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奖励也是跟建筑有关的。 小人鱼说:“恭喜岛主,获得1000平方米的‘特殊建筑’一座,可从以下特殊建筑中选择一个!” 系统给出的选择分别是海洋水族馆、海洋生态走廊、古建筑遗址。 李瑶林:“……” 为什么到了第三个特殊建筑,画风就突变了啊? 李瑶林沉吟片刻,故作深沉地说:“小孩才做选择,大人当然是全都要!” 小人鱼:“建议岛主做梦比较好呢!” 李瑶林又说:“我能不能都不选,然后要一座海底迪X尼?” “被迪X尼状告侵权的话,岛主百分百败诉,赔得起侵权费吗?” 李瑶林:“……” 她仍不死心:“那我能要龙宫吗?总不会有龙王来告我说抄袭它的住所吧?” 小人鱼:“……” 它不该搭理岛主的。 作者有话说: 岛主:我要求不高,只是想要一座龙宫。 小人鱼:实现梦想的最快方式是做梦。 —— 第105章 作曲家 李瑶林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老实挑选系统给出的奖励。 她先研究了一下“海洋水族馆”。 诚然,人们来到海边,除了沙滩项目,首先想到的就是海洋主题公园。因为生活在海里的海洋动物可不是那么容易看到和接触的,所以各大海洋世界的存在就满足了人们的好奇之心。 李瑶林也想要一座海洋水族馆,但她想到这个建筑面积只有1000平方米,作为水族馆来说,太小了。 水族馆需要有供游客活动的区域,也需要有能让海洋生物活动的超大水箱。留出人类活动区域后,剩余这点地方,哪怕只养皮皮这一头白海豚,对方也会嫌这儿小,活动不开来,迟早给整抑郁了。 就算随着海神满意度的增加,这座“特殊建筑”也能扩张,可按海神满意度的上限为100计算,现在的满意度已经达到60,也就是说,只剩40点满意度可以刷,这座水族馆可扩张的面积也就4000平方米。 总共只有5000平方米的海洋水族馆,连C隆海洋王国面积的千分之四都不到。 而且,哪怕只有1000平方米,行舟岛也已经没有位置放水族馆了,倒是可以放到文创产业园去。 可行舟岛周围的海域就很适宜海洋动物们生存,她为什么要多此一举让它们到水族馆里去生活呢? 所以她首先就排除了这个选项。 再看“古建筑遗址”…… 它看起来跟“海洋水族馆”“海洋生态走廊”格格不入,可仔细一琢磨的话,它也不是不能成为滨海旅游文化中的一部分。 例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就十分出名,世界各地的海域都有发现海底遗迹的事例,所以如果将这个“古建筑遗址”放置在行舟岛周围的海域,也能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景点之一。 只是它不太便利的地方除了会引来考古界的关注、重视之外,游客也需要通过潜水这项活动才能一睹它的真容,这将会筛掉大部分游客。 最后,李瑶林的目光落在了“海洋生态走廊”上。 “生态走廊”与“生态廊道”有些接近,而后者往往是指“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将两处生态系统打通”的概念。就好比一个鱼缸养着金鱼,另一个缸种着水草,在它们之间建一条廊道,金鱼就能到水草丰盛的地方生活,而水草的种子也能到另一个鱼缸扎根生长。 所以李瑶林并不清楚这个“生态走廊”是否指某个通道。 但行舟岛的海域本就是开放的,拥有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况且系统说这是“特殊建筑”,既然是建筑,那大概率不是那种类似“河西走廊”的广义上的“走廊”,而是狭义上的走廊。 李瑶林说:“我选‘海洋生态走廊’!” “岛主决定了吗?” “决定了。” 要是猜错了也没关系,她都能造出海底酒店了,还怕打造不出别的海底建筑吗?有了海洋建材专区,她要买什么海洋工程建筑材料买不到? 龙宫什么的,她可以自己造! 系统的奖励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 李瑶林果断地做出选择后,“海洋生态走廊”就进入了她的资产里,她点开一看,还真让她猜对了,这“生态走廊”真是一条走廊。 当然,也可以说是一条由有机玻璃打造的全透明隧道。它呈T字型,高度为3.5米~5.5米,中间的走廊长100米、宽5米,左右走廊皆长40米、宽4米,而左右走廊的尽头各有一个半球形的空间,面积为90平方米。 李瑶林算了下,发现这个走廊的平面面积刚好1000平方米。如果将它放置于海底,还得额外建一条通往海底的通道。不过问题不大,这些材料可以从建材专区购买。 李瑶林猜测这条走廊跟人鱼广场、灯塔一样具有特殊的属性,系统没提,也只能等她自行去挖掘了。 李瑶林问:“小鱼,这次‘海洋生态走廊’的择址,你有什么建议吗?” 小人鱼回答说:“岛主想安置在哪里都可以哦!” 李瑶林点点头,说:“那看来它的特殊属性是不管在哪个方位都能发挥出完美的效果。” 小人鱼:“……” 好家伙,原来岛主刚才是在套它的话呢! 考虑到船只对海底建筑的影响,李瑶林将它建在比较深的海域,西边的海域坡度比较小,并不合适;北边是保护区,也不合适;东偏北方向是码头和航道,船只来来往往,并不安全;南边是海底酒店,离得近了,海底酒店住客的隐私就无法得到保障。 思来想去,唯有东偏南方向,第三个潜水点附近合适,且这个面积大小,压根就不会对1海里外的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产生影响。 选好地址后,李瑶林又修了条通往这个走廊的路,因路在岛上、走廊在水下十米处,所以得修一条楼梯,楼梯也是5米宽,不过两边各修了条上下的扶梯。 看到工程报价,李瑶林的心都在滴血:“果然免费的才是最贵的!生态走廊是系统奖励不收我的钱,可修这些隧道、楼梯就花了我八百多万!” 不仅如此,“海洋生态走廊”的运营费用也要1万元一天,真真是抢钱 李瑶林心想,等它完工正式投入运营,门票她得收200元一张! …… 系统奖励的“海洋生态走廊”的建造速度比较快,不到一个月就能完工,而李瑶林额外建的隧道、楼梯工期长一点,但也能赶在元旦之前投入运营。 距离新的一年还有不到两个月,李瑶林看了眼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财务报表,发现自从投资了文创产业园,这花钱就跟流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