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抽奖抽到一座岛 > 分卷阅读10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4(1 / 1)

行舟岛能钓上来百斤以下金枪鱼的情况下,大家自然不会质疑行舟岛海域是否有金枪鱼,但同样的不少人都不看好行舟岛,只有陈老板押了行舟岛能钓到两百斤金枪鱼,这不,押对了宝,赌金翻了几倍。 死对头冷嘲热讽:“说得跟谁没见过金枪鱼似的,去高级的日料店,还吃过呢!又不是你钓上来的,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桌子下,于帆攥成拳头的手已经紧得发白,后牙槽都险些被咬碎。 这群家伙,真不愧是见利忘义的商人,这边跟他吃饭喝酒说绝对跟他站在同一阵线对付行舟岛,那边就押了行舟岛,两头赚啊?! 亏他刚才还恭喜陈老板,这不就是活生生地在打自己的脸吗?难怪死对头笑得那么大声,真是莫大的讽刺! 于帆在众人面前尚能稳得住心态,不让人看笑话,可离开饭局后,他再难保持心平气和,一张脸因为羞恼而扭曲狰狞了。 他打开V博和油市的海钓论坛,到处都是行舟岛海域钓上来一条二百二十斤金枪鱼的新闻,可以想象明早油市电视台的早间新闻,一定也会报道这件事。 “金枪鱼杯”活动的名气被传了出去,为全国各地的网友所知晓。行舟岛海钓项目的招牌也越来越响亮,可以预想,接下来各种广告商、投资商都会把目光投向行舟岛,找行舟岛帮忙打广告。 虽然行舟岛有自己的品牌,——“海神牌”渔具和饵料。——但把目光放长远一些,防晒服品牌、钓鱼艇品牌,甚至功能性饮料,都能以此为切入点,投入广告嘛! 而且随着行舟岛的海钓项目大热,其商业价值就会越来越高,大家提到出海钓鱼,必然会提及行舟岛。哪怕俱乐部再度组织海钓比赛,其结果也会被拿来跟行舟岛这次的“金枪鱼杯”做比较。 行舟岛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偏偏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还是他逼出来的。 若问他后悔不?他肯定表示悔不当初。 祸不单行的是,他接到了省休闲垂钓协会会长的电话。 会长说国家相关部门正打算办些宣传“北部湾城市群”的活动,他们垂钓协会这边也接到了相关的任务,打算组织一次北部湾区垂钓比赛,邀请北部湾城市群的钓手代表参赛,地点就选在行舟岛。 会长想起他是油市人,在油市人脉广,就让他去跟行舟岛接洽,取得行舟岛的同意,在该海域承办比赛。 于帆:“……” 他能跟会长说自己跟行舟岛是死对头么? 他敢保证,只要自己敢说实话,那他这个“省休闲垂钓协会常务副会长”就不用当了。 可让他放下-身段去找行舟岛合作,那无异于主动把脸伸过去让行舟岛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啊! 心情恶劣到了极点的他开始秋后算账:被他安排看直播的员工因为没有及时告诉他这个消息,令他失去了最佳的反应时间而被开除了。 其余员工也被迁怒,遭到了他的斥责。 至于收了他的钱的那些钓手,都被他质问了一番,问他们为什么收了钱不办事。 几个钓手把钱退回给了他,还退出了俱乐部,说:“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才会收你的钱,以后这种事你找别人去吧!” 天知道他们看到那条两米长,二百二十斤重的金枪鱼被钓上来时,内心有多羞愧! 原来特邀嘉宾才是真的来给行舟岛助力的,他们这些人都是来凑数的,只怕行舟岛早就知道了他们被收买,所以才安排的特邀嘉宾防着他们呢! 为了这五千块钱,他们跟老黎交恶了不说,还愧对了他的信任,以后有这样的活动,老黎只怕都不会主动找他们参加了。 于帆来质问他们,他们也是一肚子火,干脆地跟对方做个了断。 …… 李瑶林并不清楚海钓俱乐部在搞内讧。 钓上来这条“金枪鱼王”后,她的所有精力都在应付广告商、投资商和处理这个活动的后续上面。 不是所有的广告商都是冲着海钓项目来的,也有些潜水设备厂家,想让行舟岛的潜水店售卖他们的潜水设备。 实际上,于帆低估了行舟岛这次活动的商业价值,它的升值不仅体现在海钓项目上,连同其余跟海有关的项目也都大热,被越来越多的商家、厂家所看见。 但不管哪种项目大热,最终都是行舟岛的品牌升了值,所以潜水设备厂家想入驻潜水店、卖特产的商家想在岛上开特产店,甚至护肤品品牌也想在岛上占个广告牌位。 对此,李瑶林的态度依旧是——打广告可以,开店免谈。 当然,在行舟岛打广告也是有要求的,最低的要求是产品没有安全、质量问题,同时品牌方的形象不能太差。 基于太多广告商来寻求合作,李瑶林想再成立一个广告项目组,让该组负责广告审核、招标等事宜。 除了这些广告商,还有一批想联系“钓到金枪鱼的女钓手”的商家。他们找不到李瑶林本人,就把电话打给了行舟岛负责对外接洽工作的齐经理,想让齐经理牵线搭桥,助他们拿下这条“金枪鱼王”。 齐经理当场就回绝了:“不好意思,我们行舟岛已经买下了这条鱼,届时将会在我们的自助餐厅供应,恕我们不能卖给你。” 这些商家虽然很是失望,但也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满,说:“那以后如果有可以外售的金枪鱼,请务必联系我。” 齐经理不敢打包票,只能含糊其辞地回应。 第二天,齐经理来上班后,就顶着黑眼圈向李瑶林“诉苦”:“昨晚我的电话就没停过,都是日料店、大酒店,还有大鱼贩打来的,想联系老板你收购那条金枪鱼。” 李瑶林怪同情他的,说:“要不你去员工宿舍补个觉?” 齐经理:“这倒不用。” 李瑶林点点头:“金枪鱼的盛渔期刚过,市面上的大型金枪鱼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当然不想错过这条金枪鱼。” 齐经理说:“那是,温登来大酒店甚至愿意出价两万五!听说他们酒店入住了几位来考察石化项目的‘国际友人’为了招待他们,正到处找高级食材呢!” 如果李瑶林只是普通钓手,她必然会心动,可惜这些商家并不清楚,比起用这条金枪鱼换两万五千元现金,她想换取更多的好处。 她说:“海鲜自助餐厅能赚的可不止这个数。” 得知这两天有金枪鱼限量供应之后,很多游客早早地就去自助餐厅门口排队拿位子了。 ——未必所有人都喜欢吃金枪鱼,但从众心理和气氛的渲染,在选择就餐地点时,他们的心里不自觉地就会偏向人多的餐厅。 而且国庆期间的游客接待量增多,使得到海鲜自助餐厅用餐的游客倍增。 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