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海域海面上浮的都是死鱼?还有什么白色沙滩,白色污染还差不多。以前去过一次那里露营,满地都是屎和垃圾,都找不到地方扎营帐!尤其是那厕所,一推开门,我觉得比乡下的旱厕还恶心。” 张玫因标签的原因,也刚好刷到这条视频,她看到这条评论,比林绮桐还愤怒,手指噼里啪啦就打了一大串字:“你是刚出来吧?有多久没接触过社会了?麻烦带着你的眼睛去看一看,那里现在可漂亮了!” “哎,UP主买水军了吧?哪来这么多脑残粉?” 张玫怼不过对方,就把自己拍过的照片和视频发到自己的工作群、好友群和班级群里,——只有得到身边之人的认可,她的心态才能调整过来。 就是靠着油市网友的转发和争吵,行舟岛在油市终于有了知名度。 李瑶林放下手机,内心十分感慨,果然一本正经地宣传是不会有人看的,要想引人关注还得靠乌烟瘴气的评论区。 用沙雕网友的话来说就是:要吵架?那我可不困了。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视频不仅引起了油市当地的网友的注意,也让官方和新闻媒体看到了热点。 官方在意的是她将行舟岛的环境治理得这么好,一定能成为治污的正面例子。 近几年,油市一直都在打造一个“好心油城”的城市形象品牌,积极推广“冼夫人文化”、弘扬冼夫人的“好心精神”。 “好心”自然不是指心地善良,它是油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诠释,不管是好人好事,文化经济振兴,还是旅游发展,都属于“好心文化”。 环保治污自然也包括在里面。 油市的官媒每天都会通过V博、公众号推送一些展现新农村、治污后的江河、山川的美景。 行舟岛就十分符合这个主题。 至于新闻媒体,他们纯粹是想去行舟岛暗访,看看行舟岛是否真的改善了环境,还是说只是李瑶林放出来的噱头。 新闻记者悄悄地前往行舟岛暗访时,文旅局联系了李瑶林,邀请包括她在内的一批搞旅游业的企业家去参加“发展乡村旅游”主题会议,学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李瑶林心想,这个大概是小人鱼没法出面替自己去的,于是应下。 会议的时间初定七月下旬,李瑶林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准备,她让小人鱼替自己记着,提前几天提醒她,免得她忙过头,错过了这个会议。 小人鱼比她还忙,因为她当初的布局已初见成效,方信华果然上钩了。 作者有话说: 大家中秋节快乐~ —— 第14章 航线到手 “海神假日拿到了船舶营运证,在申请碧湾港的新客运航线?” 办公室里,一个身穿条纹Polo衫的中年男人一手拿着文件,一手举着手机,眉头拧在了一起。 “是啊,我刚听市港航管理局的朋友说的,还说行舟岛的那个女老板最近也常出入海事处。”手机里的人说道。 “这怎么可能,申请船舶营运证哪有这么快的?除非……”中年男人顿了下,“除非他们早就想撇开宝仁港的这条航线了。” “啊,那方总,我们怎么办?” 方信华有些烦躁。 本以为稳坐钓鱼台,结果这只是对方使得障眼法。 他不确定行舟岛的老板为什么要多此一举,难道是知道他会使绊子? 是的,若早知道对方会另外申请一条航线,他怎么也要去搅和一通的,如今倒是失了先机。 他深吸了口气,又重重地吐出来,说:“你就跟对方说,我们愿意做出让步。” 打完电话,他又沉思了一番,决定为自己增加筹码。哪怕他愿意让步,也不代表会坐以待毙,若能通过他的人脉给对方使绊子,那对方一定会意识到,在这件事上,想要绕开他是不可能的。 —— 船舶营运证是小人鱼代为办理下来的,李瑶林表示自己并没有这个本事。她之所以经常出入海事处和市港航管理局,那是因为她虽然不太擅长谈判和谈买卖,但作为一个群众,到机关单位了解政策的胆量还是有的。 她也不全奔着糊弄方信华去的,既然要开发海岛,往后必然还会有很多项目需要与相关部门打交道,多了解一些政策总没坏处。 得知方信华在暗中使绊子后,李瑶林也不方。 这时候便体现了她找吴律师做兼职的正确性,用法律做武器后,申请新客运航线所受到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她一边营造一种宝仁港码头并非唯一选择的风轻云淡假象,给乾莱旅业施加无形的压力,一边让小人鱼表现得温风细雨,让他们以为还有谈判的余地。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方信华直呼岛主李瑶林这人看着年纪不大,心机却十分深沉。 他查过李瑶林的资料,但只查出了基本信息,连父母是谁都查不出来。他还以为她是个拿着家里给的钱出来创业的富二代,没想到做事如此老练。 看来她的背后一定有长辈的指点! 方信华很快就妥协了。 他不想妥协也不行,官方一直都希望有人能接手行舟岛这个烂摊子,现如今李瑶林遵照政策合理、合法地开发行舟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文旅部门对此是大力支持的。 因此在客运航线一事上,官方愿意主动做出让步。 有了官方的表态,小人鱼的谈判便顺利了许多,最后谈判结果是李瑶林以海神假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名义出资两百五十万(其中一百五十万为李瑶林名下动产“海神1号铝合金客船”所评估的价值)入股乾莱旅业,李瑶林成为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 海神假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51.67%,乾莱旅业原总经理方信华持股比例下降至18.33%,官方所控的国企依旧占了30%的股份。 由于她没有经营管理公司的经验,所以请了个职业经理人回来,替她处理乾莱旅业的事务。 解决了航运的问题后,李瑶林将“海神1号”停放在了宝仁港码头,让原渡轮的舵手和老杜负责新客船的运输业务。 旧的渡轮则先停靠在码头处,等以后游客量上来,在碧湾港重新开辟一条航线后,再重新投入使用。 —— 早上九点,李瑶林再次坐上前往行舟岛的客船。 老杜的心情似乎非常好,笑呵呵地跟李瑶林打了招呼,她愣是从他黝黑的皮肤里看出了红光满面。 李瑶林朝他微微一笑,问道:“是有什么喜事吗?” “你没发现我们有什么不一样了吗?”老杜戴着草帽,臭美地问。 李瑶林打量着他,笑说:“穿上新工服了?” 以前老杜和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