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都市传奇 > 超神级学霸 > 超神级学霸 第131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超神级学霸 第131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徐大江恍然,于是又把他从爱徒刘尘风那里得到的消息跟李建高说了一遍。

等他把话说完,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像一部经典文学作品里的祥林嫂。

不由得感觉有些幽怨,但还是得夸奖下眼前这位年轻副教授:“哎,情况就是这样。现在这些人啊,挖人的时候都不考虑一下学校的感受。开口就挖人,还好你把孩子教育的好,不然的话可就麻烦了。”

“不不不,那是乔泽妈妈教育的好。跟我可没什么关系。”李建高连忙推辞了句。

“别谦虚了。对了,老周确定要退了,你赶紧准备下资料,十号前报到学院这边来,我给你报上去,咱们把位置先给占了。今年学校职称评定会提前一个月,大概在十一月中旬就会出结果,今年咱们就把你的正高级职称给解决了。”

简单的寒暄之后,徐大江又抛出了个重磅话题。

“啊?正高级?不是,徐院长,我现在才副教授三级岗,直接评正高不好吧?怕是其他人会有意见。”李建高有些懵,他都想躺平了,怎么身边人都在逼着他进步?

“谁有意见让他来找我!所以说建高啊,你有时候就是太关心别人的闲言碎语了。从我到校长都给你站台,你怕什么?一个正高级算啥?学校都已经开始帮你堆资源申请杰青了,你还纠结一个正高级职称?”徐大江郑重的批评了李建高一句。

李建高默然,徐大江不提,他都快忘了自己今年还得评杰青……

“再说了,谁好意思说闲话?你算算这段时间你做导师的课题组发了多少论文了?尤其是等十月份,乔泽的论文在《数学年刊》上发表了,谁好意思有意见?回头我会在会上提一句的,他们的学生如果也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文章,我也帮他们争取正高级职称。”

徐大江掷地有声的说道。

“我……”

李建高还想说点什么,却被徐大江强势打断。

“别你呀我的了,你想想看,乔泽一直在把你往院士的位置上推,学校这边也不能拉胯啊。你看啊,今年解决正高级职称,你还只是教授四级岗。等年底拿到了博导资格,让乔泽跟着你硕博连读,你们师徒俩辛苦点,多做点成果,早点上二级教授,这才是正理。

不然等人家推荐上院士的时候,你还只是个四级教授,这到时候人家写推荐信都理不直气不壮的不是?总之你听我的,赶紧把职称堆上去,等你成了院士,就是咱们数学院腾飞的开始。再等些年,乔泽也上了院士,到时候再挖些人来,我们数院成为华夏no.1指日可待。”

没啥好说的了。

人生的奇遇莫过于此。

自己接受自己的平庸是没用的。

当身边人的人都硬推着你往上走的时候,想停下来休息都不行。

毕竟一所高校里的二级学院有一位院士坐镇代表着什么,大家都懂。

这一刻,李建高突然能理解学历史的时候,为什么手下人会逼着那些大佬黄袍加身了,说不得还真有几分身不由己。

尤其是当他能否上升关系到整个学院利益的时候。

是真会被人扛起来往前冲。

当然,中间起决定性因素的还是乔泽的坚持。

这个孩子的态度很明确,不把他推上院士誓不罢休。

一瞬间,李建高想起了他跟乔泽第一次见面那天,他带着乔泽去赴张春雷等教授的约时,在茶馆门口乔泽那个极为天真的问题。

“那你为什么不评长江学者,然后去江大当教授,再去当院士?”

当时他还在心里吐槽,这真是他不想吗?

谁想到几个月后,除了第一步稍微改了改,第二步省略了下,此时正朝着第三步高歌猛进。

所以现在他必须得问自己这个问题了……

他真想当院士吗?

就在李建高探究自己内心的时候,两人已经走进了实验大楼。

徐大江看了眼已经就要成型的围墙,跟已经开工建设的门卫楼,感慨了句:“哎,下次我们再来,就得带着出入证了。”

“哦,也挺好。”李建高心不在焉的回了句。

“好什么好啊,哎,算了,不过等你以后成院士了就没那么麻烦了。到时候我们精诚合作,把学校东南角操场旁边那块地给要来,建一栋院士楼,你跟乔泽以后都到那栋楼里去办公。里面搞一个大型会议室,不,两层都是会议室,专门用来召开学术会议。说不定未来还能争取到国际数学家大会就来我们的院士楼里召开。”

徐大江又习惯性的开始了他对数院未来的规划,而且很明显的,现在越规划越大气了。

乔泽刚来的时候,徐大江还只是想着能够借着这个宝贝多要点科研资金,让数学的学科评级能从b+提升到a,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来学习而已。现在他已经开始畅想学院赶超燕北了。

毕竟让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一所大学里举办,这着实是有些飘了。

上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华夏举办的时候,还是世纪初始,在京城举办的,开幕式是在大会堂,开会主要地点则是在燕云村的国际会议中心。

那一年李建高其实还在上初中,知道的这么清楚是因为他的博导曾参加过那次大会,而且还经常跟李建高提起那次大会的盛况。

之所以博导总是跟李建高提起那次会议,是因为李建高的导师在那次会议上认识了当年的菲尔兹奖得主俄国数学家弗拉基米尔。甚至还互留了邮箱。

在此之后十来年里,两人一共通了七封邮件。

用导师的话说,就是那七封邮件带给他的启发,才让他在华夏学术界站稳了脚跟。

弗拉基米尔2017年逝去的时候,李建高已经毕业,通过朋友圈看到了导师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祭文。

因为徐大江一句话,想到这段过往,李建高突然有了顿悟。

对于导师来说,弗拉基米尔就是导师人生中的贵人。

对于他来说,乔泽就是他的贵人。

两人都很幸运。

“建高,建高,你想什么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