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都市传奇 > 超神级学霸 > 超神级学霸 第50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超神级学霸 第508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对了,小小的给你透露一些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q(10)模型中,费米子场的表示变换,包含了更高维表示。这些表示不仅包括标准模型的夸克和轻子,还引入了新的超对称伙伴粒子和拓扑态粒子,这就让整套理论变得很有意思。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当我们根据这套理论引入一个复杂的希格斯场,其真空期望值会导致q(10)对称性的自发破缺。根据推导出相互作用公式计算,最终形成了标准模型的对称性群跟一种新的拓扑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新的拓扑相互作用,我们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质子会衰变,并且在衰变过程中,会发生复杂拓扑变化。但是衰变并不会在可观测维度下发生。不过这些涉及到陈类跟缠结数方面的理解,我们现在也不能确定是否正确。

不过根据我们的模型已经否定了许多大统一理论预测的质子衰变过程肯定是错误的。当然也包括他们所给出的质子寿命下限。事实上,质子远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稳定。

好了,我的老朋友。我说得有些多了,但你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情,重点就是他们认为这些才是值得发的论文,让大家能一起探讨我们构建的这些东西是否合理,而不是能直接造出来的加速器或者对撞机。你能明白了吗?”

爱德华·威腾絮絮叨叨的说着。

显然乔泽对这位大佬的评价真的没错。

威腾教授是喜欢交流的,将自己研究的内容跟全世界探讨,其实也挺好。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理论上的,并不牵扯到是否涉密。尤其是大统一的命题,往往需要更能量层级的验证。

起码就目前来说,西林数研所的q理论跟m理论一样,暂时根本没法验证。只能通过数学推导,然后自圆其说。

但其实这才彰显难度。

数学上任何理论的构建,想要逻辑上自圆其说,本质需要海量的证明过程,难度可想而知。

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新理论,而是理论学界的新猜想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交流毫无意义,或者属于单纯的炫耀。

事实上,这种无法验证的理论本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才能查漏补缺,让整套理论继续向前发展。否则等到理论提出者百年之后,没人研究怎么办?

哪怕许多人不信,但知道的人多了,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

这大概就是老人家跟年轻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了。

不管是乔泽还是彼得·舒尔茨,相对爱德华·威腾来说都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推进整套理论。甚至可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科学进步之后,在实验室里验证他们的理论,所以完全无需着急。

显然爱德华·威腾这番絮絮叨叨的工作汇报还是有作用的。

起码不算完美的回答了对方针对为什么新加速器理论不愿发表论文的质疑。

炫耀的成分肯定是有的。

为了解决大统一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这不管是对于理论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

“好吧,我大概明白了,感谢你的指点,再见,威腾教授。”卡斯滕·赫格的称呼开始变得正式,并直接关闭了通话。

做完这些后,卡斯滕·赫格闭目沉思了片刻,睁开眼便看到电脑视频对面还有人正用一种说不上来的神色看着他。

“对不起,没有更多的信息,我无法判断这一信息的真伪。如果一定要我下个判断,我认为爱德华没有说实话。”

“哦?赫格教授,你有什么依据吗?”

“不,正如我刚才说的那样,信息不足,我没有任何依据。也许是他被威胁了呢?”卡斯滕·赫格耸了耸肩,随口给出一个理由。

“嗯?威胁?华夏人似乎没有理由威胁威腾教授。”

“呵呵,也许是新时代的星球大战计划,谁知道呢?总之,从刚才他说的那些话我就知道,这个国度已经没他在乎的人了。”

第391章你相信奇迹吗?我信!

华夏,西林数研所,清晨。

爱德华·威腾放下电话,然后得出了跟卡斯滕·赫格差不多的结论。他在自己的母国大概快没朋友了。

很无奈,也很现实。

总是得有亲疏远近的。

最重要的是,爱德华·威腾甚至觉得曾经这些小伙伴们有些拎不清了。

这两天可都是这帮人主动联系他,打听关于新加速器理论的事情,结果现在却主动挂他电话……

看来太过热情终究是错误的。

一时间爱德华·威腾甚至感觉有些羡慕乔泽了。

闷着头做学问,没什么社交其实是件好事。起码不会因为些莫名其妙的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动影响心情。

爱德华·威腾叹了口气,恰好办公室门被敲响,随后彼得·舒尔茨探了个头进来:“去开会?”

“哦……”下意识的看了眼电脑上的时间,差五分八点半,快到早上开碰头会的时间了,便随手拿起了摆在案头的资料,站了起来:“走吧。”

出了门,爱德华·威腾顺口问了句:“最近找你打听q理论的人多吗?”

彼得·舒尔茨摇了摇头道:“打听q理论的并不多,倒是打听加速器的多些”

“哦?你怎么回答的?”爱德华·威腾立刻问道。

“就说不太了解,然后推给你了。”彼得·舒尔茨理直气壮的答道。

好家伙,爱德华·威腾大概明白了为什么他从昨晚开始,电话就不消停的原因了。

“哎,大概也就是这帮人对这些感兴趣了,加速器这种投资未来的技术,短期内很难看到商业化前景,本不该有这么多人关心才对。”爱德华·威腾叹了口气道。

没法埋怨彼得·舒尔茨,毕竟对方更贴近纯粹的数学家。对于物理的研究纯粹就是爱好。事实上,这家伙明显对q理论更感兴趣。对于加速器这边的事情,除了帮着完善算法外,他很少参与其中。

“没有商业化前景指的是曾经那种大型装置,如果华夏真能解决小型化的那些技术难点,还是有商业价值的。当然那,需要些时间。”彼得·舒尔茨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哈哈,你没跟那些投资者接触过。他们本能的厌恶需要漫长时间去验证的东西。资本需要尽快盈利,现代人可没那么多耐心去等待未来。就连曾经的谷歌,都开始大肆砍掉一些基础的科研投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