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10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8(1 / 1)

“你啊,完全不用担心你们家周大人在本将军这里吃苦受委屈,陛下前些日子给本将来了密信,听那意思,虽说是罚了周如植,以后却还是要破格起用他的,只是如今还得磨一磨他的性子。以后你们周大人前途好着呢!” “再者……”他暧昧地笑了笑,“周大人如今也是本将军的半个岳父,本将军是不会亏待他的!放心回去吧!” 言下之意,给了他如此机密的情报,自然也是不会归还银票的了。 伍汲心中大震,这下事情麻烦了。 周如植在皇帝那里挂了号,且本人也似乎并不热衷于投靠郡王,要把他从樊城弄回去,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事情了。可就太难了。 杜茂再怎么爱财,也绝不敢违背圣旨。 此事得马上回去禀报给郡王! 第62章 伍汲匆匆赶回, 立刻向李洵汇报了这一情况。 李洵听完,一时也沉吟不语。 在派伍汲前往樊城之前,他就向被他关押着的江菘打听了周如植的情况。 据说其出身农学世家, 上任后,其就任之处, 土地亩产量至少都增加了三成。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最要紧的就莫过于粮食与兵马。 周如植的本事,无论放在哪里都是应该供起来的珍宝, 也正是他手中所稀缺的人才。 嘉佑帝能在各方势力斡旋中稳坐皇位二十余年, 并不是什么愚蠢之辈。 如今边境战乱连连,几郡又连续遭遇蝗灾袭击,粮食必然吃紧。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 他也意识到了周如植的价值, 却因为放不下脸面, 打算磨一磨周如植,让周主动请罪, 这样他有了台阶可下, 便能再次起用周如植。 如此看来,不管是嘉佑帝还是林相,以及江菘,都对周如植的评价很高。 这再次证明了周如植的价值, 也让他对周如植越发势在必得。 不过,既然嘉佑帝放了话, 想用和平手段将周如植接过来就不太可能了。 既然如此, 倒不如想办法直接拿下樊城。 如今北戎迟迟不来攻打, 兵力闲置, 确实是趁机收编樊城守军的好时机。 “叫程虎过来一趟。” 樊城全是大启官兵, 如果没有绝对的必要性,他并不想杀自己人,也不想去炸毁无数劳工辛苦修筑起来的城墙。能智取的,便尽量智取。 很快,程虎也来了。 随着李洵地盘的扩张,程虎手下的班底已经从宣传队扩张到了宣传都。 升了官,待遇提升,再加上论功行赏的赏赐,这小胖子把自己吃得更胖了。 “郡王!” 他风风火火地走进书房,一来就笑眯眯地行礼。 作为一个各项训练项目都不太行的老油子兵,能有如今的升迁速度,他简直是死而无憾。 而且,他在郡王手下干活得劲儿。 以前家中父母妻儿都对他很失望,觉得他只有一张嘴能吹,可如今,就是他这张嘴,不仅给他自己带来了“高官厚禄”,还能襄助郡王行事。 郡王亲口说了,他是他麾下的得力干将,功劳不比那些行军打仗的都头指挥使差。 在郡王麾下,他觉得自己也是个很有用的人。 每次郡王给他派差,他都很期待。 “这次的差事有些危险,需要去樊城,你可敢去?” 李洵开门见山地问。 樊城是什么地方,程虎跟着郡王来北疆这么久,自然是知道的。 那是朝廷军队占领的地方。 外人不清楚,他们这些经常与郡王接触的军官却很明白,就如今的形势来说,郡王与朝廷的关系其实是有些对立的。 去樊城进行舆论宣传工作,与去敌占区的差别不大。很容易被抓住,治一个妖言惑众的罪,碰到狠心些的官员,直接砍杀了也有可能。 不过,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进行这样的工作,先前的燎原,宣传工作也是他亲自带着人去推波助澜的。 虽然樊城将领与郡王没有私交,情况会更危险一些,但他还是毅然道: “只要郡王需要,末将就敢去!” 郡王早就跟他说过,宣传工作做到位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时候甚至有凭借一张口舌直接策反对手,兵不血刃就拿下一座城的先例。 他的宣传工作做得越好,同袍们的牺牲就越少。所以他所肩负的工作,具有巨大的价值。他愿意为此冒险! 李洵对这下属的反应很满意。 哪怕程虎独立执行任务还不满一年,可大大小小的舆论宣传工作下来,他已经拥有了足够的胆识与组织能力。 “你也不用太担心,那樊城守将贪财,若真不幸被抓,你尽管给他塞钱就是,不够的,本王也可以拿钱来赎你们。” 他温声安慰道。 这话叫程虎心里暖暖的。 郡王这样的主子,重视每一个跟着他的下属与士兵的性命,这是他们的幸运。 “郡王放心,我等会小心行事的。” 他嘴上这样说着,心里却早就有觉悟,若真到了那一步,能活命他当然会带着弟兄们活下去,但若到了被拿去威胁郡王的程度,他们是宁可自我了结,也绝不愿意拖累郡王和大家的。 两人很快又说起了正事,根据李洵的要求,程虎很快就临时想了一些宣传方案。 李洵采用了其中的几条,让他下去完善,待准备好具体的章程,再来他这里汇报,并且领取需要的经费,物资与人员。 程虎动作很快,短短两天功夫,便已经带着人去了樊城。 * 樊城,连山巷子那边,这天出了个大新闻。 这个军属区和燎原曾经的军属区没什么区别,穷困潦倒,因为物价高涨和克扣军饷,绝大多数军中家眷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因为战乱根本找不到什么活儿做,又下着雪,也不能出城觅食,只能与家人挤在一起取暖,尽量减少力气消耗来保命。 守将杜茂经常让人在军中和城里宣传,如今因为蝗灾,全国上下都困难,他已经尽量向上头申请调粮,稳定物价,让士兵与家眷们多多忍耐。 在那之前,也有人因为军饷闹过事,但都被强力镇压下去了。 杜茂这个老油条,比袁晨升有手段,血腥镇压的同时也知道怀柔安抚,勉强给士兵们涨了十来文的军饷,因此如今樊城的百姓与士兵们虽然生活得水深火热,却还没出什么大的乱子。 当然,饿得虚软无力,对上将军精心豢养的上兵,想造反也没办法,只能默默忍受着饥饿与寒冷,侥幸地期待着杜将军真的能运来粮食。 刘三姑家的侄儿,便是在这种众人都饥肠辘辘的时候,和自己的两个好兄弟一起,带着一大车藏在柴火底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