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4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6(1 / 1)

“待选拔结束,你们便再从民间选一批丁男填充厢军,一应费用,到郡王府支取。北戎骑兵时常侵扰边境,说不定什么时候战火又烧到肃城来,本王和肃城都需要更多优秀的士兵,你们可别让本王失望。” 听出这话中的温和之意,两个虞侯顿时激动起来。 郡王这意思,是觉得还用得上他们啊! 若他们好好表现,做出成绩,保住虞侯的位置至少不成问题了! 而且……两人悄悄看了一眼阳钺,要是做得更好些,说不定也能像阳钺一样被郡王看重呢! 走了一趟东郊大营,两个虞侯的心境便变了,走路都带风,只恨不得马上就回厢军做出一番成绩,让郡王刮目相看。 而湘军大营的护卫们,在听上官们宣布护卫营选拔的消息后,也是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 他们准备多时,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入选护卫营,他们便再也不用羡慕护卫营那些家伙们了,到时候,他们也是郡王亲兵了! 第26章 “郡王护卫营的招募告示贴出来了!每个兵种的考核项目, 待遇都写得一清二楚。大家快去看!” 第二天一大早,厢军大营的兵丁们才刚起床,还没到训练的时候, 有人就在营房里嚎了一嗓子。 听到这话,许多兵丁都坐不住了, 赶紧跑到告示栏去看。 此时已经有许多兵丁听到消息赶来了,告示下面是围得水泄不通。 杨小武,李二牛, 王举等人也在其中。 “上面写什么啊, 都看不到!” 几人焦急地踮脚试图看到告示的内容。 旁边有那单纯看热闹的道: “急什么,就跟你看到告示就能认识一样。” 此时的兵丁大多出身流民,要不就是贫苦家庭, 哪里可能识字。 “刚才台上的指挥使说了, 等人来得差不多的时候, 就会统一宣读一遍。” 听到这话,几人才安心下来。 果然, 没多久, 兵丁越积越多,台上那郡王府的指挥使大人便开始宣读告示上的内容了。 这一次,郡王要选拔弓手,骑手, 刀手,盾牌手, 长枪手和投手各自若干。 其中, 弓手和骑手的待遇是最高的, 基础军饷都有一贯钱, 入营后根据考核, 分为合格,优秀和特优,其中优秀与特优,每往上一个等级都能再加300文钱。 这军饷水平,比禁军的上兵还要高。众人看得心动不已。 而待遇紧随其后的,竟是一个叫投手的兵种,基础军饷800文。 “投手,这是做什么的啊?要求举五斤重的石头投掷六米即为合格?” “奇怪,难道郡王的护卫营里,竟还有丢石头打人的兵种吗?” 所有人不解,就连来宣读告示的护卫营三营指挥使林乐庆也不理解。 不过,他还是肃着脸道: “问那么多做什么,到时候郡王自有安排!” 其他人一想也是,不管哪个兵种,先入选才是正经事。 众人琢磨着自己的特长,暗自决定了要报名哪些兵种,并且临时抱佛脚地回去练习了。 第二天很快到来。 对于选兵的事,李洵很重视,特意空出时间来亲自主持。 这一天,他特意穿着玄色铁甲,戴着红缨盔帽,骑上了一匹体型壮硕毛色油亮的白马,风度,威仪,贵气集于一身,再由十二着甲骑兵与五十步履整齐,踏地有声的步兵拱卫,端的是气势非凡。 厢军们都被震住了,看过来的目光又是仰慕又是敬畏,不约而同想到,郡王何等威风与尊贵! 能跟着这样的人效命,吃得好穿得好,钱挣得多,还能学本事为民除害,拱卫一方太平,深受百姓尊敬喜爱,想想都让人心中热血沸腾! 这一场选拔,上千厢军铆足了劲表现自己。 选拔结束,李洵总共选了熟练弓手十名,骑手十人,刀兵,长枪兵,盾牌手各五十人,投手是最多的,选了一百八十人。 投手的高待遇,让许多没有骑射特长的士兵们,都试探性地报了投手的名,并且参加了考核。 将这三百五十人从集合的兵丁里叫到最前面,列队站好,李洵严肃地训示道: “各位军士,你们从今以后便是本王护卫营的一员,望各位勤恳训练,遵守军纪军令,勿扰百姓,能做到吗?” “能!” 众人齐声道。 “很好。”李洵点点头,振臂一挥,下令道,“列队回东郊大营!” “是!” 于是,李洵与骑兵步兵护卫们在前,三百五十名新入选的厢军紧随其后,在众多昔日同袍们羡慕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地走出了厢军大营。 这么大一帮人,又有威风凛凛,玉树兰芝的郡王带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护卫们开道,走在街上自然是万众瞩目。 郡王府护卫营选拔的事,不知道怎么在百姓中也迅速传开了,对于各兵种的待遇,大家也都听说了个七八分。 得知这些人是新入选护卫营的厢军,百姓们看向他们的目光也不同了。 沐浴着许多百姓夹杂着羡慕,尊敬的目光,护卫营的新老护卫们个个都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膛,步伐踏得更加铿锵有力,心中充盈着难以言说的荣耀感。 待郡王府护卫队走过,百姓们便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听说这些人都是各方面能力优秀,才被郡王选中的!” “这进了郡王护卫营以后的前程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刚才我看到我隔壁李嫂子家的李二牛了,这些小子可真是出息了!” 还有人不了解情况的,迷茫道: “不就是当兵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时下,都只有实在没出路的流民和穷到揭不开锅的家庭才送其中一两个儿郎去当兵。 一经入伍,便生死都是朝廷的人了。 上官要打骂,要差遣,哪怕要让他们去送死,那也只能乖乖听从。 军饷和各种福利待遇说得好听,实际上发到手的最多只得一半,吃的也勉强够果腹,想指着这养家糊口,那是十分困难的。 所以,民间有俗语,“穷当兵”的,不是特别高的彩礼,百姓们也都基本上不愿意把女儿嫁给当兵的。 听到那人这不以为意的语气,立刻便有那好事的老者给人科普道: “你这后生不懂可别乱说!给朝廷当兵,能和给郡王当兵比么?” “郡王的兵,待遇和禁军等同,而且到手的军饷那是实打实的,说多少就是多少!每年还发几身新衣服,冬天甚至有绵袄子!那些人天天吃肉吃大馒头吃到饱,逢年过节都有赏钱,打了胜仗还有丰厚的犒赏,上官也不敢随意欺负他们!人家那吃穿用度,可比咱们这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