颜纲没有辜负他的厚望,成功地拿下了天沙城。 如此,总算是堵住了北戎补兵的入口,不至于让北戎可以源源不断地增兵,不断袭扰中原腹地。 先前天沙城丢失,是因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如今有禁军把守,万不至于像先前一样轻易被攻破了。 而且,他还派了援军继续支援天沙城,到时候便可对清河边的敌军进行两面夹击。 得知了这一捷报,总算是冲淡了肃城那边带来的负面冲击。 第二天一早,他精神奕奕地出现在了早朝上,向大臣们宣布了这一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