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的地点,还是选在上次那里,还事先准备了好几个已经穿上了皮甲,铁甲的木头人。 杨进禄谨慎地劝道。 李洵倒也没有非要亲自上手,只是嘱咐挑个反应快点的士兵,穿上厚厚的皮甲,戴上头盔,离得远一些,一把震天雷投出去便举起盾牌掩护自身。 一切按照李洵说的准备好,那名士兵穿戴好了防护装备,便拿起一个震天雷点燃,用力抡着手臂扔了出去。 只听哄地一声巨响,顿时飞沙走石。 烟尘散去,只见那边摆着的两个木头人,不管是穿着铁甲还是木甲的,都炸得四分五裂。 甚至另外一组放在几米远的地方的木头人,也被扎上了好多块小铁片。 直接扎在木头上的,铁片基本上全扎进去了。 皮甲也没好到哪里去,就铁甲能好些,但以那铁片扎进去的深度,若那是个人,也会有不浅的创口。 又试验了好几轮,基本上都能保持这样的杀伤力。而杀伤半径,大概在六米左右。 但总体来说,是里面的小铁片保持在九十个左右,效果是最好的。 过多就挤占装火药的空间,过少则密集度不够。 “吩咐下去,以每个填装九十枚铁片的规格进行填装,大规模制造震天雷。” 震天雷的外壳早就制造了很多,成品火药也囤积了好几十吨,连铁片距离他上次吩咐,都制造出几千枚了。 接下来的日子,重点便在抓紧制造铁片,以及填装,运输。 这些交给杨进禄即可,李洵又继续下山总揽全局了。 刚到东郊大营,便听人禀报: “郡王,伍指挥使回来了。” 李洵道: “让他立刻来见我。” 伍汲是个很有能力的人,丢给他情报工作,他便做得十分出色。 自从山匪的情报工作结束后,李洵便让他一路往北,派人去燎原,甚至混入更北边被北戎占领着的河原郡打听情报。 河原是驻扎着不少北戎守军,能打听到一些驻军情况自然是最好的。 而燎原是肃城的门户,更是不容轻忽。 以燎原守将袁晨升那昏庸腐朽的做派,他很难放心。 没多久,伍汲便来到了书房。 这个夏天他一直在外头跑,晒黑了不少,不过人却双眼晶亮,看得出是干劲十足。 “参见郡王!” 李洵温和道:“无须多礼,坐吧。这一趟真是辛苦了。” 待他坐下,李洵亲自给伍汲倒了杯茶水。 对于他如此礼贤下士的做派,伍汲十分感动。 “能为郡王分忧,是属下的荣幸!” 然后便跟李洵说起了这次打听到的情报。 河原郡中,近几个月抓捕了不少工匠,据说在秘密制造攻城车,投石机,云梯等攻城武器。 其大举南侵之心已经相当明显。 这是李洵早就预料到了的。 如今正是从更多方面进行了佐证。 “殿下,依您看,北戎会发兵攻打燎原吗?”伍汲忧心忡忡。 离燎原那么近的河原在制造攻城武器,这对燎原来说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但肃城毕竟贫瘠,北戎从燎原开始打,好处并不大,还不如集中力量打东边的鼎德等几个边城。 只要打通一个,便可直接挥师南下劫掠中原沃土。 所以河原制造攻城武器,也未必是用来打燎原,还可能是为了掩人耳目,运送到其他战场上去。 李洵站起身来,指着墙上的舆图,神色笃定: “我若是北戎大将,必攻燎原!” 说着,他用长棍从燎原往南一划,直指肃城,然后从肃城往东南一拐,跨越云浪山脉,直接便进入了里郡,跨过里郡这个下郡,便是中原沃土南部。 虽然迂回一些,却是不必与鼎城一线死磕。 伍汲顿时脸色一白: “如此说来,咱们肃城岂不是很危险!” 见他被吓住,李洵安抚道: “放心,云浪山不好走,这边不会是主力,只会分兵进行偷袭。待占领了肃城,才可能会大举增兵,打通云浪山。” “本王不会给他们占领肃城的机会。” 这话让伍汲稍微放心了些。 李洵又问: “燎原如何了?” 伍汲脸色沉痛: “燎原近些时日物价飞涨,军中因为克扣军饷一事险些闹起来,被袁晨升强力镇压了……好几个提出涨军饷的士兵被活活打死,还有十二人直接被施以剐刑!” “那燎原军中有个营指挥使,为底层士兵鸣不平,似乎想派人来找郡王您主持公道,只是人还未出来,便被抓了,如今正每日被吊着施以酷刑折磨,以儆效尤!” 听完这些,李洵的眉峰已紧紧蹙在一起,眼中满是杀气: “袁晨升,必死!” 时至今日,竟然还不肯给那些军中底层士兵一些活路,甚至为了镇压士兵们的合理请求,不惜以残忍的手段杀死这么多人。 这样的败类将领,无论是出于大义,还是出于对肃城安危的考虑,他都绝不会让他活着走出燎原! “拿些钱去军中打点,尽量将那营指挥使的命保下来。” 这样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将才,若是死在袁晨升手中,便太不值了。 只是,如今他身份敏感,直接去插手燎原军营中的事,很容易被扣下僭越甚至谋逆的帽子。 他必须再等一等。 等到北戎大举进攻燎原,他才能名正言顺将两者一起铲除。 * 金黄的麦浪被勤劳的中原百姓收割回家,不管是李洵这边,还是北戎方面,经过漫长的准备,都觉得是时候一战了。 随着北戎汗一声令下,三万北戎精骑直接冲破边境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了鼎德城东边的天沙城,有一路向南的趋势。 天沙以南的宣德郡告急。 宣德往东,离京城虽然中间有河流阻隔,实际距离不却足七百里。 五百里加急的急报迅速送回了朝中,举朝震惊。 哪怕刘渊已经屡次上书说北戎狼子野心,恐有大举南进之心,可谁也没想到,他们突然就打来了,而且是直接打最东边,莫非是要直取京城?! 哪怕京城有数十万禁军拱卫,朝中的大臣们依然慌了神,纷纷上书请嘉佑帝下令,让鼎德城的刘渊分兵支援宣德! 第30章 “陛下, 不可分兵!那北戎如此姿态,已是准备全面开战,如今却才出三万大军, 说不定正是打的那调虎离山的主意!与其让刘渊分兵,分散鼎德城的兵力, 不如让水师顶住,对三万骑兵进行拦截!然后速派禁军支援!” 林相虽然不怎么懂打仗,史书兵书却是读过的, 从大局出发, 坚决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