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8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7(1 / 1)

,大家一开始只能手搓,效率低不说,大小也难以统一。后来有个工匠便想了这法子,立刻便被杨进禄采用了。 想到殿下说要奖励敢于创新的工匠,他当时还赏了那工匠十贯钱。 李洵却道: “将所有工匠召集起来,本王要再赏。” 杨进禄不明所以,却还是立刻照做了。 当日下工的时候,所有工匠便被聚集起来,李洵站在台前,道: “本王召集尔等来此,是要嘉奖一人,并宣布一些新政。” 所有人不明所以,你看我,我看你,当着郡王的面却不敢随意交谈。 李洵继续道: “工匠范三郎,上前来。” 那位叫范三郎的工匠,小心翼翼地走上台前,刚要跪下行礼,却被李洵拦下了。 李洵朝身边的亲卫点了点头,亲卫立刻领命而去,不过片刻,便抱了一筐钱上来。 李洵这才对众人道: “本王已经听你们杨大人说过了,范三郎想出了铁网筛制火药的法子,极大地提升了制造火药的速度,对坊中贡献很大,因此,本王特嘉奖其赏钱一百贯。” 他挥了挥手,亲兵便将那一筐钱递到了范三郎手里。 天降横财,范三郎整个人都傻了。 底下的数百大小工匠却是羡慕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就算是地位最高的大匠,一个月也只得三贯钱的工钱,而大匠,每个工坊仅仅只有一个。 李洵将众人的神色收入眼底,道: “大家勤动脑,但凡提出的建议有助于提升效率,或武器威力,或解决了技术难题,本王都将重重有赏!” 说着,当众宣布了技术创新奖,其奖金最低十贯,最高一万贯。 一万贯这个数字,狠狠地刺激到了台下众人。 一个几口之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种地,交了税,刨除种子,畜力与自家嚼用,最多就能存下个三五贯。那还得是风调雨顺,自己家有几亩地,不能全靠租的情况下。 一万贯,得存几千年。 而这,仅仅只需要一个新点子! 就算拿不到一万贯,能拿个最低档次的十贯,或者稍高档次的百贯,也足够家里宽裕地过好些年了! 看着众人激动的模样,李洵当场宣布了一项万贯悬赏的技术难题—— 打造出一个口径不超过一寸,长度不低于二十寸的圆管,必须一体成型,厚度不超过十分之一寸,内里光滑,且高温不变形,铁锤重击不碎裂。 验收合格,立刻奖励一万贯。即使未能攻克全部难题,能达成部分,也能奖励一百贯到几千贯不等的奖金。 工匠们当场便冥思苦想起来。 “这么长的管子,又很细,还得内里光滑,如何能一体成型?” “是啊,而且管子那么薄,怎么可能做到高温不变形,重击不碎裂?” “太难了!” “不难能值一万贯?” “对!一万贯,再难也得想出来!” 被这一万贯吊着,众人的创新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起来。 李洵之所以会如此重金悬赏,便是因为经过初步试验,他已经充分意识到那燧发枪的问题所在。 以如今的冶铁技术,造出来的成品,炸膛率会高达百分百。 这一方面是因为冶铁的技术不达标,杂质含量高铁质较脆,且制造出的枪管经过瞬间高温后很容易变形,影响弹道,弹药不能顺利推出,便会造成炸膛。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无法造出一体化的枪管。为了保证枪管内部能打磨平滑,枪管只能和震天雷的外壳一样,分成两半制造,等将内部打磨平滑后,再焊接在一起。 这几方面的原因叠加起来,可以说每一支枪都必然会炸膛,区别只是使用次数多少的问题。 若造火门枪,炸伤的便是士兵的手指手掌,这种能瞄准的燧发枪,则会在炸膛的时候炸伤他们的眼睛,甚至是炸泼脑袋伤及性命。 那都是满腔热血忠心追随他的士兵,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妻儿老小兄弟姐妹在等着他们回去。 他不能明知道炸膛率那么高,还执意用他们的手指,眼睛,甚至是性命去为不成熟的武器献祭!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推出这种不成熟的武器。 为了制造更安全的枪,他必须让工匠尽快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便是提高冶铁精度,并且能保证高温下不变形。 第二则是,如何才能打造出一体化而非焊接的枪管。 这两大问题,不管能解决哪一个,或者其中一个方面,都能获得高达千贯的奖励。 除了在军工坊内部悬赏以外,他也在肃城,燎原与河原张贴了这一悬赏令,甚至还招来了商贾,让他们去各地行商的时候,也帮着他宣传这一悬赏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只能将这交给百姓们的智慧。 第49章 在肃城待了几日, 河原并没有军情传来。 李洵不放心,派人快马加鞭去了一趟河原询问情况,得知那边很太平, 百姓们正忙于秋耕,而伍汲带人一直对河原北边的阿拉坦仓旗, 以及东边被北戎占领的河陵郡都派了人监视,没有任何兵马粮草异动的迹象。 既然如此,那便只能耐心等着他们来。 因此, 李洵也没急着回去, 只让厢军带着民夫继续往河原运震天雷。 算着时间差不多了,又让人带了话回去,令工曹主簿协同守军一道, 把那些俘虏来的北戎士兵用起来。 如今百姓们忙着秋耕, 根本没那么多人手加固城墙, 那些北戎俘虏饿了这么些天,每天都只能喝点粥, 也很难造成什么大的乱子了, 可以将人赶到东边去加固防线。 毕竟,河原东边就是被北戎占领的河陵,中间隔着一道分界线一般的高原小尾巴,这一道高地若不好好守住, 被北戎军占据,便会有些麻烦。 驻守他是一开始就派了人的。 如今既然局势暂且稳定, 便不妨把防御工事和上去的路修好, 也便于运送武器。 那些北戎兵身强力壮, 哪怕饿了好些天, 也是挺好的劳力。不合理使用, 倒是浪费养他们的米面。 李洵这一道命令,顿时让河原以东,多了一道奇异的风景线。 数以千计的北戎壮丁,被鞭子和刀箭驱赶着,挖土挑土抬石头,热火朝天地做起了修路的活。 这苦活磨人,连日没吃饱饭的北戎兵哪里熬得住,时常便有人做不动,被监督的士兵们鞭子伺候。 听说了这件事,许多河原百姓都跑去看。 一开始,还有人因为仇恨想要冲上去报仇,却被劝阻下来。 “郡王说了,让他们一死了之那是便宜了他们,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