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 分卷阅读3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5(1 / 1)

怕是也没有好下场。 被守卫提出去的时候,几人越发惊恐,只以为死期将至, 一见李洵就瑟瑟发抖地跪下了。 “参见郡王!” 李洵没有说话,也没有叫起。 几人铱誮心中越发忐忑, 赶紧为自己分辨起来: “郡王饶命!郡守做的那些事下官没有参与过!” “郡王, 下官对您绝无不敬之心啊, 当初都是郡守不让我们来亲迎您!” “郡王, 下官都是被迫的, 是郡守让下官改的那些平民的户籍!下官不敢不从啊!” “郡王,下官知错了,求您给个机会让下官将功折罪,下官以后定然只效忠郡王!” 几人求饶的方式五花八门,唯独作为郡丞的周应亭神色淡然安宁,一句话也没说。 李洵问他: “周郡丞,怎么不说话?” 周应亭磕了个头,恭敬道: “回郡王的话,下官问心无愧,也相信郡王明察秋毫,绝不会错杀无辜之人。” 这话让李洵露出些笑意,清官也是会拍马屁的嘛。 不过,这周应亭人品上确实不错,在其余几个高官全都倒向郡守,选择同流合污的情况下,他还能坚守自己的原则。 看他家中过得清贫,便也知晓他没有收受郡守的好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被排挤出了整个郡守府的权力圈子,完全被架空了。 看他往日履历,曾经是在南边的一个县做县令,没有特别突出的功绩,但在民间口碑极好,走的时候百姓抹泪相送。 能力不算突出,但作风极好。 作为上位者,并没有那么多十全十美的人可以用。 心不错,能力上不拖后腿,已经算是很理想的了。 李洵满意地对他点点头,和煦道: “起来。” 又吩咐人给他赐坐。 “朝廷对前郡守的处置不知何时才下来,新郡守上任更是需要时间,在这之前,便由你统领郡中所有政务,从今往后,有大事直接向本王汇报。你可愿意?” 说这话时,李洵认真地审视着对方的反应。 这话是有些玄机的。 他要让他做的,可并非是一个短暂的代理人。 经过如今这一出,他们应该已经明白,他要整个郡的掌控权,那么必然与未来的新郡守相冲突。 若他们愚忠于朝廷,新郡守来了,便该乖乖送上权柄,退回自己的位置。若忠心于他,便要帮他架空新郡守。 周应亭也是混迹官场多年的人了,他虽清廉有原则,却绝对不蠢。很快便品味到李洵话中的玄机,眼中闪过深思,过了好一会儿才道: “郡王爱民如子,下官愿意!” 听出他话中的意思,李洵微笑着看向他: “望应亭也能坚守初心。” 听出郡王话中的承诺,周应亭激动地一揖到地,朗声回道: “必不负郡王重托!” 其余几个官员羡慕不已,然而,郡王根本没有搭理他们,又叫人把他们带了下去,继续关着。 几人心中更忐忑了,只觉得郡王要是给他们一个效忠的机会,哪怕让他们当狗他们也愿意。 可千万别直接一怒之下把他们全部撸掉,甚至悄无声息地杀死,扶植自己的人上位。 留下周应亭,李洵让他给自己讲讲郡中的情况,耕地如何,仓储如何,民户有多少,每年税收又怎样。 他身边缺乏文官,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全是一堆只会舞刀弄枪操练杀敌的武将。 要理清府衙的那许多账本自然是不可能自己来,倒不如直接问周应亭这个郡丞。 本是想让他去看了账本再告诉他答案,没想到周应亭对这些数据却是信手拈来。 他告诉他,目前郡中三个县加一个郡城,总共有民户三万余户,人口十五万多。 当然,这不包含那些被隐匿的人口,那些加起来,初步估算应该有二十五万。 在前郡守等人的盘剥下,沦落为奴的良民非常多。 耕地面积有八十多万亩,九成都在大户手中。 根基未稳前,他暂时不准备因为土地问题去打大户。毕竟战争在即,没必要树敌太多。 平民的土地,等占了套河平原,根本不用愁。 而郡府与三个县府的粮仓之中,账面存粮大约有三万多石,但实际如何不能确定。 李洵心中默默算着账,三百多万斤粮食,而且是账面的,就算真的有,那平均下来也不过每人十来斤,顶多撑得住全郡一个月的口粮,还是有些太少了。 少不得要对外采买一些回来才行。 正好他抄了郡守府和庞家,金银之物不缺,倒是可以多屯些粮食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准备。 心中规划好这些,他又亲自去点了下府库里的铜,铁存量。 铜还有八百斤。 生铁倒是要多些,有两千多斤,但这都是储备来给耕农做农具的。 (若是有需要打铁器需要购买铁的,便向县府申请,再由县府向府衙申请,每个月调拨一次。) 问过上回是谁负责去铁矿采买后,得知是工朝主簿带人去的。 李洵将几人的底也摸得差不多了,索性便叫人把几个主簿一起带来。 这些人要说做了多大的恶那也没有。倒不是他们没这个心或者太有原则,主要是郡守两郎舅太贪婪,搜刮得太狠,导致他们这些底下人根本没这个机会。 李洵如今手里缺文官,虽然几人有瑕疵,却是做生不如做熟,于是还是决定敲打一番,暂时还是用着他们。 这次,几人更加萎靡,也更加乖觉了。 李洵平声道: “本王最厌恶欺压百姓的贪官恶吏,但念在尔等手中尚且没伤过人命,便饶你们这回,允许你们将功折罪。” 听到这话,几人顿时丽嘉心中一松,忙叩谢不迭。 李洵却严厉道: “先别急着谢,把本王的话记清楚,若是无功,甚至再次犯错,那到时候或降职,或撸官,或杀头,便别怪本王无情!” 几人心中又是一紧,抹着头上的冷汗,连忙表忠心自己一定效忠郡王,好好办事,一心为民。 李洵挥挥手让他们下去,只留下了工曹主簿。 “本王查过府库,仅两千多斤生铁存量,这够打多少农具?如何振兴郡中农耕?” 工曹主簿本就是负责兴修水利城墙等工程性事务的,听到这话,忙如实道: “回郡王,并非下官等不愿意多存生铁,而是郡中百姓对农具需求不多。这生铁做了农具容易折断,实在可惜,铸铁又价格太高,倒不如石头木头做的好,便宜省事。” 李洵这才想起,此时铸铁技术还没那么发达,适合做犁头的精铸铁价格高的惊人,这就导致铁农具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