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6(1 / 1)

说,并且听她的话。 信封里面还有十块华夏币和十斤粮票。 苏禾撇了撇嘴开始写回信:“晓玲: 来信已收悉,你的字字句句都像利刃扎在我的心上。 我怎么会不把你当朋友? 这世上只有你真心实意想要做我的朋友,也只有你才是我昏暗日子里面的一抹光! 之前事情多有隐瞒,并非我有意为之。 你即将是天之骄子,而我还在为填饱肚子奔波,我心里是自卑的,哪敢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来烦你? 没想到你竟然因此误会我,我实在是委屈。 你若不相信,你回想一下,发生的大事我是不是都告诉你了? 晓玲,以后再也不要说绝交的话。要不然我真的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以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都听你的。 对了,以后你不要再给我邮寄票证和华夏币了,以后我有困难也不会和你提了,我怕你误会我和你交友的动机。” 苏禾写完落款之后,觉得这信好绿茶,不过对付洛晓玲这样的绿茶,只能以毒攻毒! 她故意不让洛晓玲再给她邮寄票证和华夏币,洛晓玲为了更好的控制她,肯定会继续给她邮寄。 她信里又半点不提及沈如意和齐远生,洛晓玲和沈如意定然觉得这是她的痛处,往后每封信都要提上一提,正好给苏禾提供情报。 至于信中说的大学推荐名额,苏禾还真不在意。 恢复高考之后的大学生可比他们这些推荐上去的含金量高多了! 不过再等两年而已,她等得起,正好利用这段时间赚赚钱,钓钓鱼。 苏禾把信放到小挎包里面,准备去邮局邮寄。 刚出屋子,就听有人喊:“请问是苏禾同志的家吗?” 苏禾推开屋门,瞧见大门外面站着一位三十左右的妇女。 那名妇女看到苏禾一脸激动:“姑娘,真的是你!我总算找到你了!上次我家小宝被枣核卡住了,多亏你帮忙才没出大事。 我当时急着去医院,后来又因为工作需要出差了,昨天才打听到你的住处……” 苏禾也认出来了,这妇女正是那天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救的那男童的妈妈。 苏禾打开院门,笑道:“大姐,您太客气了!谁遇到那种情况都会搭把手的,我不过也是凑巧赶上了。大姐,屋里坐!” 妇女客套了两句,跟着苏禾进了屋子。 妇女把手里的两个网兜放到桌子上面:“苏禾同志,这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你说什么也得收下。” 一个网兜里面装的是罐头糕点,另一个网兜装的是一块布料。 两人推让了一番,苏禾这才收下了。 聊了一会儿,苏禾就把妇女的底细打听的七七八八了。 妇女名叫秦艳,在县里的农资所上班,从事大豆育种工作。 之前出远门就是去乡下的试验田进行播种和记录工作。 苏禾心里一动,未穿书之前她曾经看过一篇报道。虽然华夏国口粮有充足的保证,但大豆有非常大的缺口。 转基因大豆另当别论,传统大豆的产量和国外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育种技术的落后。 种子不好,产量就低,农民赚不到钱自然就会改种其他品种的作物。 即便在2020年左右,传统大豆平均亩产也就150公斤,只有一些高产地块能达到300公斤左右。 “秦姐,咱们所里的试验田最高亩产能达到多少?” 秦艳颇为自豪的说道:“咱们农资所的「金丰一号」可是咱们北方近两年最好的品种,亩产能够达到667公斤!” 苏禾:“……” 也是,华夏国20世纪80年代初大豆亩产也才80公斤,现在能搞到667公斤也不错了。 可惜,今年的播种已经完成了,她就是想做点什么也来不及了。 只能明年找机会了。 秦艳待了一会儿提出告辞:“小禾,以后有时间去家里坐,或者直接去农资所找我。” 苏禾笑眯眯的答应了。 送走秦艳,苏禾这才到了邮局把给洛晓玲的信寄了。 苏禾在袁老师那待到下午四点来钟,来县广播站找田小桃。 “小桃,晚上我请你下馆子,看电影!” 田小桃性格直爽,苏禾跟她很合得来。 田小桃看到苏禾忙把她拉到一旁:“小禾,你以后没啥事还是少来广播站吧!” 苏禾一愣:“为啥?” 田小桃压低声音说道:“你是不知道啊,县里广播站的几个记者最近没少被站长骂,每次骂他们的时候都拿你当例子! 说你稿子上除了会有几个错别字之外。无论是逻辑还是文笔都比他们强多了! 一次两次没什么,时间长了,他们难免对你有意见,我都听过好几次他们背后嘀咕你了。” 苏禾:“……” 她这不是无妄之灾吗?! 田小桃又说道:“你最近少来几次,时间长了站长就把你这茬儿忘了,那几个记者自然也就对你没意见了。” 苏禾一乐:“小桃,躲避可不是我的行事风格。知道打消别人嫉妒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吗?” 田小桃摇头:“什么办法?” “那就是达到他们够不到的高度,让他们仰望你! 反正我最近闲着也是闲着,我写几篇稿子投一投。 等到《华夏日报》、《求问消息》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刊登我的文章,他们不但不会嫉妒我了,还会对我溜须拍马。” 田小桃:“……小禾,天还没黑呢!” 大白天的就开始做梦了? 就连他们站长都不敢想这样的事儿! 第75章 词穷了 苏禾还真不是临时起意,就算没有这档子事儿,她也想这么做。 有了光环傍身,她的赚钱大计会省很多事儿。 只不过,现在这个年代报刊的选稿周期都很长,估计怎么也得两三个月才能有结果。 苏禾也没和田小桃多说,等到田小桃下班,两人溜溜达达到了国营饭店。 饭店里面只有稀稀拉拉几桌人,这年头舍得下馆子的人不多。 其中一桌正在点菜。 “同志,来碗红烧肉,来盘炒萝卜干,四个馒头。” 服务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妇女,眼皮都没抬:“红烧肉卖没了。” “那还有其他肉菜吗?” “都卖没了。” “鱼有吗?这下回馆子总得吃点荤腥啊。” 服务员不耐烦的说道:“想吃荤腥你早点来啊,都这个时候了,能有吃的就不错了!你到底点不点?快点!还有人等着呢!” 这年头国营饭店都牛得很。无论是大厨还是服务员,眼睛都长在脑门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