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18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4(1 / 1)

剩下如宋太师之流, 当然要不遗余力地办成这件事,所以我们一直以来所接受的,都是在先帝的示意下,被篡改过的历史而已。” 是的, 在抹去理山国在大安舆图上的存在与过往的同时, 宋太师等人还曾顺便篡改过一些其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美化先帝的登基经历, 大肆鼓吹先帝的功绩等。 正宁帝难以置信的以双手抱头,有种三观都被颠覆的不真实感。 他虽然总会在心里暗自吐槽他爹到死都不让位,不会享福,还把自己的那些儿子都弄得下场凄惨, 还给他留下一个难以收场大摊子的事。 可是内心里,他对自己的父皇还是充满敬畏与钦佩的, 认为对方是位文韬武略, 虽然对不住许多大臣与儿子, 却是位有大功于百姓和大安的皇帝。 而他为何会对自己的父皇心存这种认知呢,当然是来自他一直以来所接受的教导,看到过的那些书籍文章。 结果活了大辈子才发现,他所接受的那些教导,都是经过人为篡改并粉饰得光鲜亮丽的虚假表象,这个打击与刺激,着实有点大。 “幸好皇儿不曾入过宫学,要不然,你现在就能体会到父皇这无法言喻的心情了,所以先帝选朕继位,既不是看中朕的性格品性,也不是因为看出你天资不凡,而是因为看中朕,是最不可能揭穿这一切的人?” 正宁帝十分清楚,若无太子,他这辈子可能到死都被蒙在鼓里,不可能有人告诉他这一切,他也没有揭穿这一切的能力与魄力。 毕竟他的母族与妻族都无能人,还都是那种只知为自己的私利蝇营狗苟的人,与先帝抹去的那段历史没有任何牵连,知道的事情也少,不可能有机会提醒他什么。 瑞王这个不仅知情,有手段有实力有魄力,对当年那些有异议的王爷,被先帝废黜并发配边关不说,还被下令‘永不回京’。 剩下这些在京中的王公,要么是与他一样没经历过,或是对那段历史毫无印象的人,要么都曾是帮助先帝一起完成这件事的帮手。 而他自己从始至终都只知道理山国的存在,并不知道理山国与大安的渊源,对理山国是不是大安国土一事,没有任何感触,不争不抢的温软性格,都注定了他坏不了先帝的事。 可是先帝算漏了一件事,他有太子,而且还是一位有手段、有谋略、有魄力的太子,所以他现在知道了。 他知道了也的确不打算做什么,但他知道太子肯定会做些什么,他则不会有任何异议。 这就是先帝本看不上他,却又因看不上他的那些原因而选他继位,该得到的福报。 见他那满脸愤愤不平的模样,何殊笑着安抚道。 “父皇不必为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感到和烦扰,反正现在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仅知道了真相,还会还大安与后世人一个真相。” “可是他们将这些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我们又该如何做?才能让这些已经接受虚假历史的人相信,我们所公开的这些才是真的?” 何殊对此却是十分有信心。 “先帝那些能得他重用的大臣,都会留一手,当年曾参与那件事的人,又怎会不留一手?” 而且据何殊猜测,除了那些参与这件事的王公大臣们留一手,民间肯定也有不少人还留的有被禁的相关典籍。 正宁帝闻言,顿时眼睛一亮,抚掌笑道。 “对啊,宋运林可曾告诉你他留的那些在哪里?” 何殊笑着摇头道,“没有,不过儿臣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派人去挖他为自己准备的陵墓了,据儿臣估计,那里肯定会藏有大惊喜。” 正宁帝对此感到颇为不解,“你是认为,宋运林会将自己偷偷留下的一些原件存在自己的墓中?他竟然算计到如此地步?” 在正宁帝的心中,陵墓从来都是非常庄严而又肃重的存在,也能用来做这些算计? “以儿臣对宋太师的了解,他肯定能做得出来这种事,因为知道大家都会习惯性的对陵墓这等存在心存忌讳,从而将主意打到自己的陵墓上,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宁帝狐疑地看着她,“那你怎么一点都不觉得忌讳?” 何殊愣了一下,才若有所思摸着下巴一本正经地回,“可能是因为有父皇在,儿臣充满了勇气与力量,百无禁忌?” 正宁帝不由得失笑,心中那些难以言喻的郁闷,也因此而消散。 “明明是因为你自己胆子大,竟然将责任推到朕身上,朕可不能承认,这要是承认了,你皇爷爷回头若是找朕算账,朕可应付不来。” 即便知道先帝最后选他继位的原因后,备受打击的同时,也难免生出一些怨念,可是在正宁帝心中,先帝早已积威甚重,在对太子接下来的打算心知肚明的情况,他可不敢正面先帝。 而太子要干的事,还都会借他的名义,这让正宁帝无法不对此感到心虚。 “没事,皇爷爷有意见,您尽管让他来找儿臣,谁让他给我们爷俩留下这么一个大烂摊子在前,咱们对他可不理亏。” 不仅留下国库与私库这两个大窟窿,还给留下一大堆由对方扶持起来,总是想方设法地着要架空他们爷俩的势力。 若是打小修炼帝王权衡心术的人继位,或许并不觉得这种朝堂布局难对付。 只需继续的先帝时的风格,打压一批,拉拢一批,再新扶持一批,让他们保持平衡,即可维持住朝堂稳定。 可她与正宁帝都不曾接受过相应的教育,被赶鸭子上架,只能凭借不成功便成仁的一腔孤勇,硬生生地用谁也预料不到的野招式闯出一条生路。 所以何殊一点都不觉得自家对先帝有什么亏欠,哪怕她将要做揭对方老底,将对方费尽心机篡改,想要抹去的那段历史大白于天下。 理山国不是一个好邻居,前些年时不时就会找各种理由与大安发生纷争。 在何殊加强军中投入,在边境处屯下重兵,狠狠地给对方几次教训后,才有所收敛,近些年才消停了不少。 由于在何殊印象中,对方一直是个独立的国家,所以只要对方能安分些,她并没有要仗着大安越了强盛,兵力充足,就生出想要侵占对方的意思。 可是现在知道理山国曾是他们大安的领土,是在先帝手上弄丢的地盘,何殊对那理山国的态度当然也会随之大变。 收复失地虽是势在必行,将被先帝抹去的那段历史恢复并公布,也是接下来必做的事,却都要逐步来。 在何殊亲去大理寺见过宋太师的次日,在大官朝显赫近四十年,年过七旬的宋太师,在大理寺的天字号监狱中,走完了他这可恨而又可悲的一生。 对于宋氏家族的判处,也在不久后得到批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