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判断物体的大小。 这使得余珠不需要依赖视觉来近距离观测, 而是持续发出高频的咔哒声,来测量距离与火山大小。 她游游停停, 有目的地选择特定的参照点, 来发出声波。 在第一天的时候,余珠便发现, 这不是单座火山了, 而是一个火山群。 通过测量, 火山的山脉走向与大陆架走向有相似部分, 且相对距离较近。基本可判断, 这是板块挤压区域。 当然,不是所有的板块边界火山,都会在大洋中。 板块挤压, 也会在陆地形成高大山脉, 这其中的部分山, 不乏有活火山。 像地球上, 横跨南北两洲的科迪勒拉山脉,就是典型代表。 在某一方面来说,远离板块挤压处,比如岛弧,就可以远离一部分火山地震。 但是,海陆交汇处,受洋流等各方面因素影响,食物资源丰富。所以很多海洋生物,每年都得去沿岸逛逛,根本不可能远离。 余珠想着,海洋火山爆发对于海洋生物影响远远比陆地的火山爆发大,所以她有生之年,能把海洋火山搞清楚,就差不多了。 遇到一座山,要判断是不是火山,是活火山、休眠火山还是死火山,它们的分布规律是怎么样的,等等,所以这工作量,还是挺大的。 余珠也只能根据虎鲸本身的直觉,来判断,所以她一般用疑似这个词,比如,疑似活火山。 当然,他们还没有游太远,在遇到虎鲸族群的情况下,语言还是通的,他们可以咨询虎鲸们这片海域的情况。 在访谈的基础上,再进行补充与修改。 每天搞完,余珠都要倚靠在东连身上好一会,才缓过劲来。 搞科研这也太难了吧,做人时从老师们那里学到的那一点小方法,现在都要榨干了。 用时方恨少,要是做人的时候再卷一点,现在是不是就可以轻松一点啦。 余珠有时累得不行,睡觉前,会后悔自己立下的宏图大志,想着不如回家算了。 做人的时候,我也是个普通人呀,为啥做虎鲸,要这么卷呢? 但是每天醒来,她还是专心致志地干着,忘了晚上想的那一些东西。 当然,她也是能够在这探究的过程中,感觉到乐趣的。 一步步接近真相,满足好奇心,探究海洋世界。这何尝不是快乐的呢! 每次总结出规律时感受到的那种成就感,又何尝不是满足与愉悦的呢! 余珠每天会给自己划定任务,在做完任务后,就可以休息玩耍了。 专注时,是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的。 等余珠完成今日任务时,发现太阳已经快下海了,她全身用力伸展,伸了个懒腰。 然后,她开始她每日必做事宜,就是找东连。 东连偶尔能帮她做一些小工作,但更多时候,他还是负责“做饭”。 余珠感觉自己福气好得很,一拐就拐了个嘴上挑剔的,所以她这伙食,每天都不错。 这“做饭”可是一门学问,不容易得很呢。 一般虎鲸都是在熟悉的海域活动,所以知道哪里有吃的。 但是他们现在在陌生海域,所以想找到好吃的食物也要费一番努力。 而且如果刚好在虎鲸族群附近,那么最好避开他们捕食海域,总不能待人家地盘,还去抢人家的鱼吧。 余珠认真搜索了一遍,没有发现东连的踪迹。 奇怪,平时他都不会离得太远的呀! 她试探性叫了一下,也没有得到回应。 余珠想了想,选择在原地不动。 东连那么大体型,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也许是游远了。而且她不确定是在哪个方向,还不如在原地等,等他自己回来。 余珠在第三次往外探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他的身影。 这东连干啥呢?在跟一个大家伙? 这大家伙感觉起来,比他还大呢,这是怎么回事? 她赶紧往他的位置游去,直到看到那大家伙全貌,她才松了口气。 东连看到余珠的到来,激动地说着,“音音,你说这是鱼吗?” 余珠看着那大家伙,说道,“这算鱼。” “你不是想吃大鱼吗?你看这个怎么样?”东连甩着尾巴,继续跟上大鱼。 余珠沉默了一会,反问道,“你认真的吗?” 东连咧嘴笑了笑,“没有呀,我开玩笑的。你每天都累得要死,我逗你开心呀。”他其实已经找到吃的了,只是突然看到这么大的鱼,禁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就跟了上去, 余珠看着那遮天蔽日的大家伙,心里惊叹,“这是鲸鲨,身上那一点点的跟星星一样。话说,我也没见过这么大条的,比我们还大一倍呢。可能是我们平时待的地方都比较冷,它们不过去那边,所以我们之前没见过。” 东连疑惑,“鲸鲨,跟我们一样?还是跟鲨一样?” 余珠回忆起鲸鲨好像只有一科,就是鲸鲨科,“额,跟我们不一样,它是鱼,但是跟鲨也有点不一样,它独占一科。” 话说,地球上的海洋生物,她知道名字的也不多,这鲸鲨是其中之一,但她也不知道当地虎鲸怎么说,只能按自己学的这些语言来翻译。 东连似懂非懂,只知道它跟他们不一样,于是他问道,“那能吃吗?”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遇到一样生物,先看看能不能吃。余珠灵魂是中国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东连,东连也算半个中国“人”了。 余珠看着鲸鲨那一身肉,也有点想吃了,“要吃也能吃,在它小时候,我们虎鲸算它天敌,但是现在这么大个了,就我们,干不过呀。” 余珠凑近跟着,“而且听说它可以通过缩紧背部的肉来使皮肤更加坚韧,来防我们这种天敌,所以它的皮挺厚的,不好咬。如果想尝尝它的味道,最好要找小的来吃。” “那去哪找小的来吃?”东连听到可以吃,眼睛都发亮了。 余珠虎视眈眈地看着它,也舍不得挪眼,“这个不知道,鲸鲨好像一直独来独往,能不能碰上看运气。” 虽然知道肯定吃不上这大家伙,但是余珠还是盯着看,好不容易遇上这么大一头鲸鲨,看几眼不妨事吧。 地球有记载的最大鲸鲨也就是20米,应该跟这差不多吧。这也算是在免费看世界奇观了吧。 前头的鲸鲨身上跟着一群“搭便车”的鱼,这些小鱼靠头部的吸盘吸附大鱼远游和索食,可以帮忙大鱼吃体外的寄生虫。 此时鲸鲨正张着大嘴,持之以恒地滤食着,它把自己从40厘米养到近20米可不容易着呢。 一年到头,从这个洋游到那个洋,就为了能一直吃。 而且这段时间有点不一样,它要养肚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