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乔泽想了想,再次点了点头。
徐大江笑了,说道:“你能理解就好,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学院内分班考试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还是分个班吧。要因材施教嘛,基础差些的学生,让教授跟讲师们改改教案,前期教的慢一点,给他们补基础的时间。让那些基础好的孩子学得深一些,你看如何?”
毕竟是乔泽第一次给他提建议,这个面子徐大江觉得必须得给。
“哦,挺好。”乔泽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能把你说的那个学院评级标准给我发一份吗?”
“没问题,没问题,等我回办公室就发到你邮箱。”徐大江立刻表态道。
乔泽点了点头。
“那行,你们先忙着啊,我得回去了。对了,别忘了吃饭,如果他们没带饭来……”徐大江话没说完,便看到他的学生刘尘风提着好几个明显是盛满了饭菜的盒子,正兴冲冲的朝这边走呢。
看那一脸嘚瑟的样子,徐大江不由自主的面色便沉了下去。
过去的时间不长,记忆还没完全冷却。
看到这厮的瞬间,徐大江脑子里便浮现出两天前这家伙在电话里说的那些虎狼之辞……
“饭来……呀,导师,您也来了?吃饭没,要不一起吃?正好我打了六个菜呢,都是足份的。”刘尘风看到徐大江,愣了没半秒钟,便一脸热情的邀请道。
“不了,你们吃吧。对了,最近很忙吧?上次我好像让你来我办公室找我讨论你的博士开题,你也没来?”徐大江皱着眉头问了句。
“额,您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跟您汇报,我打算晚些在开题。小老板那个新命题挺难的,对我来说是个极好的锻炼,我想在这个新项目里能提高自己之后,说不定会有好想法,找到一个更有价值的课题做毕业论文方向。”
刘尘风立刻解释道。
徐大江瞪了这家伙一眼,看向乔泽时,已经换了神色:“乔泽啊,你帮我严格要求他啊,多让他做些事,别让他太闲了。尘风其实人还是不错的,但就是一下不管他,就开始放松了。”
“嗯。”乔泽应了声。
“行,你们赶紧吃饭吧。不合胃口再让他去重新买,我先走了。”徐大江丢下这句话后,又瞪了刘尘风一眼,便扬长而去。
刘尘风则长出了口气后,立刻把饭菜都端到了桌上,热情的招呼起来:“大家来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张舟则一直处于懵逼状态。
只感觉这个暑假他就不该回家的,这得错过了多少精彩的故事啊!
第135章就你也想
从徐大江来到数院招新点视察,到刘尘风带着饭过来这短短不到十分钟时间,的确颠覆了张舟对学校环境的认知。
他对乔泽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个自称王科的博士私底下跑到寝室里求教乔泽论文怎么写。
结果被乔泽点评之后,羞得满脸通红的直接跑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那个王科都成了他跟顾正梁的乐子。
谁敢想这才过了短短一个暑假,学院另一个博士非但一点都不觉得羞耻的舔上了,更过分的还是这博士还是院长带的学生。
更更过分的是院长还理所当然的让乔泽帮忙看着点他的博士生,大家表现的还都很坦然。
就连那位博士大哥,都半点没有不好意思的。
再加上徐院长刚刚对乔泽耐心解释,还恨不得言听计从的样子,哪怕张舟再迟钝也能感觉到乔泽在学院的地位又提升了。而且这提升的幅度极大。
张舟好奇心已经要爆棚,他此刻真的太想知道乔泽这个暑假到底干了些什么。
于是趁着刘尘风忙着摆菜分饭的时候,张舟立刻凑了过去,问道:“乔哥,这个暑假都在忙啥啊?”
“嗯?”乔泽看了眼张舟,想了想,答了句:“做课题。”
“哦。”张舟点了点头。
答案一如既往的找不到漏洞,就是也没啥帮助。
好吧,张舟打算放下这个问题,晚上回去问陈艺文。
不过他还是觉得应该跟乔泽聊些别的……
所以吃饭的时候,嘴巴还是没停:“乔泽啊,你听说过数学生跟物理生的区别吗?”
“有区别吗?”乔泽似乎有些兴趣。
这就让张舟来劲儿了:“当然有啊,比如数学生每天背定义证定理,物理生每天推公式算积分;数学生最在乎证明,物理生最喜欢近似;数学生觉得物理学家的公式都很恼火,因为他们不关心数值结果;物理生觉得数学都是无病呻吟,因为他们不关心证明过程……哈哈。”
乔泽扯了扯嘴角,这次不是装的,因为张舟总结的的确有点意思,也懂了张舟说这番话的意思。
便干脆问道:“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卫星分辨率目前不能达到1毫米?”
太直白了,让张舟有些脸红:“咳咳,我大概有点猜测,但不知道对不对。而且不止我啊,我觉得苏沐橙肯定也不知道。”
哪晓得张舟话音刚落,苏沐橙便在旁边反驳上了。
“我知道啊,光学设备有分辨率极限啊!目前星链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了,大概120公里,我就算100公里,不过这个距离很危险,可能会直接掉下去。即便这样分辨率要达到1毫米,光学口径也需要70多米啊。
而且这么大的光学镜质量摆在那里,地外100公里根本不能长久运行,起码300公里才保险,那卫星所用的光学镜口径就要达到差不多两百米。韦伯望远镜镜片总直径才6米多呢!美国人真要这么厉害,他们星际大战都打赢了。对吧,乔哥。”
乔泽点了点头,张舟眨了眨眼,然后整张脸肉眼可见的红了起来。
对面的刘尘风听了几人的讨论,有些怜惜的看了那个胖胖的张舟一眼,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闭上了嘴巴。
最终还是乔泽大概觉得张舟太过尴尬,沉默片刻后,开口道:“其实也不完全因为这些,分辨率过高,像素相同,视场会变窄。另外理论超高分辨率图像,需要足够的曝光时间,距离地面300公里的卫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曝光。如果你再算上大气扰动往往会让分辨率过高的相片成像模糊,所以难度更大。”
“对对对,我就是想到了这些。”张舟立刻疯狂点头道,心里终于稍微舒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