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 然而?这表面的平衡下自有一番涌动?,皇帝没注意到、但?陈肃和赵泽瑾都心?知肚明。 赵泽瑾每次查办官员后都会整顿一番吏治,这般下来几乎已然在某些地方?达到了水至清的地步。 圣贤书上都说?无私为?民,可毕竟几乎没有人当真是圣人,做官为?的是钱财声名?,不?是守着那可怜的几钱俸禄过清贫的生活为?他人谋事的。 可一旦做些往日官场上默认的敛财之事,下一次太子的剑说?不?准砍得便是他们的脑袋了。 可由奢入俭难哪,看惯了别人家财万贯,也过惯了从前朱门?酒肉臭的生活,又如何能够习惯吃糠咽菜——虽说?这“糠”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无比精细的吃食了。 于是能攀得上关系的人自然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充盈自己的金库了。 而?这一天,赵泽瑾觉得时机到了,于是托言官之口,这一种?方?式大喇喇地便现于人前了。 这竟是一个几乎席卷整个官场的案子。 大启虽是推行?科举制,但?其实整个官场上科举出身的人最多也不?过三成,剩下的大多出身官宦世家,而?还有一些则是可通过朝廷的合法渠道?捐官买官。 另,若是有四品官以上的举荐人担保,而?在入官场后第一年的考核亦是能够达到良好的评级,该人便可以正式担任此官,否则便哪里来的便回哪里去。 只不?过哪怕科举出身的官员也大多都是合格,要达到良好实属困难,故而?并无几人尝试此等?做法。 可如今卖官鬻爵的被太子严禁,其他财路也被一一堵死,越来越多的目光便被投到了这一项条例上了。 大人们都是要锦衣玉食的,太子这种?严苛的吏治将各地官员的源给闭了,那么这些与他们有着盘根错节联系的京官或者地方?上的大官也收不?到底下官员的孝敬了,自然是要琢磨别的办法的。 原先困难的路,当众人都走这条路,便也就不?困难了。 民间的富商从来就不?缺想要花钱买官的,从前商人地位低,巴巴的送上去各位大人也不?愿看一眼,可现在倒是双方?一拍即合。 只要在举荐人那一栏署上自己的名?字,便可得到富商的一笔钱财,若是买通朝廷考绩的官员,那么更是有数倍的钱财。 寻常官员没人会对?钱不?动?心?的,如若有,那只是因为?钱不?够多。当面对?成千上万笔只需要动?笔评个良便能得到的钱财,又有几个监察御史会不?动?心?呢? 于是短短两年间这等?现象已然泛滥,将朝中?无数重臣世家都卷入其中?。 赵泽瑾写?完一幅字,将笔放下,长舒了一口气:“是时候收网了。” 作为?一个皇帝,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没有比他更懂的了。这世间大多数时候都不?能仅凭是非黑白四字行?事。 譬如说?一个会贪二分利但?将事情办到八/九分的官员和一个两袖清风却只能将事情办到五分的官员,赵泽瑾自然是会选择前者。 既然事情做到了,赵泽瑾不?介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有能之人获些利。 但?一个人的胃口不?能太大也不?能太贪得无厌。赵泽瑾虽严整了吏治却也并未紧缩到太过分的地步,实在是没有将他们逼到到枉顾法度考绩造假的地步。 可这朝堂之中?竟然还是有这样庞大数目的大臣牵扯了进来,可见朝廷之中?都是养了一群什?么酒囊饭袋。 赵泽瑾冷笑了一声,有道?是上行?下效,皇帝自身便是德行?不?彰,办事该雷厉风行?时左顾右盼、该和缓松弛时糊涂专横,才让这些人这般有恃无恐,认定法不?责众。 可他偏要责众,不?掀起一片风浪来又怎能让某些人破釜沉舟呢? 才入春,寒意还是往人骨子里钻,东宫烧的是上好的炭火,并无丝毫烟味。太子写?了一下午放在外面乃是为?万千学子追捧的字毫不?心?疼地扔向炭盆。 那字笔走龙蛇、铁画银钩,带着说?不?出的锋锐与浩渺之意,不?像是一个太子,倒像是一个将帅的字,或者说?,想得更大胆些,是一个野心?无限的帝王的字。 火苗渐渐将字迹吞没,也将那“斗转星移”四字吞噬,一切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可有什?么已然在悄然酝酿之中?了。 第二日,举报当朝吏部侍郎收取贿赂并窜通考核的官员祸乱朝廷官员评定法度的奏折便递到了皇帝跟前。 皇帝大怒,令详查,三日内竟查出此案几乎牵连全境,朝中?更是有三成官员陷入其中?,吏部四品以上官员全部覆没,便是下级小官也难免牵涉其中?。 一时哗然。 这俨然是另一种?舞弊。 仅仅是京城周边的紧急检查,便足足有一成的商贾出身的新官是靠这个渠道?坐稳了官位。寻常人寒窗苦读十年都未必能考取功名?,上百年朝中?都不?曾改过的对?商人的鄙视,竟然仅仅靠着赵泽瑾几次轻描淡写?的对?官场的清理和把控完成了。 别看这仅仅是一成的官位,看似不?多,可一年中?告老还乡的官员又有多少,哪里有那么多空位给他们? 既然没有,又不?能凭空造出来,这些空出的官位是如何得来的可想而?知。 人为?财死,这些平日鼻孔朝天的世家权贵们便这般简单地同这些下三滥的商贾们踏在了同一条船上,牢牢地把控着可能上报给皇帝的各种?渠道?。 可惜,有一双一直盯着他们行?差踏错的眼睛。 就这样,这些依然被赵泽瑾放过几次血的世家们终于在这次浩劫中?被赵泽瑾架在了油锅上,这是要炖肉挖骨、彻底断了他们的根基了。 如今烈火烹油的世家基本上都有那么一两个在朝中?掌实权,他们中?有的主导了这聪明的开源之法赚得盆满钵满,早就陷入其中?;有的自己已然足够呼风唤雨,还不?至于靠这些带着铜臭味的商贾维持花销与体面,对?于他们来说?,便是将家族中?参与这等?事的不?肖子弟交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惜不?肖子弟自有心?疼他们的长辈对?着这掌实权之人施压,当家的纵然对?着他们再不?齿,总不?能将老子族老一并扔出去自生自灭,一身“浩然正气”只好被逼着一起同流合污。 可见世家子凭着家族封侯拜相,到最后也必然成为?家族的傀儡,“浩然正气”也只能穿肠过一过便罢。 每天都在有不?同的世家被牵连进来,再如何迟钝,不?过第三日作为?老对?手他们便也能反应过来这是太子搞出的鬼,于是便义无反顾地也将太子拖了下来。 若是这大多数人都被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