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真是找错人了我是玩无赖的祖宗! 拿着户口本跟我去公社办手续,要不然砸的可就不止你们一家了!” 老邵家的另外几房一听,忙不迭让邵老汉赶紧答应,别把他们连累了。 邵老汉只好咬牙切齿答应了。 苏禾勾了勾嘴角:“大冷天,工人兄弟们跑过来帮你们拆房子,你们是不是该有点表示?拿出五百块钱给兄弟们喝酒!” 邵老汉当然不愿意,苏禾慢悠悠的说道:“不给也行,那就肉偿!你二儿子挨一嘴巴子就免一毛钱!” 当即有个络腮胡子开始抽邵庆贵耳光,一边抽一边数数:“一毛!两毛……” 邵老汉气得脑袋嗡嗡的,要是凑够五百块,非得把老二的脑袋给抽飞了不可! “别打了,我给,我给!” 苏禾拿到钱之后,说道:“当初我小舅舅是被拐来的,照理说你们作为买家也难逃其咎。 不过,我小舅舅仁义,不想追究你们。 但是邵老太丧尽天良卖了亲孙子,这可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交给所里的同志处理吧!” 当即有人架着邵老太上了卡车。 邵老太鬼哭狼嚎:“老头子,老二,救我!救我!” 苏禾笑眯眯的看着他们:“你们要是想承认自己是帮凶,你们就往前上,正好一勺烩!” 邵老汉和邵庆贵顿时不动弹了。 这一家子人一个比一个自私,谁都没有自己重要。 苏禾又对着邵家的人说道:“你们如果心里不满,或者想要报仇,记得来安县找我!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叫苏禾!我随时恭候你们的到来!” 老邵家的人连忙说不敢。 开玩笑,能摇来两卡车工人的狠角色,谁敢惹?! 这要是去了安县,八成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苏禾见事情办妥了,让人架着邵老汉也上了卡车,直接拉到了公社。 苏禾让众人在外面等着,溜溜达达来找公社的黄主任。 苏禾提前就给黄主任打过电话。 至于是怎么联系上的,再简单不过了! 她找了洛东川,洛东川通过中间人联系到了黄主任。 官大一级压死人,哪怕是跨省的领导,也得给面子。 更何况,于情于理赵小舅都是正义的一方。 黄主任其实也早就看邵家那些人不顺眼了。只不过穷乡僻壤,宗族势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也是没办法。 他还以为苏禾会来找他一起去邵家,他都提前和所里的同志打好招呼了。 这次就算邵家胡搅蛮缠,说什么也得把事情办成了。 他就是做梦也想不到,苏禾会带着两卡车工人过去。 至于为啥他知道,因为卡车经过公社的时候,他看见了! 当时,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 他这才明白,苏禾通过中间人找他,并不是想让他帮忙。只不过是给他个心理准备,怕他吓死。 所以,听说苏禾来了,小跑着从办公室迎了出来。 “苏禾同志,久闻大名,久闻大名啊!快请进!你这边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提,只要合法合规,我全力配合!” 第466章 努力推销自己的赵小舅 苏禾笑着说了两句客套话,然后说道:“黄主任,这是我们那边派出所和大队出具的证明材料。可以证明邵庆才就是当初被人贩子拐走的赵开武。 邵家这边也承认当初是从人贩子手里买下的孩子,主动提出来到公社和所里说明情况,并且愿意让赵开武将户口迁走。您看,我们应该怎么个流程?” 黄主任:……你确定他们是自愿? 甭管是不是自愿,既然合法合规,他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当即亲自陪着苏禾到派出所办理手续。 苏禾来之前已经在安县那边开好了接收户口的手续。所以这边只要开具迁出户口手续和证明材料就行了。 鼻青脸肿的邵老汉在材料上按了手印。 他心里对苏禾又恨又怕,但是连屁都不敢放。 苏禾又把邵老太涉嫌拐卖儿童的事情说了,所里的同志表示一定会秉公办理。 黄主任也打了包票。 但苏禾向来做事都是双保险,回去之后就给当初受理火车上拐卖元宝案件的分局打了电话,将邵老太的事情说了。 “同志,邵老太肯定知道上线的具体信息,说不定可以通过她将整个拐卖团伙一网打尽……不用谢,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事实证明,苏禾是对的。 邵家村的人虽然在苏禾面前怂,但是等苏禾走了之后,就开始三番五次来公社闹事了。 说邵老太不是想卖孙子,只是家里太穷了怕孩子吃苦,让人帮着送养到好人家而已,这怎么能算拐卖呢?! 再说,元宝最后也被找回来了,就该把人放了。 黄主任这边快要顶不住的时候,上面来了协查函,直接把邵老太给提审走了。 这下邵家村的那些泼皮无赖都消停了。 他们只敢在家门口耍横,到了外面狗屁不是。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苏禾谢过黄主任和所里的同志之后,坐着贺副厂长的车离开了青远公社。 快到晏城的时候,苏禾下车对那些帮忙的工人表示了感谢,并且拜托贺副厂长将那五百块钱分给众人。 每个人差不多能分到五块钱,一个月工资也才三十几块钱,这钱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少了。 再说,这次坐着卡车打群架,都够他们吹一辈子牛逼了! 回到晏城,苏禾又跟着贺副厂长到了冶金厂,见到了洪厂长。 无非就是一些客套话,但是从苏禾嘴里说出来,就让人觉得很熨帖。 以致于洪厂长都有些遗憾没能亲自跟着去打群架了! 苏禾他们又在晏城住了一晚,次日踏上了返回安县的火车。 赵小舅两口子直到现在还觉得是在做梦。 来之前,他们都已经做好要在邵家村耗费一段时间的心理准备了,甚至可能根本没办法迁出户口。 结果和他们想的一点也不一样! 赵小舅对苏禾可谓是感恩戴德。要不是苏禾是自己的外甥女,他都想跪下磕头了。 “小禾,虽然咱们是舅甥,但你永远是我的恩人。 你有用我的时候,只要招呼一声,我随叫随到。 我虽然没读过书,但是我也认些字,平时在队里干活,我也一直跟着村里的老把式学手艺,铁匠、木匠、篾匠的活我都会……” 苏禾多精啊,闻弦歌知雅意,知道赵小舅这是在努力推销自己。 赵小舅显然比赵大舅心思更活泛,不过也能理解,他从小长大的环境逼得他不得不这样。 苏禾倒是挺欣赏这一点,而且她也希望身边的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