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越来越轻:“是为娘的欠考虑了。人们总以为站得最高,便最为自在。原想送你上储君之位,便有傍身之基。其实那个位置,当真是画地为牢,毫无自在。再有,我一没母家,二没派系,三没有给你康健体魄,送你上去,有朝一日难逃跌得粉身碎骨。” 燕熙连忙道:“不是的……儿子不是怨您……” “是为娘自私了。”唐遥雪咬唇,滑下两行清泪,她也不抹泪,无声地哭着,任那泪滑进鬓角、湿了床褥,许久之后说:“请周太医来。” 燕熙还想说什么,却被莲馨姑姑过来,劝说着拉到外间。 - 整个太医院都被天玺帝叫到承乾宫来了,燕熙才退出去,一队大医便被引着进去。 那位周姓太医,名慈,是位正八品御医,跟在院使和院判后头急步进来。太医们进去后一阵忙活,出来时周慈缀在最后,路过燕熙时,瞧了他一眼。 燕熙垂头跪在软垫上,忽然心中一动,抬了头,正接住了这一眼。 周慈沉默地扭开头去。 燕熙心头一跳,品出了几许欲盖弥彰的意味。 - 太医退到外面去向天玺帝禀报了,燕熙还想进去,被莲馨姑姑拦住了,说贵妃用药施针,已睡去了,让他先到偏殿休息。 燕熙不肯:“那我便跪在外间等母妃随时叫唤。” 莲馨叹了一口气,领他进了内殿。 他看唐遥雪静静地躺在床上,地药物作用下终于展开了眉。 内殿里静悄悄的,燕熙跪在唐遥雪的病榻前,小声地问道:“莲馨姑姑,母妃方才做了什么?” 莲馨也跪了下去,掩面俯地说:“不过是睡下了,殿下莫要多想。” 燕熙的泪又落下来,他跪得笔直:“你们凡事瞒着我,叫我如何心安?若有一日知道真相,叫我如何自处?” 莲馨深埋着头,回道:“娘娘有说,殿下往后要自在宽心,莫要多虑。” 燕熙知道问不出话来了,他不肯离去,就守在病榻前。 整个太医院搬来,也扭转不了唐遥雪的伤势恶化。 唐遥雪一直没醒,夜更沉了。 - 凌晨,承乾殿热闹起来的时候,燕熙就吓醒了。 他身体底子不行,夜里大约是晕睡了过去,此时听着动静,径直冲到内殿。 便见唐遥雪一身素衣端坐在镜前。 “母妃?”燕熙喊。 唐遥雪优雅地偏头来瞧他,对他招了招手。 燕熙小心地来到她身旁,生怕惊醒了这似梦之境。 唐遥雪已上了妆,瞧不出半分病容,甚至因着那几分孱弱,更添了娇柔之态。 燕熙目光不错地望住唐遥雪,隐隐猜到了什么。 唐遥雪被他瞧笑了,款款道:“我儿瞧什么?” 燕熙轻声道:“母妃真好看。” 唐遥雪盈盈地笑起来,她起身,原地转了个圈说:“那我儿便多瞧瞧,以后啊,你想起娘的样子,都要是美的才好。” 她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她瞧人时未语先笑,启唇时温情款款,一颦一笑间皆是天真浪漫的情态。 燕熙心中不安更加强烈,他拉住了唐遥雪的袖子,轻声问:“母妃,您怎么了?” 唐遥雪说:“娘很好,现在很高兴,娘要许你和灵儿安康顺遂。” 说完,她命莲馨去请天玺帝。 燕熙心中沉沉,他隐隐猜到唐遥雪要做什么了。 - 莲馨掌了灯,燃了香。 烛火闪亮,纱幔垂落。 明黄的身影大步进来,牵着个小姑娘。 燕灵儿不过十岁,她见里头溢满暖光,天真地问天玺帝:“殿中好漂亮,好香,是不是母妃病好了?” 天玺帝不由加快了脚步,穿过帘子,见到燕熙跪在屏风前。 天玺帝正想问,蓦地起了歌声,半透明的屏风后面,有人影在光晕中现出来。 天玺帝松开了燕灵儿,急走几步停在屏风前,低声喊:“雪儿。” 唐遥雪将手指点在屏风上,轻声唤:“二郎。” 熏香把血腥味盖了下去,烛光把物什照得似镀了彩,殿中隐隐绰绰有如梦境。 唐遥雪在歌曲尽时,低低问:“二郎可还记得臣妾初遇你那日穿了什么?” 天玺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声音沉了沉:“雪儿那日穿了一身雪衣,头挽红带,身披红色莲蓬衣,在风雪中走来。我与随从迷了路,是你在雪原中把我们带出来的。” 唐遥雪从屏风后走出来。 她穿了十五岁那年的衣裳,在天玺帝面前转了一圈。 天玺帝一时怔在原地,而后在唐遥雪缀着星的眸光中迈动步去,要去牵唐遥雪的手。 唐遥雪抿嘴一笑,退了一步说:“二郎,臣妾自雪中来,是时候该回去了。可我舍不得与二郎的一双儿女,以后二郎是熙儿和灵儿唯一的依靠了。” 天玺帝皱着眉,哽了一下,提了声唤:“雪儿你胡说什么!” 唐遥雪朝天玺帝伸出手,她胸前缓缓绽出一朵红梅。再浓的熏香也盖不住她身上的血腥味了。 天玺帝喉结动了动,哽了一下,他说:“雪儿,你是不是怨朕照顾不好儿女,才想要赌气离开?明忠快宣旨!” 秉笔太监明忠侯在门外,拿出圣旨,对着满院的人高声读了起来。 燕熙在那满篇的颂辞后,听到了皇帝诏令:“七子燕熙,日表英奇,天资粹美。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注】 作者有话要说: 【注】引自爱新觉罗·胤礽被册封为皇太子的诏书。 第7章 贵妃化雪 立储乃国之大事,跪着的满院人还没从东宫已定的震撼中反应过来,第二道诏书紧跟着砸下来:“淳于氏有女南嫣,温婉淑德,娴雅端庄,着指为秦王燕熙正妃,择日完婚并授皇太子妃册宝。” 第二封诏书读毕,新晋太子妃的声音响在殿外:“臣女淳于南嫣叩谢皇恩。” 淳于南嫣,家世极好。 这道诏书的轰动性甚至不亚于立储诏书。 淳于氏是大靖开朝二十八家有丹书铁券的世家之一,经二百年,其他士家殒的殒、贬的贬,只剩淳于氏还握着那枚免死金牌。虽说淳于氏兵权不如早年盛极一时,但淳于氏懂得激流勇退、从善如流,加之家风清明,竟是慢慢成了能文能武的清流之家。 只可惜,到了这一代,淳于氏正支没有儿子,只这么个女儿。于是,这淳于南嫣便成了大靖朝众星捧月的存在。 谁娶了她,谁便能得淳于氏百年荣耀和几世清名的支持。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淳于南嫣注定是太子妃人选。 如今天玺帝将淳于南嫣指给了燕熙,燕熙这太子之位可谓是固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