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 分卷阅读1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6(1 / 1)

辈。 接到消息的康郡王这才稍满意,他的王妃总算聪明一回,没让他亲自开口,就知道主动设法解决问题。 他非常在意前瑞王何广庭突然去了临海府的水师大营,还公开召集自己手中隐藏势力的事,直觉告诉他,这里面一定存在大秘密。 这个大秘密,肯定与林氏、杨氏等大族顺从的退出朝野,前往临海齐聚水师大营,与何广庭会合有关。 作为一个很有野心与企图的人,康郡王早就清楚所谓忠心,需要拿利益做交换的事实。 何广庭一脉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被先帝彻底打压下去,既没有手段可以笼络回那些已经散了十多年的忠心,也没有什么把柄可以拿捏那些势力。 若不是他所猜测的那个大秘密实在非同一般,那些人绝对不可能这么顺从的听从何广庭的指挥,放弃现有的前程,去追随一个早已被废了的庶人。 从宫里没有反应,其实也相当于是默认了的反应中,就能看出,这里面肯定还有宫里的意思。 所以康郡王想的是,连何广庭那样年迈的废人,都能做的事,他凭什么不可以? 第九十五章 康郡王妃是老承义侯的庶女, 在康郡王透过出想要求娶之意后,才赶紧记在其正妻名下,充作嫡女,嫁给当时的康郡王做正妃。 为了帮初登基的正宁帝笼络宗室, 也为展现一些态度, 何殊才会将其晋为亲王。 而正宁帝登基后, 并没有大肆封赏宗室中人,只封赏提拔其中一部分的行为。 让康郡王一度曾为自己当初不惧外人的非议,为取得正宁帝的信任, 选择娶赵氏庶女为正妻的行为,感到颇为自得。 直到得了为晋升为亲王的好处后, 被安置在礼部的一个看着尊贵体面, 却无实权的位置上,一直不得重用,让妻子回娘家运作,也没有任何效果后, 他才隐约发现一些事实。 他那位看皇兄对自己的母族也抠门得很, 除了按例封赏的爵位,与面子上的一些赏赐外, 对赵家也不重视。 他的老丈人虽是他皇兄嫡亲的舅父,也没得到任何重用,而他的老丈人也不敢有任何不满。 这与康郡王预想中的不一样,也与从前的那些皇帝上台后, 往往都会首先抬举并重用自己的母族、妻族的情况不同。 毕竟这两族所处的地位,注定了他们会天然地依附皇上, 全力辅助皇上坐稳位置。 何况在皇上登基前, 也会得到这两族的大力扶持, 纵观过往历史,有不少皇帝甚至是靠着这两族的帮扶,才有机会登上皇位。 可是正宁帝登基继位后,对母族与妻族的都只维持面子情,毫无重用之意,却没传出他忘恩负义,不念旧情的非议。 这里面的真相就显得有些微妙。 继皇后亲自上书夺了自己娘家的爵位,正宁帝罢了他表弟的爵位,还将罚其除族,将其送入农场劳作,这两家也没敢闹后,明眼人更加确定,这完全是因为那两家心虚理亏在前。 没有行下春风,怎敢盼秋雨? 没有帮扶过当年还在潜邸中的正宁帝,正宁帝登基后,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都不为过。 毕竟是他们放弃与漠视正宁帝在前,后来没有受到报复,已经算是正宁帝宽容大度,何况还只是因他们犯错而收回本就是由正宁帝给出的东西。 因为是赵家女婿,康郡王后来不仅猜到其中的真相,还从他的妻子那里得到确认。 康郡王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不惜放下脸面,求娶赵氏庶女为正妻的行为,可能是个得不偿失的错误选择。 所以自那以后,康郡王就对康郡王妃彻底冷了下来,他那位皇兄连自己老舅父的面子都不给,又怎么可能在意一个没见过面的庶表妹。 只是顾虑到赵家并没有倒下,而是尊荣与权势地位,都已落到与他们并不亲近的赵晋仁身上,康郡王才没想过要换个妻子。 而现在,就是他需要通过妻子,从赵晋仁那借力的机会,他想赶在所有人之前,弄清楚定海水师大营里的事。 赵晋仁是定海水师的主帅,肯定对大营里发生的一切,包括何广庭为何会去大营,还召集手中的势力去大营的事,都了如指掌,甚至还参与其中。 所以他也不要多,只要赵晋仁能给他透个口风,让他知道该从哪里的使力,再帮他在上面美言几句,他就有机会将这个可能是大机缘的差事,从何广庭的手中抢过来。 赵晋仁虽然和他妻子关系不亲近,可他毕竟是赵家子孙,老承义侯对这个大孙子有情有义,当初还曾坚持将他请封为世子。 所以康郡王认为,就算赵晋仁不给王妃这个姑姑面子,肯定不敢拒绝其祖父的面子。 更何赵晋仁的年龄已经不小,纵然他位高权重,受上面的信重,也该明白独木难支的道理。 他这个姑父作为曾经的亲王,就算现已降为郡王,也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对方的助力,在京中与其守望相助,他的老丈人也该明白这个道理,好好劝劝赵晋仁。 康郡王不知道的是,当康郡王妃回娘家找她爹哭诉大侄子不尊重她,害她在康郡王面前丢脸,老承义侯满脸的无奈与沧桑。 “容儿,你该知道,晋仁自幼离家,在外祖家长大,又因为他母亲的事,对我们赵家的这些亲人心存芥蒂,你就别再去打扰他了。” 听到这话,康郡王妃赵秀容不敢置信地瞪大双眼看着自家老父亲,连眼泪都忘了流。 “爹,您怎么可以这么说?赵晋仁姓赵,不管他在哪里长大,生来就是赵家人,就得认你这个祖父,认我这个姑姑,我们赵家的爵位都被他抢走了,他凭什么还怨恨我们?敢不认我们,我去宫里告他去。” 看着愤怒的女儿,老承义侯满脸的愁苦之色,皇上只看重他的大孙子,压根没将这个舅舅放在眼里的事实,他不可能跟任何人说。 他的大孙子当着他面,拒绝照拂庶弟妹的场景,虽已过去半年有余,却让老承义侯至今想起,仍觉历历在目。 也让他彻底意识到,他的大孙子恨他,不只是恨与他母亲的死有关的人,还恨当年选择息事宁人,漠视他母亲冤死的真相,纵容他亲爹与刘氏的赵家所有人。 所以面对话里话外求他为其出头的女儿,老承义侯只能劝她离对方远些。 可是女儿不仅不能领会他的苦心与难处,还说出这种只会让她与赵家自取其辱的话,让老承义侯瞬间勃然大怒。 “告?你想去宫里告什么?你这个姑姑过去不曾照顾侄子半分,还因受那刘氏挑唆与利用,与他母亲的死脱不了干系,你去告什么?让皇上将你送到农场,和你的好姐姐做伴吗?” 若是告状有用,老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