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 分卷阅读26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63(1 / 1)

儿不断揉着手臂,后头小豆子拿着他的弓,就说:“弓拿来我瞧瞧。” 接过弓拉了几下,后头随从赶紧递过护指,凌小五摆手不用。 空拉了几下弦后,皱眉对然儿说:“你这弓硬了,叫师父给你换个小力一点的。” 顿了顿又说:“不可逞强。” 然儿一脸这都被你知道了,讪讪:“硬弓射速快,这不是比赛呢么,我特意换了个硬弓好上靶的。” 安儿也拉了拉这张弓,绷起小脸摆着兄长架势:“为了比赛就算了,练习的时候你不许用这张弓,不然我就告诉阿爹,说你不顾身体。” 然儿嗐了一声:“我哪儿那么傻啊,平日里自然不会用这个。” 又看了看他们几个,解释:“这不是想着你和小五哥都有奖牌拿,我两手空空不好看嘛。” 叶瑾安眯眼,颇有点他爹叶峥的味道,眼神薄凉:“那你也不要老逃骑射课,对了你还不喜欢八百米,你要是往常好好锻炼,事到临头也不用投机取巧。” 然儿被他念的满头包,做个求饶手势:“小祖宗别念了,我保证下不为例,这事你们保密,别告诉爹娘啊。” 叶瑾安说:“看你表现。” 几人并肩离开赛场,下一组又要开始比赛了,云景然叹道:“这世道对我不公啊,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运动会比的是骑马射箭跑步,都是你们擅长的,我擅长的算学就没有比赛的地方,不然我也信心满满可以说你们了。” 小豆子摸着头:“然少爷心算厉害得紧,我拿十根指头拨珠子都比不上他算账的速度。” 第122章 运动会结束了。 奖牌结果如下—— 叶瑾安:赛马个人赛第一名冠军,接力团体赛第四名。 云景然:射箭第三名季军。 凌嘉裕:射箭第一名冠军。 小豆子:捶丸第四名。 孩子们各个争气,都拿了奖牌回来,一字排开都贴在云府的堂屋的墙面上,连凌嘉裕拿了奖状也没有带回王府,而是贴在云府墙上了。 为了庆祝孩子们的争气,叶峥家是热热闹闹做了一桌子菜,吃喝点心放得满满地犒赏孩子们。 过了运动会,书院就开始放为期一个月的秋收假了,让半大小子和劳动力们回家帮着秋收,让他们早早体会到读书重要,劳作更重要的道理。 十月底,雁云和岭南各地又陆续举办了秋收节。 就在叶峥被争相请去参加节庆与民同乐的时候,雁云郡王府忽然快马加鞭来人急请叶府尊回去。 叶峥正穿着当地民族服饰围着火把跳舞,忙问发生什么事了,来人回说不知,只道是雁云郡王有令,找到叶大人后不要耽搁,即刻请来王府议事。 叶峥知道雁云郡王不是个小题大做的人,这么急急招他回去,定有紧急事务的。 于是也不耽搁,让余衡和阿坤套车,马上回雁云城,连衣服都是在车里换的。 好在此地离雁云城不远,两个时辰后,马车到了雁云郡王府门口,叶峥刚下车,门外早有等得心焦的人如见救星:“叶大人您来了,快快随我进去,王爷一直等您呢!” 叶峥大步往王府书房行去,王府侍从落后两步跟在后头。 叶峥问:“何事如此紧急。” 侍从回道:“小的也不清楚,只知道是京城来了封信,然后王爷就一直待在书房,接着就是急传大人了。” 叶峥皱眉:“一直在书房,没出来过?” 侍从点头:“可不是呢,一直在书房呢。” 叶峥一盘算,他在路上都走了两个时辰了,也就是郡王至少四个小时没出来。 接了京里来的一封信? 信里写了什么? 怀着这种疑问,叶峥推开了水恒的书房门。 …… “今上偶感风寒,请雁云郡王回京侍疾?” 叶峥看了书信是大吃一惊。 水恒眉头紧皱,额心有两条淡淡的痕,显然这拧着眉许久不曾松开了。 叶峥将书信翻来覆去看了数遍:“这信的确是今上的字迹无疑?” 水恒点头:“正是因我认得父皇字迹,才会犹疑不定。” 叶峥想了想:“对于今上的性格,我并不熟悉,大哥可有招幕僚共同议事?” 水恒揉了揉眉心:“书信一到,幕僚们就已看了,只是……” 叶峥一看水恒神色便知:“可是反对大哥回京?” “幕僚们都认为此事大不妥,说句难听的,如今在雁云地界,本王坐拥私兵,包括整个岭南境内,本王是跺一跺脚地动山摇,便是说句无冕之王也不为过。” 叶峥知道水恒是完全把他当做自己人,才会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来,他面上也没有露出惊诧之色,而是平静着神情往下听。 “如果父皇当真病重,思念孤,病中想见孤一眼,那孤舍了这诺大家业回京,大不了成全父子之情一场,可是怕就怕——” “大哥是怕,此事有诈?” 水恒点点头:“怕就怕父皇病重,已不能把持宫禁,本王一旦回京,下一秒便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叶峥知道雁云郡王虑得十分有理,若真如信中所说,明光帝是偶感风寒,颗既是偶感风寒,又如何要雁云郡王万里迢迢回京侍疾,若不是偶感风寒,此信有诈,那回京便是要面对天大的危险。 可这一切,叶峥并不能替雁云郡王下决定,对雁云郡王和明光帝的父子之情,只有他们两个最清楚,这个决定,必须要水恒拷问过内心后,自己去下。 回府路上,叶峥一直在想这件事,却不知回府后,还有更大的“惊喜”在等着他。 回到府中,叶峥也接到一封来自吏部的书令。 四年一度的考评到了,叶峥作为地方官吏的优秀代表人物,被召回京述职。 叶峥一拍脑门,在外逍遥太久了,竟然把这茬忘了。 地方官吏做的好的,每四年有一次回京述职的机会,同时参与一年一度的大朝会,隔着人群看一眼帝王风姿。 这对地方官来说是殊荣,更是对治理一地功绩的奖励。 原本接到这样的书令叶峥并不会多想什么。 可是结合雁云郡王收到的那封书信来看,叶峥又觉得,今年不是个回京的好时机。 毕竟他现在已经得到了明光帝“偶感风寒”的消息,无论是明光帝真的偶感风寒还是假的偶感风寒,今明两年,京中的朝局都会不会太安宁。 不过,好在他只是一个地方官,就算回去京城,也和宫中那些事扯不上关系,更不会有机会上朝,最多就是去趟吏部而已。 麻烦的还是雁云郡王水恒那边。 说实在,就算叶峥从来不想涉及这些党争之事,可是人心都是肉长的,水恒与他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