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考生里只有最优秀的三十人才可以通过最后一场院士,获得秀才身份。 秀才试第一名称为案首,考完可得县太爷接见,成为当地风云人物,不过那就不是叶峥去想的事了,他只要考过就行,名次无所谓,最后一名也成。 第一日是卷子考的是对四书五经里句子的记忆和诗词,前者对叶峥来说毫无难度,很快就答完了,诗词他考前专注冲击过,做了一些可以根据不同场景题目韵脚套用的格式,就和上辈子的ai作诗差不多。 这对别人来说也许很难,对可以默写古诗三百首的叶峥来说却是不难,风花雪月鸟兽虫鸣的意向在他脑中可谓应有尽有,可根据考题灵活进行排列组合,当然他肯定不会用那些千古名句给自己贴金,完成考试要求即可。 第一天很快过去,第二天考的是论述题,题目是“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这题目出得可谓是十分中规中矩了,这话出自《中庸》,讲的是君子的德行之一,行事要有自己的休养和准绳。 题如出处也十分中庸,但凡是个读书人,对于君子自身该保持的道德水准都能扯两句,但正因如此,这题也十分不好出彩,叶峥沉思一会儿,提起笔,决定还是以小见大,选取一个小的角度来进行自己的论述。 一篇文章做完,天色已近中午,叶峥放下笔,从食篮中取出白面馒头和捣碎的咸蛋黄,将蛋黄像酱一样抹在馒头上吃,这样馒头有了滋味,红油不容易沾到手,也避免了突然换了环境吃得油腻闹肚子而影响心情,气味也不熏。 对付着吃完,叶峥擦干净手,将纸上的草稿细细通读一遍,确认没有错字漏字和不妥的词句,便取了张干净的纸开始誊抄。 叶峥是在可以交卷的第一时间站起来把卷交了的。 反正已经写完也检查完,白坐着也是干等,这号舍里气闷的很,叶峥想早些出去见夫郎。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马上又有几个站起来交卷的,看来憋不住的大有人在。 叶峥一走到考院外就见到云清,也不知他站在门口等多久了:“清哥儿,我出来了。” 叶峥像只出匣的鸟儿,飞奔向自己的夫郎。 回到家,云清早已准备好一大桶热水,叶峥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又吃了云清买回来的烧饼和羊肉馄饨,只觉得在号舍里憋了两天的浊气尽出,又是一条干干净净的好汉了。 便吃边和云清黏糊,诉说自己遇到的“苦难”:“清哥儿你不知道,那号舍又窄又矮,人关在里头连腿都伸不直,伸个懒腰都怕杵到两旁的隔板,吃喝拉撒都在里头,好在咱们有先见之明,没有准备那许多油腻的和汤的,万一在里头闹肚子,可真坑死人了,不仅坑了自己,还坑了隔壁。” 刚说了没两句,就听到隔壁略带不满的咳嗽声。 叶峥忙给云清举出活生生的例子:“你瞧,隔壁的兄台的嗓子都关出毛病来了!” 隔壁兄台:…… 第35章 三场过后,他们退了租,紧赶着回去帮忙收稻谷。 今年叶家的稻子还长在地里的时候就知收成差不了,稻粒又大又密,那些之前说云家的稻谷种在水里准得淹死的人可是活生生被打了脸,一句屁话也说不出来了,还有人话里话外打听,也有明年要把自家稻子也种水田里的意思。 这些话云爹云罗氏一概不理,带着草哥儿成日在地里逡巡,按照哥婿说的那样,把多穗的,颗粒大的稻谷单独挑出来,留做下一耕的稻种。 叶峥他们回来的时候,挑种已经做好,两人顾不得歇息,直接撸起裤脚下了田,投入紧锣密鼓的收割工作中来。 叶峥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真健壮了不少,去年一亩割不到三分之一就手脚酸软直不起腰,今年割稻的速度却和云罗氏持平,云罗氏还要时不时直起腰歇歇,叶峥却觉得还成,大约是八段锦把腰上的肌肉和筋骨抻开了,就算见天弯腰干活也没想象中难受,晚上也不用云清给他揉腰了,甚至可以抱着云清做点黏糊糊的事。 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这天,叶峥还在田里忙活着,忽然村长急吼吼跑到叶家地头,打老远就气喘吁吁喊:“云老弟哎,还有峥小子,你俩咋还在地里,快别忙活啦!” 云爹奇怪地看了村长一眼,随口道:“收稻子时节,不搁地里忙活还能咋?” 村长喘着大粗气,斜了云爹一眼:“我不和你说,我和叶小子说,哦不对,现在该叫叶案首了。” 村长说着话,就一把子咧开嘴,高兴得合都合不上,祖宗保佑,这么些年村里终于出了个秀才啦,不止是秀才,还是秀才试案首呢,他这当村长的脸上也有光彩。 叶峥这才想起,原来早过了秀才发榜日了,这两天忙得昏天黑地,他们全家竟然把这件大事儿给忘了。 等等,村长刚说啥,案首,他是案首? 村长都激动老半天了,这家人还懵着呢,如果是其他人这么没眼色,村长早翻白眼了,可现在跟前的是云家人,是叶案首,他正哪儿哪儿瞧着都好呢,脸上自然也是慈祥得不得了:“峥小子诶,你还傻呼呼吶,你中案首啦!喜报都从县里传来俺们村了,快上来,还有云老弟你也别忙活了,你哥婿都中秀才了!” 两人听了这才忙爬上田埂,跟着村长往家走去。 那报喜的人是县太爷派来的,一见到叶峥就恭喜作揖。 普通秀才自然没这个待遇,但案首就不同了,那是得县太爷接见一回的,可惜叶峥压根没想过自己会得案首,考中秀才又没啥仪式,过后知道信就行了,故早早回了村收稻子。 发榜出来,县太爷在衙门里等着叶案首上门,谁知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着人打听到那巷子里才知道,叶案首心大,考完最后一场就退租回家去了,这才有县太爷派人来村里报喜的事。 这秀才来可谓得正是时候,今秋就有免税六十亩的特权了,这正是叶峥要的真真正正的实惠。 这些天云家每天都有村民来报喜,话里话外都是夸叶峥有出息,夸云家祖坟冒青烟,当然临走不忘说一句,发达了可不要忘了老乡亲什么的——这句才是要紧的。 云家人也都乐呵呵听着,再客客气气送走。 叶峥也带着云清买了香烛纸钱去坟头烧了一回,算是与地下的先人知会一声,还承诺再攒点钱,就把坟头修一修。 考中了秀才,日子还是一样过,该吃吃该喝喝该下田下田,除了村民对云家人态度明殷勤外,其余并没啥不同。 上次水恒的送来的书籍,在其中一场考试中派上了用场,叶峥便想着怎么也得谢过这位水兄一声,以免失了礼数,便寻了一天给寺庙送豆腐的日子和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