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现在的你非常合适。” 陈先生准备挂电话:“不好的词就不要说了。” “傲娇。” 陈先生:“……” 除了舒双,陈先生还邀请了几个朋友,不过这些朋友都不会上台表演。至于其余的,他都交给助理去处理了。 有了舒双助阵,陈先生的这场独奏会一下子就破了圈,并且媒体称这是他跟舒双的“复出”之作,噱头十足,开放露天剧场的门票预售后,前排1288元一张的VIP席也很快就被抢光,一周不到,单场次就卖出了六千多张票。这场独奏会将进行三天,一共三场,周末场甚至卖出了八千张票。 购票的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陈先生的粉丝,也有舒双的粉丝,还有纯粹是喜欢音乐的有钱人。 …… 在大家都把目光聚集在露天剧场和演奏会上时,岛主李瑶林却坐在办公室里玩手机,啊不是,研究海神假日APP。 虽说她现在的开发资金还不够开发架海,但这个地方放着也是浪费,所以可以提前规划一下。 其实架海比文创产业园附带的沙滩更合适开发成“夏日与海滩”这样主题的景点,奈何已经有白色沙滩和银色沙滩了,再开发一个沙滩,对游客来说都没什么区别,反而还会出现“左手打右手,两只手互相抢游客”这种情况。 所以李瑶林认为架海的定位应该区别于行舟岛和文创产业园,但是又不脱离行舟岛文化的核心。 李瑶林倒是挺想开个水上乐园的,可架海的地理位置特殊,几乎三面环海,在这儿建水上乐园,来个台风,把乐园给捣毁了怎么办? 而且300亩地对于一个水上乐园来说,还是太小了……这话太打脸了,她之前还说自己太多地了,果然,地多地少,还是得看具体用来做什么。 李瑶林看着架海旁边的山岭,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念头:利用山岭的高度优势,打造一条跨海的索道,跨越保护区,让游客能欣赏海景的同时,在海上观看到在保护区海域活动的鲸鲨、虎鲸和白海豚等珍稀动物。 不过目前世界最长的海上缆车为7889米,莲头港距离行舟岛3.5海里,即6482米,但如果将缆车的起点和终点分别设为山顶,那山岭与行舟岛最高处的距离还得在6482米的基础上再加2公里,也就是说,索道的长度至少为8482米。 这样的长度,以及考虑到油市的地理位置时常会遭受台风的侵袭,也不知道造价会不会高得离谱。 李瑶林在APP上尝试规划一下。 系统跳出提醒:“是否花费3.2亿元建立‘海上缆车’项目?” 李瑶林:“……” 很好,是我暂时规划不起来的项目。 作者有话说: 岛主:超过1块钱的项目都不要找我。 —— 终于写到海上缆车项目了,嘎嘎嘎! —— 第112章 演奏会 眼瞧着好不容易能想到一个项目来开发,却碍于资金紧缺而无期限搁置,这怎么想都有些令人遗憾。 李瑶林不太甘心地琢磨着APP上的地图,突然,她看到了行舟岛与莲头港之间的礁岛。 这个礁岛的面积为6公顷,即6万平方米,从平面上来看,像一只正翘着尾巴走猫步的大猫……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它的地势比较平坦,且它的位置很合适作为海上缆车的中转站。 礁岛上已经建有保护区的观测站点,不过还是有大片区域可以利用的,届时也能以岛上的观测站点为看点,吸引游客过去游览。 礁岛距离行舟岛为2海里,即3704米;距离莲头港则为1.5海里,即2778米,所以如果暂时先建一截海上缆车,那么需要投入的资金就会少很多。 算好账后,李瑶林决定,先攒他一个亿吧! 虽然还没有钱,但并不妨碍李瑶林跟保护区管理站商量在礁岛上建缆车索道站房的事。 事情还没商定,就有人无意中把消息透露了出去。 对此,网上的舆论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内的海上缆车又要增加了,而且未来或许能建成世界最长的海上索道;忧的是这海上缆车对环境的破坏是什么程度?它穿过保护区海域是否会对这儿的海洋生物、过往船只造成影响?它又是否能抗住14级台风的侵袭? 当然,期待的声音还是占多数的,还有行舟岛游客的哀嚎:为什么不能在文创产业园那儿修建海上缆车?他们不想跑到莲头港去呀! 李瑶林:“……” 你们不想去莲头港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而且对于如何加强文创产业园与行舟岛之间的联动性,她另有计划。 听到这个消息的投资商们纷纷松了口气。当他们得知行舟岛拿下了架海后,就想着也在旁边投资建酒店、别墅、民宿等。奈何行舟岛迟迟没有动作,甚至连个开发的安排都没有,他们着实有些担心会不会在两年后被官方给收了回去。 虽说现在只传出开发一个海上缆车的项目,也未确定是要建“行舟岛段”,还是“架海段”,但这个项目将会为跟着投资开发架海一带的投资商们打一剂强心针,他们背后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也会上涨…… …… “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业额3.1亿元,其中门票收益700万元(不含船票)、文创产品销售额5103万元、‘海神牌’渔具饵料销售额1839万元、生态走廊1224万元、海底酒店1080万元、假日酒店8130万元、海鲜自助餐厅……同比去年第一季度增长……” 办公室里,李瑶林听着小管家的财务报表分析汇报。 之所以是听小管家的,那是因为现在才四月初,除了小管家,没有人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季度的财务状况等作出百分百准确的审计与反馈。 “去年国庆之后,营业额才达到3亿,没想到今年才第一个季度营业额就突破了3亿,可真不容易。”李瑶林感慨。 她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 首先是文创产业园的各区块逐渐完工并开始运营,比如生产区建了两个文创产品生产车间后,生产线就扩张了许多,还有商业街门店陆续开张,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销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其次是海底酒店、海洋生态走廊的运营,海鲜自助餐厅升价,及海上游乐设施增加、海上娱乐项目逐渐丰富,游客消费的机会变多了,营业额自然大幅度上涨。 还有,经过一年多的增殖养殖,行舟岛绿色增殖区的水产终于开始大量外售供应,这部分收益也很可观。 最后是入驻产业园的公司、商家及投放广告的广告商逐渐多了起来,这部分收益虽然只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