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1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4(1 / 1)

能让禁军士兵对来他这里执行任务产生恐惧之心,以后便能减少许多伤亡。 当然,即使他们不宣扬,他也会想办法将此事在京中宣扬出去,那些逃走的人只是个契机而已。 处置好了俘虏,李洵又让人抬上死者的遗体,把伤兵都带上马,尽快赶到附近的城镇,对他们进行初步治疗。 吩咐完这些,他便上了林相与林程的那辆马车。 “郡王!” 两人都要起来见礼,被李洵及时拦下了。 看向林德康脖子上的鲜血淋漓的伤口,他微微皱了眉: “怎么还没包扎?” 林程道: “爹说那姓罗的都头伤得重,让大夫先去处理他的伤势了。他这点小伤,我们自己包扎就好。” 罗开元刚才为了救林相,背上挨了一刀。 李洵心中很不好受,如今条件有限,大夫只有一个,确实是重伤者需要得到更优先的照料,此时他也不能为了林相把大夫叫过来。 掀开车帘,让人拿一些外伤药和酒精过来。 长途跋涉又有两百多号人马,这些药备得还是很充足的,很快就有士兵取了药来。 李洵拿起酒精和棉签,准备亲自给林相处理伤口,林相见状,连忙道: “殿下金玉之尊,怎么能做这种事!” 李洵刚才在外头已经问清楚之前发生的事了,对于林相所做的一切,他有些后怕。 林相总是在为他,为子女后代,为家族谋划打算,却从未顾忌过自己。 若是他再晚来一步,让他被石恩带走,后果会如何? 儿孙都安全脱险,家族与门生故吏也已经有了安排,他怎么可能容忍自己落到嘉佑帝手中,成为威胁他的把柄。 他那样做,便是没打算活着去京城。 差一点,他就要与这傻老头天人永隔了。 “这伤是为我受的,我只是帮忙包扎一下又算什么。” 林德康却忍着酒精喷在伤口上的疼痛,努力做出一副一点都不疼的淡然模样: “殿下不用担心,当时不过是权宜之计,微臣下手有分寸,这伤只是看着严重而已!” 李洵却摇了摇头,道: “是我对不住保父保兄,没能派更多人马来接应你们,才会让你们险些陷入险境。” 自己养大的孩子,林德康怎会不知道他的心性。见他满脸内疚,心中很是心疼。大皇子这孩子啊,从小就是喜欢背负太多。 久别重逢,他的语气中有着情不自禁的慈爱: “殿下,这不怪你,我们都知道,你已经尽力了!” 林程也帮腔道: “对啊,殿下,京城到肃城,重重关卡,本就无法派遣过多兵马,两百余人已是极限,再多反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再者,您带这么多兵马到七百多里远的地方来接我们,已经够冒险了!我们只有感激,怎么可能怪您!” 说到这里,林德康有些担忧地道: “殿下,就算是樊城距离这里也有六百多里,你是怎么过来的?” 虽说殿下如今有着强大的火力武器,却毕竟根基较浅,作为诸侯王,擅自带兵离开封地几百里,入侵其他郡城,若朝廷强势,这是可以直接以谋反论处进行讨伐的。 先前他占领燎原,樊城,毕竟都只是小地方,还是边城,他占领后也击退了北戎,对朝廷没有造成太大实质性的损失。 若换成榆宁这样一个不在边城的大郡,难保嘉佑帝忍无可忍,直接不管不顾地发兵讨伐。 要知道,除了北疆的二十多万边军,距离郡王封地很近的西疆,同样驻兵二十多万。只不过如今与北戎交战,为了防备西戎趁虚而入,暂时不能动那里的兵马而已。 可若嘉佑帝不顾西疆安危,执意要动,那对郡王来说无疑会是极大的威胁。 李洵道: “保父不用担心,我是以剿匪的名义率军过境的,那榆宁郡守还指着我给的匪首报功,不敢多言。” 他一边给林德康擦药包扎,一边详细跟两人说起了此事。 年前肃城郡守周应亭带着一干商人前来郡王府,向他报告了商路不畅,为匪徒劫掠之事,当时他便承诺了他们年后会进行剿匪。 为了这,情报营的人从初三就开始工作了。 考虑到林相一行人要通过榆宁等前往肃城,他便决定先从东边开始。 至于西边和南边,则是先让官军冒充镖师,与前往西疆的商队一道,保护的同时探清楚沿路匪徒的情况。 东边,他则先进行了短暂的轮戍,将河原的新兵调遣了三四千人到榆宁来剿匪,再将樊城的兵调遣了同样人数去河原填补空缺。 因为已经有情报,他带着着几千新兵连续作战了五六天,便把榆宁西部的匪窝剿了个一干二净。 三四千人的军队提着几百个匪徒的脑袋到城镇里休整,当地百姓一开始是有些害怕的,后来见这些士兵根本没有在城内烧杀抢掠的意思,甚至还给钱问他们买东西,态度十分礼貌客气,他们的胆子便稍大了一些。 又得知这只军队是肃城慎郡王麾下,来榆宁主要是为了前往肃城的商人们肃清商道剿匪,目前已经将附近的匪徒全部剿灭。 百姓们难以置信,从未听说过有如此热心的官爷,为了治下的商人,竟然跋涉几百里来异地剿匪。 朝廷在地方只有那么一点厢军,维持县城郡城的治安尚可,却不太顾得上村镇,这便导致生活在城外的百姓深受匪徒所扰,对土匪们恨之入骨却毫无办法。 虽然不太相信,他们仍旧抱着一线希望去看了这支军队带着的匪徒首级,没想到还真在其中看到了好些个他们熟悉的匪徒面孔。 一时间,整个镇的百姓奔走相告,敲锣打鼓地庆祝着这件喜事。 为了感谢这支外来军队的恩德,他们还自发组织捐献了好些粮食要送给军队做酬谢。 却被告知,慎郡王麾下军队都有严明军纪,不可扰民,更不可白拿百姓的东西。 最后,军队收下了百姓们给的粮食,却是按照当地物价留下了等额的买粮钱,叫当地百姓们无比诧异。 他们从未遇到过如此讲道理还体恤百姓的军队,在镇里休整的时候,完全不像曾经遇到过的军队那样在镇里抢东西或奸淫妇女,休整的一天一晚过去,竟是没有破坏当地任何东西。 帮他们平定了匪患,也不要任何报酬。他们主动送粮食感谢,这军队竟然还按市价给钱。 诧异之余,百姓们无比感动,深深地记住了慎郡王这个名号,并且心生向往。 因为他们还听那军队里健谈的小伙儿说起过,慎郡王治下的肃城百姓们到底过着怎样幸福的日子。 除了人头税之外,没有任何苛捐杂税,徭役还会另外给钱,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