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5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 > 分卷阅读13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370(1 / 1)

可是很多时候,选择并不会留给你准备的余地。 它突兀又蓦然,来得蹊跷,所以你能做的其实不多。 【好一道风驰电掣的身影】 【为什么要隔过去那个节点?】 【连跳放这里有点亏分】 褚晓彤进入黄曦梦直播间,褚晓彤发了弹幕。 【原来是这个降临啊】 【啊?】 【???】 引起了一堆问号。 op里的镜头太烂了,加上环境里有其他人,合乐练整个节目也经常会出现小问题,只能粗略地瞥一眼,知道大致情况。 褚晓彤看了op,早有猜想,此时再见这么追拍的细节,她才确定自己想得没错。 3F3Lo是第一跳,也是第一个技术动作,它空出了十余秒,也没踩上最明显的空白之后紧跟的那声蝉鸣,而是在鸟叫时方有动作,因为丛澜想表达的是错过与抓紧。 雪会融化,又在来年冬季凝结落下; 长路无尽,走下去终会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蝉鸣一季,鹰飞万里。 没有选择是通途,天地浩荡,你可以在任何选择里“降临”。 于是,飞起的燕式转,就像是俯仰万物的通透彻察。 最初的那一声唢呐,是唤醒,是苏醒,是清醒。 自那一刻起,人就已经凌驾所有之上。 褚晓彤看op的前半段以为丛澜在说冲破束缚,后来又看了一遍,晓得自己想错了。 目之所及皆为我可抵达之境。 穿越时间,穿越空间。 “降临”并非物理意义,而是概念意义。 于是—— 凛然云端,苍穹之上,朗月清影。 丛澜的联合转,是她奔赴自由天地的号角,是宣布天穹可触的前奏! 黄曦梦:“旋转教科书,升级版。” 3A拔天而起,镜头以仰拍角度将她的空中身影牢牢记录。 与去年相比,这个3A的转速放慢了些许,尽管对大部分运动员来讲依旧极快,丛澜甚至做了提前打开的动作,来避免过周。 但它确实比去年一整个赛季的3A都要“慢”了。 黄曦梦:“更得心应手了,难度极高的三周半,唯丛澜能跳出来的效果,不建议其他人学习。” 【这个解说员好狂妄】 【因为她是专业的】 【虽然没细说,但我好像明白了它的质量】 【主播以前也细说的,她只是懒了而已】 换一种解说风格,不至于惜字如金,却处处点题,且便于观众理解。 黄曦梦给自己比了个赞。 没办法,说几句就难受,她嗓子是真的疼,新冠后遗症。 这个3A本该将现场点燃,让所有人沉浸在整套节目里,然而这里没有观众,不过没关系,互联网已经将这一幕传递给了百万千万人! 《降临》与上赛季的《17》,有关系,后者更像是引导丛澜找到了抒发的方式,让她可以将自己讲进花滑里。 她一直想这么做,只是总觉得差了一点。 郁红叶,带她降临了这个世界。 《17》是她的过往,《降临》是她的所有的所有,包括以前、包括以后。 第二声唢呐在3A之后,这是sp的最后一个跳跃,也是第五个技术动作,3Lz。 丛澜喜欢这个跳跃。 在ISU的技术手册里,Lz之所以被翻译成为勾手跳,是因为它的进入曲线。 尽管大家没觉得这个S型与“勾手”有什么关联。 但Lz是六种跳跃里,唯一一个不在同一弧线完成的跳跃。 包括A跳在内,它们都要逆时针旋转在逆时针的弧线上起跳落冰,唯有Lz,它是顺时针滑入,又在逆时针滑出。 它的变刃难煞了众多选手,错刃比比皆是。 但观众看不到“反方向不太好借力”,也不在乎弧线区别。 大家看到的,只有起跳,和落冰。 最多就是那狠狠压下的冰刀外刃,仿佛脚要崴了的趋势。 这里的旋律在讲述,你所处的地方,只能依靠你自己。 可是,哪怕你知道前方的危险,你也要继续向前。 不是吗? 她在越发高亢的唢呐声中落下,滑出,写好了自己的新篇章。 瀑布,冰川,峡湾,雪山,极光。 往前看,走出去,是不断的风景。 从呱呱坠地,到身躯倒下,时光凝结成尘,终于雨后阳光下,映着彩虹。 两声唢呐,两处高潮,一势强过一势。 丛澜宣告着她的降临,在这极可能的最后赛季。 她早已不需要宣告,但此时,她想画下一个完整的句号。 · 女单sp结束后,丛澜以又一个满分留下了她的成绩。 鉴于3A从8分恢复到了8.5分,整套节目的BV也来到了37.83,比上赛季她的编排多了0.23分。 GOE也随着3A增加,T和P的满分加起来是94.03。 世锦赛里,大家遗憾因为BV的降低导致丛澜哪怕sp满分也没破纪录,还有人申请这种情况下自动记为新增纪录。 这次,依然没超过2019赛季的94.45分。 三周跳可是集体缩水了,分值依赖3A一个,也过于独木难支了一点儿。 于是,丛澜被戏称“破纪录只能靠ISU改分了”。 顺便有人嗷嗷“ISU还我澜神WR”! 不过也有人算了一下,只要丛澜把3F3Lo跟3Lz的位置换一下,连跳有着1.1的系数,T和P的满分加起来就能到92.52——新的WR。 这是她唯一破自己纪录的方式。 于谨也可惜:“我本来想把你连跳放在最后一跳的。” 他算过的! 上赛季重复的是3A,所以只有8分的BV也可以到8.8分,这次重复的反而是三个跳跃中BV最低的3Lz,哪怕3A“涨价”了,T分也没真的高出0.55。 丛澜快速心算了一遍:“重复单跳都破不了。” 只有33连跳放在最后,才可能在BV上有破纪录的可能,然后丛澜把这个可能拉到最大——也就是百分百。 于谨:“下次改过来?” 丛澜:“可以试试。” 于谨兴奋了:“好嘞!” 下次不一定满分? 当ISU现行规则的满分是“50”,而丛澜的表现水准不是“100”就是“80”的时候,她就算只能给出“51”,落在WINGS上的PCS都会给她打上满分。 于谨对比她的成绩,一直是以丛澜的训练记录为准,只要她不掉出训练范围,在赛场上,ISU的规则下,她就会总是满分。 以前兴许会担忧一下,I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