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的居多。现在行舟岛还未开发出什么有趣的项目,很难吸引羊市的游客。 但,李瑶林可以蹭屿海公园的热度啊! 五一的时候,屿海公园接待游客人次达到了36.38万,平均每天7.3万。 到时候她让林绮桐定位在油市,做个同城推广,让大家知道,油市的海景除了屿海公园,还有行舟岛。 “公司有两套方案,一是四千元推广费,包往返车票、船票和食宿;二是只有五千元推广费,交通费、食宿自理。” 林绮桐当然首选方案二,不过这两套方案相差了一千元,那边的车票和食宿有这么贵吗? 然而她回复李瑶林的时候却选了方案一。 她相信老同学不会坑她。 李瑶林给她发了个OK的表情包,又跟她约好了时间。 趁着还有时间,李瑶林打车去了屿海公园取经。 屿海公园在多年以前还是私人承包的,一无基础设施,二无娱乐项目,却收二十元门票,所以游客稀少。后来政府公布了一份名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文件,正式拉开了发展海洋旅游经济的序幕。 政府大力扶持、开发屿海公园,逐渐完善基础设施,又招徕了许多经营娱乐项目的商家进驻,还免费开放,使得这儿一日比一日热闹。 本地的市民就很喜欢在天气没这么热的傍晚开车来这儿走一走,或带着一家老小在沙滩上玩沙子,又或是情侣相约在椰树下的小道,携手漫步。 正值涨潮时分,咸咸的海风从海面上以掀翻一切的架势袭来,卷起了汹涌波涛,也将李瑶林的长发吹得凌乱。 头发打了好几个结,李瑶林不得不将发梢捋顺一些,再将之扎起来,束成丸子。 李瑶林脱了鞋,光着脚跑到海边玩了会儿,忽然发现屿海公园的海水挺浑浊的,浪花拍上来后,水面会漂一层浮沫,哪怕海水渗入沙滩后,这层浮沫也依旧存在,直到很久才自行消散。 其实不仅是屿海公园,在宝仁渔港码头看到的海水也很浑浊。即便天气好,眺望远方海洋所呈现出来的也并非蔚蓝色,浅滩处的沙子颜色也比较暗沉,跟屿海公园另一段未开发的海滩水质有明显的差距。 和这两个地方相比,李瑶林非常自信她的1级白色沙滩更加漂亮、干净。 可惜行舟岛的交通是个硬伤。 晚上,李瑶林又打开APP盘点岛上的最新数据。 【海钓场(1级)】 人气值:42/100 污染指数:40(4级污染) 运营成本:1000元/天 【白色沙滩(1级)】 人气值:37/100 污染指数:40(4级污染) 运营成本:2000元/天 【任务:一个月内,游客达到300人次(55/300) 完成任务可获得300万元现金及随机奖励。】 这两天游客人次才五十五人,但是两个景点的人气总值却已经达到了79,李瑶林认为这里面必然有一部分游客是交叉的。也就是说,去海钓的游客也去白色沙滩玩了,但人气值却是分别计算的。 但去海钓的游客必然会经过白色沙滩,可是白色沙滩的人气值却低于海钓场,所以李瑶林猜测人气值的计算与游客在该景点多待的时长有关。 她忽然想到,假设一个游客去海钓场待了足够的时长,再去白色沙滩待够足够时长,再回到海钓场,这样是算两点人气值呢,还是算三点? 又假设,人气值的累积似乎是重叠的,比如有个钓客天天来,每次人气都会上涨一点,那么游客人次呢?早上搭船往返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是否认定为3人次?毕竟小人鱼说通过合法途径登岛,三次登岛都是买了船票的,算合法吧? 李瑶林认为这些规则其实都有漏洞可钻,不过她并没有打算钻漏洞,万一系统早就知道了有这样的漏洞,从而做出了限制,只是没提醒她而已呢?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阴雨天,登岛游玩的人锐减,只有海钓俱乐部的钓客会包下渡轮登岛。 游客人次的增长速度一下子慢了下来,李瑶林依旧十分佛系,每天该干嘛就干嘛去。 正好船员老杜给她来了电话,说帮她找到了两个人,问她什么时候方便面试。 本来要面试五个人,但有两个人因距离太远和天气原因放了她鸽子,有一个不太符合条件,最后李瑶林只招了老杜介绍的人。 一位叫高振海,二十九岁,曾是屿海公园的救生员,半年前辞职,一直没找到工作。他跟老杜算半个亲戚,听老杜说行舟岛这边招人,薪资条件比屿海公园高出一千,就过来了。 另一位叫林强,二十六岁,是高振海的朋友,退伍两年,考了个安全员资格证,在浪漫海屋度假村当过半年安全员,被高振海给带了过来。 带着对退伍军人的滤镜,李瑶林拍板招了他。 签完劳动合同后,李瑶林又拿出保密协议给他们,要求他们不得对外透露岛上的信息。 二人都有些诧异,为什么当安全员、救生员还要保密?那行舟岛上莫非在进行什么不为人知的活动? 林强要求先去他工作的地方看一眼再决定。 李瑶林并没有意见,第二天就带着他们去岛上逛了一圈,又给他们解释:“我不是在进行什么违法犯罪的活动,只是想给行舟岛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越是神秘,便越引人好奇不是吗?当神秘的面纱被揭开那一刻,反响一定很好。” 开发海岛的过程中必然会牵扯到很多商业机密,她以此为由要求二人保密似乎也合理。 林强说道:“只要不涉及违法犯罪的活动,那我愿意保密。” 高振海也没什么意见,二人便签下了这份协议。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签完协议后,他们对这座岛多了一丝归属感。 作者有话说: 不清楚短视频商推价格,都是网上查的。 —— 第9章 一家三口 李瑶林收起协议,说道:“现在岛上还没正式运营,上班时间是随渡轮的首班船和末班船时间来定的,以后人手多了会安排轮班。你们可以住岸上,也可以住在岛上,不过目前还没有建员工宿舍,只能将就住休息室。” 既然上班时间都是根据渡轮的首末班次来定的,那他们自然是要回家住。 李瑶林又说:“对了,我没什么经验,所以这救生设备都需要什么,我也不清楚。能麻烦你们列个清单给我吗?我去采购。” 高振海颔首:“可以,我现在就列清单。” 林强则有些疑惑:“岛上没有别的工作人员了吗?” 为什么李瑶林既要负责人事工作,又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