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都市传奇 > 超神级学霸 > 超神级学霸 第26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超神级学霸 第264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在乔泽看来,既然报名了这次考试,这段时间肯定是要关心普林斯顿官网的。现在除了他的两篇论文外,没有别的渠道去了解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的信息。

所以研究小组成员在八十分以上的成绩中择优录取。

根据西林工大的现实情况,以及乔泽的看法,新代数几何的研究小组目标人数暂定为十个人。

如果有超过十个人能拿满分成绩,那就把满分的都收录进来。如果不足十人达到八十分以上,那就只收八十分以上的。

对于乔泽给出的意见,李建高自然是无条件支持的。

两人商量好了如何分工,那不归他管的事情,他绝对不发表意见。

……

考试的时间安排在了下午两点到五点,总共三个小时时间。借用了数学院的两个安装了全方位监控的会议室。

当考卷提前五分钟发给了所有报考者时,李建高开始考前讲话。

“感谢各位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考试,这里我简单说下这次考试的纪律。因为这次考试比较特别,所以经过所里商议之后,决定采用人工智能监考的形式。考场内的摄像头都带有麦克风,很敏感的,能准确检测到音源那种。

简单来说,各位考试是否违纪,会由人工智能自行判别。不过也请大家放心,如果人工智能判别有作弊行为,会同步将作弊发生时到结束的监控录像保存下来,并留档。包括视频跟音频。

人工智能不会打断大家的答题进程,但如果被人工智能判定作弊的话,考试后成绩会被取消。不服可以申诉,申诉过后我们的人工智能会放出视频跟音频,由全体参考人员一起判别是否违纪。

具体的要求大概就是这样。大家可以开始做题了。”

说完,李建高便自行离开。

当然监考老师其实还是有的,只不过都在考场外。负责拦住不知情的无关人等闯进两间会议室。

第218章雷厉风行

就在数学研究所在人工智能的监控下开始考试的时候,另一场会议正在学校的行政楼举办。

会议由主抓科研的左校长主持。

书记跟校长虽然没出面,但都专门强调过这次会议的重要性。

加上这次会议几乎囊括了校内几乎所有的重点实验室一把手,即便没来参加,大概都是因为去出差了,委派来的也都是二级单位里有头有脸的二把手,足可见规格之高。

虽然这是上任之后第一次主持会议,还有好几位院士参会,不过左诚征也没有露怯。

跟学校其他副校长不同,左诚征是从部位调下来的,会议中一大半人其实在京城开会时候都见过面,说起来也都算是老熟人了。

“好了,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大家都是熟人,这次我下来也是要做事的,多的废话我就不说了。大家面前有一份材料,看过之后,咱们再谈。”

左诚征言简意赅的说完,便拿起了桌前的茶杯开始品茶。

其他人也早早的拿起了准备好的资料开始阅读。

很快会议室内只剩下喝茶跟翻页的声音。

趁着其他人将注意力放在材料上的空挡,左诚征则抬眼默默的观察着其他人的表情。

有人沉思不语,有人看到一半已经喜上眉梢,当然也有人就认真的看着……

十分钟过去,看到大多数人已经合拢了文件,开始交换意见,左诚征这才干咳了两声,开口说道:“咳咳,好了,大家应该都看完了。有什么意见,现在可以集体讨论了。不要搞小动作嘛,这个项目做不做?如果做的话,怎么做?有什么疑虑,现在都可以提出来,集体讨论。”

话音刚落,就有人开口问道:“左校长,这种大型海底无人集群技术是不是过于冒进了一点?咱就说如果做的话,我们现在正在做大型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项目是不是要被砍掉了?”

左诚征抬头看向提问者。

学校航海工程团队的领军者之一罗本源教授。

八年前华夏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就是由罗教授的团队设计并研发成功的。

这也是之前就意料之中的疑问,左诚征微微一笑,解释道:“罗教授不用担心这个,大家刚刚看到的项目计划正在考虑是否被纳入国家863计划单独立项,跟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项目并列。

深海潜水器技术与装备跟这个深海集群新项目之间重合部分的所有子项目不会合并,但会进行技术信息共享。换句话说,你们团队的研究成果的确将可能被用到深海集群项目中,但也可能不被采纳,由项目总设计师决定。”

这番话说的很明白了,团队的经费暂时不会被砍。

但在座的可没有傻子,当然知道如果他们正在自研的这种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深海集群项目设计师看不中的话,依然要为深海集群项目重新设计一套水下无人航行器,那么两边的子项目依然是重合了。

所以即便暂时不砍掉这个项目,那么两边也成了竞争了关系,最终大概率还是会砍掉一个,或者转向别的用处。至于已经研究的成果则会完全归属另一边。

研发资金是有定数的,这边多了,另一边自然便少了。

所以听完左诚征的解释,罗正源并没有松一口气,而是继续问道:“我明白了,左校长。首先,我坦然承认,的确是有为自家项目说话的意思。但同时我觉得我的意见也是很中肯的。

我不知道提出这个深海水下集群系统的总设计师是谁,但这个概念无疑是太过超前了。多模态信息感知,西林工大也在做。电子信息学院的空基信息感知与融合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样有类似项目。

但据我所知,现在做空基多模态信息感知都有诸如特征融合、异构数据对齐、标签噪音不一致性、可解释性等等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如果放到水下更极端环境条件,问题就更多了。

咱就说最基本的,水下的感知、导航,信息传输,可都比空基要复杂很多倍。还要具备长时间待机能力的动力系统,对抗长时间海水侵蚀的抗腐蚀材料,更别提还是集群了。所以把这个项目直接列为863计划总纲,是不是过分乐观了?”

耐心听完罗本源的问题,左诚征笑了笑,看向其他人说道:“罗教授的问题,大家都听到了。有没有想帮我回答罗教授的?”

没人吭声,也没人举手。

倒不是说没人想要跟罗本源辩上一通。

主要是现在信息还太少了,就是一份项目书。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

里面包含的项目给谁做?或者说申请需要哪些资质,都还没提,这个时候当然没人去愿意去跟罗本源辩论。

更别提罗本源说的也没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